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中药师工作报告总结

中药师工作报告总结

时间:2023-07-30 17:21:57 作者:储xy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药师工作报告总结篇一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药师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始终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追求和生活方式,在学习思考中增强思想政治素养、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水平。认真学习领会党的精神、卫生部门重要会议精神及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把握工作的能力。根据工作需要,学习了中药理论和药剂调配方面的知识,在中药饮片的识别、药理、药性、质量保管、正确服用等专业知识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工作中,我能认真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严以律己,忠于职守,生活中勤俭节朴,宽以待人,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以安全有效用药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廉价的药物,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味、功效、用途、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和副作用,让患者能够放心的使用,为患者提供一些用药的保健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让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工作中服从领导、尊重领导、尊重老同志,团结新同志,严格遵守工作纪律,遵守职业道德,服从工作安排,节假日积极值班,热情为患者服务,坚持从自身做起,营造良好的科室工作氛围,为创建文明窗口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就我个人思想和工作来讲,都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加强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我将把过去的成绩作为新的工作起点,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实工作,爱岗敬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药师工作报告总结篇二

考点1

功能发散表邪,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等。故一般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具有升浮之性。适用于外感表证,症见恶寒、发热、脉浮者。

考点2

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亦称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

考点3

先解表后攻里,亦可表里双解,正虚者配伍补虚药,兼有其他邪气者,配伍祛邪药。

使用注意:耗气伤津,不可过汗,津血亏耗之人慎用。辛香之品不宜久煎。

1、 桂枝合剂:

组成:枝芍甘草枣生姜;

功能: 解肌发表调营卫;

主治及使用注意:风寒表虚微汗畅

配伍:桂枝、芍药:调和营卫;桂枝、甘草:助阳实卫;芍药、甘草:敛阴和营。

2、 表示感冒颗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用于风寒表实证

中药师工作报告总结篇三

1.中药药剂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中药制剂单元操作(如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混合、制粒、灭菌)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

3.中药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质量要求与检查。

4.中药制剂常用辅较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5.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6.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常用稳定化措施。

7.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8.中药制剂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的基本知识。

9.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的基本概念。

10.中药炮制的作用、常用炮制方法及其操作要点。

11.常用中药和有毒中药的炮制方法、饮片质量要求、炮制作用及其研究。





(一)基本要求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中药药剂学、剂型、制剂、中成药
(二)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历代主要中药剂型理论
(三)中药剂型的分类中药剂型的分类及其剂型范围不同方法分类所涉及的剂型范围
(四)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1)根据疾病防冶需要
(2)根据药物性质
(3)根据五方便(用、产、带、运、贮)要求
(4)考虑生产条件
(五)药典与药品标准基本内容(1)药典的性质、作用与《中国药典》
(2)药品标准的性质和作用





(一)基本要求1.药品卫生标准与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1)药品卫生标准
(2)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2.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
(1)空气净化技术
(2)净化级别的划分及适用范围
(二)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
1.f与f0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f0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
2.常用灭菌方法
(1)干热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
(2)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煮沸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
(3)过滤除菌法的特点与应用
(4)紫外线灭菌法、60co—y射线辐射灭菌法、微波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
(5)气体灭菌法与消毒剂消毒法
3.无菌操作法无菌操作法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三)药剂的防腐与防腐剂常用防腐剂的性质与应用苯甲酸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山梨酸的特点与应用










(一)粉碎常用粉碎方法及其适用范围(1)粉碎的目的
(2)干法粉碎常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3)湿法粉碎常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4)低温粉碎的适用范围
(5)超微粉碎的适用范围
(二)筛析
药筛与粉末分等
(1)筛析的目的
(2)药筛的种类与规格,筛号与筛目的对应关系
(3)粉末的分等
(三)粉体学基础知识1.粉体的基本性质药物粉体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堆密度、休止角、流速
2.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及相关原理
(四)混合混合原则与方法(1)混合原则
(2)等量递增法
(3)混合方法
















(一)浸提1.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1)中药的浸出过程
(2)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
2.常用的凌提溶剂与浸提辅助剂常用浸提溶剂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3.常用浸提方法煎煮法、浸溃法、渗漉法、回流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的特点与应用
(二)分离与精制
1.常用分离方法
沉降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滤过分离法(微孔滤膜滤过、超滤)的特点与选用
2.常用精制方法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吸附澄清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盐析法、透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要点
(三)浓缩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与常用浓缩方法(1)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
(2)常压浓缩、减压浓缩、薄膜浓缩的特点与应用
(四)干燥影响干燥的因素与常用干燥方法及注意事项(1)影响干燥的因素
(2)常压干燥、减压干燥、沸腾干燥、喷雾干燥、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的特点与应用
(3)干燥操作的注意事项




(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1)特点
(2)分类
(二)散剂的制备不同类型散剂的制备(1)一般散剂的制备
(2)特殊类型散剂(含毒性药物、含低共熔混合物、含液体药物散剂及眼用散剂)的制备
(三)散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质量要求与检查粒度、水分及均匀度要求






(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

(1)特点
(2)分类

(二)常用浸出药剂1.汤剂与合剂(1)汤剂的主要特点
(2)合剂(含口服液)的制备(结合典型品种)
2.糖浆剂与煎膏剂糖浆剂、煎膏剂的主要特点与制备(结合典型品种)
3.酒剂与酊剂酒剂酊剂的主要异同最与制备(结合典型品种)
4.流浸膏剂、浸膏剂、茶剂(1)流浸爵剂、浸膏剂的主要异同点与制备(结合典型品种)
(2)茶剂的分类与制备
(三)浸出药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质量要求与检查合剂、糖浆剂、煎膏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茶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








(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1)特点
(2)分类
(二)表面活性剂1.表面活性剂的特点与基本性质(1)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
(2)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
(3)亲水亲油平衡值
(4)起昙和昙点
(5)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2.常用表面活性剂(1)阴、阳离子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性质
(2)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三)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常用方法及影响增溶的因素(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常用方法
(2)影响增溶的因素
(四)各类液体药剂1.真溶液型液体药剂(1)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的特点
(2)芳香水剂、露剂、甘油剂的制备
2.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1)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分类与特点
(2)高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制备
(3)胶体溶液的稳定性
3.乳浊液型液体药剂(1)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组成与类型
(2)乳化剂的种类与选用、混合乳化剂hlb值的计算、乳剂的制备(结合典型品种)
(3)影响乳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乳剂的不稳定现象
4.混悬液型液体药剂(1)混悬型液体药剂的特点、适宜制备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药物
(2)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作用、代表品种与选用
(3)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结合典型品种)
(4)影响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稳定性的因素
5.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各类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附:




剂)
(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1)特点
(2)分类
(二)热原

中药师工作报告总结篇六

祛风湿药,此类药物辛散祛风,苦燥除湿,性温散寒,能祛除关节、经络等处的风寒湿邪,达到舒筋、通络、通痹止痛的目的。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执业中药师《临床中药学》辅导:祛风湿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药。

本类药物多辛香苦燥走散,功善祛除留着肌表、经络的风湿,其中部分药物还分别具有止痹痛、通经络、强筋骨等作用。

三、功效与主治

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麻木不仁、半身不遂、腰膝酸痛、下肢痿弱等证。痹证多属慢性疾患,需长期用药治疗。为服用方便,可制成酒剂或丸剂。况且酒剂还能增强祛风湿药的功效。

使用本类药物时,可根据痹证的性质、部位及病程长短的不同,作适当 的选择和相应的.配伍。如证属风邪偏盛的行痹,宜选散风邪力强的祛风湿药,并佐以祛风湿通经络之品;湿邪偏重的着痹,宜选除湿力强的祛风湿药,并佐以燥湿、 利湿、健脾药;寒邪偏重的痛痹,宜选温通止痛力强的祛风湿药,并佐以散寒温阳通络之品;关节红肿热痛的热痹,宜选寒凉而能清除热邪的祛风湿药,并佐以清热 凉血解毒药;兼肝肾虚损而见腰痛脚弱者,当选兼能强筋骨的祛风湿药,并配补肝肾强腰膝之品;病邪在表或疼痛偏上者,当配散风发表药;病邪入络而见血瘀者, 当配活血通络药;久病气血不足者,当配益气补血药。

本类部分药物辛香苦燥,易耗伤阴血,故阴虚血亏者应慎用。

独 活 (基源药材)

1. 祛风湿,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痛。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入肾与膀胱经,性善下行,善祛风湿、散寒而通痹止痛。为治风寒湿痹之常用药,尤以下部寒湿之腰膝酸痛用之为宜。

(1)治风盛之行痹或寒盛之痛痹。常与附子、乌头、防风等同用。

(2)治肾气虚弱,当风受冷所致的偏枯冷痹,腰膝冷痛,酸软麻木或屈伸不利。常与桑寄生、杜仲、防风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2. 解表用于头风头痛,风寒表证及表证夹湿。

本品除散风祛湿止痛外,又能发汗解表,善治少阴经伏风头痛、风寒表证及表证夹湿等。

(1)治头风头痛。常与白芷、藁本、川芎等同用。

(2)治风寒表证或风寒表证夹湿。多与羌活、防风、荆芥等同用,如荆防败毒散。

独活与羌活功用对比

独活与羌活均有祛风湿、止痹痛、祛风解表之功,均可用于风湿痹痛,风寒表证挟湿者。然独活气味淡薄,性善下行,凡病邪在下在里,下半身风湿痹痛多用之。羌活气味雄烈,燥散性大,长于祛风解表,凡病邪在上在表,上半身风湿痹痛多用之。

防 己 (基源药材)

1. 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痹证。

本品辛能宣散,苦寒降泄,主入膀胱与肾经,兼入脾经。有祛风除湿,清热止痛之功。善治热痹,配散寒止痛药也可用于寒痹。

(1)治热痹之骨节烦痛、屈伸不利。常与薏苡仁、滑石、蚕沙同用,如宣痹汤。

(2)治风寒湿痹之关节冷痛。常与附子、桂心、白术等同用,如防己汤。

2.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肿痛。

本品能清湿热、利小便,尤善泄下焦血分湿热。治水肿、小便不利,无论风水、皮水,还是腹水,均可选用。

(1)治风水证。常与黄芪、白术配伍,如防己黄芪汤。

(2)治皮水证。常与茯苓、黄芪、桂枝等药同用,如防己茯苓汤。

(3)治湿热壅滞之腹胀水肿。常与椒目、葶苈子、大黄同用,如己椒苈黄丸。

附 注:防己有汉防己与木防己之分。汉防己为防己科木质藤本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的根;木防己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ex et 的根。二者功用基本相同,但汉防己偏于利水消肿,木防己偏于祛风湿止痛。因木防己含有马兜铃酸,用之不当易致肾功能衰竭,故《中国药 典》2005版不予收载。

川 乌 (基源药材)

1. 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拘急疼痛。

本品辛散苦燥,性热散寒,毒大力强,既入心脾经,又入肝肾经。功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多用于风寒湿痹,拘急疼痛。

(1)治寒湿之头痛、身痛、历节疼痛及不可屈伸。常与麻黄、白芍、黄芪等同用,如乌头汤。

(2)治中风之手足不仁、筋脉挛痛。常与乳香、没药、地龙同用,如小活络丹。

2. 散寒止痛用于寒湿诸痛。

本品具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治心腹冷痛、寒疝腹痛及手足厥冷,可单用本品浓煎加蜜服,如大乌头煎。

此外,本品还善麻醉止痛,用于手术局部麻醉或外伤瘀痛,多与蟾酥、生南星、生半夏等配用,如外敷麻药方。

用法用量:煎服,3~9g。入散剂或酒剂服,1~2g。入汤剂应先煎0.5~1小时。外用适量。一般用炮制品,生品内服宜慎。

使用注意:本品有大毒,不宜久服,孕妇忌用。生品一般只供外用。反半夏、瓜蒌、川贝母、浙贝母、白及、白蔹。

蚕 砂 (基源)

1.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辛甘发散,温燥力缓,入肝脾胃经,本品能祛风湿,舒筋而缓急。其作用温和,凡风湿痹证,筋骨疼痛,关节拘挛者,无论寒证或热证,均可与相应的祛风湿药同用。

(1)治风湿热痹。常与防已、秦艽等配伍,如宣痹汤。

(2)治风寒湿痹。常与独活、威灵仙等同用。

2. 化湿和中用于吐泻转筋。

本品能化湿浊和胃而止吐泻,又可舒筋以缓解脚腓痉挛之转筋。治湿浊内阻之吐泻转筋,常与木瓜、吴茱萸等同用,如蚕矢汤。

此外,本品祛风除湿又能止痒,用治风疹、湿疹瘙痒,可单用煎汤外洗;或配入复方煎汤内服。

用法:布包入煎。

松 节 (基源药材)

祛风燥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本品苦燥温通,入肝肾经,能祛风燥湿,尤善祛筋骨间风寒湿邪而止痹痛,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1)治风湿痹痛。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与牛膝、附子、川芎等同用。

(2)治跌打损伤疼痛。常与乳香、没药、红花等同用。

马 钱 子 (基源药材)

1. 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本品辛散温通,入肝脾经,善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1)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可与麻黄、乳香、全蝎等同用。

(2)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乳香、没药、三七等同用。

2. 散结消肿用于痈疽肿痛。

本品善散结消肿止痛。治痈疽肿毒,可单用为末,香油调涂;或与炮山甲、制僵蚕为末,米糊为丸服,如青龙丸。

此外,近年以其试治各种癌肿,取得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入丸散服,0.3~0.6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燥烈毒大,服用过量可引起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等中毒症状。故内服须严格控制用量与炮制方法。孕妇禁用。

雷 公 藤 (基源药材)

1.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消肿用于风湿顽痹。

本品辛苦寒,入心肝经,作用强烈,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消肿,药力颇强。治风湿顽痹,每能缓解肢体的疼痛与拘挛等症状,单用有效,内服或外敷均可。亦可与其它祛风湿药同用。

2. 杀虫解毒用于疔疮肿毒,腰带疮,麻风,顽癣。

本品既能消肿止痛,又能攻毒杀虫,可用于疔疮肿毒,腰带疮,麻风,顽癣。

(1)治热毒痈肿疔疮。可与蟾酥同用。

(2)治腰带疮。可配乌药研末调搽患处。

(3)治麻风。单用水煎服。

(4)治顽癣瘙痒。单用为末调涂,或以其鲜叶捣烂擦患处。

此外,近年临床以其治疗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等疑难病症,取得一定疗效。唯毒性十分强烈,内服宜慎。

用法用量:煎服,1~5g。宜久煎(文火沸煎2小时以上)。外用适量,捣烂或研末外敷、调擦。外敷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起泡。

使用注意: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孕妇、体虚弱者忌用。凡有心肝肾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者慎服。临床可见雷公藤的副作用有消化道反应、皮粘膜反应、月经紊乱、肝功能异常、血液白细胞减少、心慌、心电图异常等。

徐 长 卿 (基源)

1. 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及其它各种痛证。

本品辛香行散温通,入肝胃经。既善祛风止痛,又善活血通络,用于风湿痹痛及其它各种痛证。

(1)治风湿痹痛。可单用本品,加瘦猪肉、酒同煎服用。

(2)治脘腹痛。单用本品水煎或研末服,也可与木香、延胡索等同用。

(3)治牙痛。单用本品水煎漱口并内服,也可研末服。近年来也有用于手术后疼痛、癌肿疼痛,有一定止痛作用。

2. 活血通络用于跌打损伤。

本品能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之瘀血肿痛,轻者单用,重者常与红花、乳香、姜黄等同用。

3. 祛风止痒用于风疹,湿疹,顽癣。

本品有祛风止痒之效,用于风疹,湿疹,顽癣。可单用或入复方,内服或煎汤外洗均可。

此外,本品尚能解蛇毒。治毒蛇咬伤,常配蛇王藤、半边莲、七星剑等内服或外敷。

用法:煎服,3~10g,或浸酒服。研末服,1.5~3g。本品芳香,入汤剂不宜久煎。

中药师工作报告总结篇七

1 大黄:根茎髓部有星点。(异常维管束,外为木质部,内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

2 何首乌: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

3 商陆:断面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纹。“罗盘纹”。

4 银柴胡:“珍珠盘”、“砂眼”。

5 赤芍:“糟皮粉渣”(外皮易脱落,断面粉白色,粉性大)

6 黄连:“过桥”(平滑的节间)。

7 防己:断面显“车轮纹”(稀疏的放射状纹理)。

8 人参:“芦头”(根茎)、“芦碗”(芦头上凹窝状茎痕)、“珍珠点”(须根上的明显的疣状突起)、艼”(不定根,根茎上生长的)。

9 白芷:“疙瘩丁”(根表面皮孔样横向突起)。

10 当归:“归头”(根上端)、“归身”(主根)、“归尾”(支根)、“全归”(根的.全体)。

12茅苍术:“朱砂点”(为油室。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 “起霜”(暴露梢久,常可见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北苍术无起霜现象)。

13 防风:“蚯蚓头”(根头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4 龙胆:“筋脉点”(木质部有5-8个木质部束环列,习称筋脉点。是维管束)。

15 黄芩:枯芩(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呈空洞者)。

16 党参:“狮子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

17 川木香:“油头”(根头部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

18 川贝母:松贝-“怀中饱月”(外层磷叶 2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炉贝-“虎皮斑”(炉贝表面黄白色,梢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 )

19浙贝:“珠贝”(直径 3.5cm以下者不摘除心芽加工而成)“大贝”(直径 3.5cm以上者摘除心芽加工而成)。

20 知母:“金包头”(根茎顶端有残留的浅黄棕色的叶痕及茎痕)。

21 姜黄:“蝉肚姜黄”(姜黄主根茎呈卵圆形或纺锤形,表面深黄色,多抽皱,有明显环纹及点状下陷的须根或少数圆形侧生根茎痕)。

22 天麻:“鹦哥咀”或“红小辫”(根茎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

23 大血藤:“车轮纹”(木部被红棕色射线隔开呈放射状)。

24 厚朴:“鸡肠朴”(根皮弯曲似鸡肠者)。

25 款冬花:“连三朵”(款冬花 2-3个花序连在一起,习称)。

26 地龙:“白颈”(第 14~16节为生殖带,较光亮,习称)

27 珍珠:“珍珠结构环”(粗细相间排列的同心性环纹)“珍珠虹光环”(多数磨片在暗视野中可见同心环状的如虹彩般的光环)

28 蕲蛇:“翘鼻头”(吻端向上突出)、“方胜纹”(背部两侧各有17-25个“v”形斑,在背中线相接形成灰白色菱方形斑纹)、“连珠斑”(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佛指甲”(尾部骤细,末端有长三角形鳞片)。

29.乌梢蛇:“剑脊”(脊背高耸,成屋脊状)。

30 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32 鹿茸:花鹿茸 “二杠”(1个分枝);“大挺”-主枝;“门柱”-侧枝;“三岔”(2个分枝); “血片”“蜡片”(尖部切片);(中上部切片)。 马鹿茸:“单门”(1个侧枝);“莲花”(2个侧枝);“三岔”、“四岔” “捻头”(四岔顶端无毛);老角片下部切片。

33 牛黄:“乌金衣”(牛黄蛋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34羚羊角:“通天眼”(羚羊角顶端部分光滑,对光透视有细孔道直通角尖)、“骨塞”(羚羊角基部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长约为全角的 1/2或 1/3)。

35 赭石:(一面有多数直径约 1cm的圆形乳头状突起,习称“钉头”)。

36 芒硝:“土硝、皮硝”(天然不纯的芒硝)

2 何首乌:韧皮部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

3.华山参:内涵(木间)韧皮部 3 白木香:(国产沉香、木间韧皮部)

4 大黄:(根茎髓部有内韧型异常维管束,星点)。

5 川乌、附子:(根有髓)

6 龙胆:龙胆—有髓。(滇)坚龙胆—无髓。

7.泽泻:周木型维管束。

(一)红为主:朱砂-红色至褐红色;赭石-樱红色或红棕色

(二)白色为主:炉甘石、石膏、滑石、芒硝

(三)其他色。雄黄-淡橘红色。自然铜:绿黑或棕红色

(一)采挖时间有异于一般规律的品种

1 绵马贯众:夏秋采挖根茎,除去杂质,晒干。

2 太子参:夏季采收

3 附子:夏至至立秋间采挖

4 白芍:夏、秋两季采挖

5 延胡索:5-7月植株枯萎后采挖

相关范文推荐
  • 07-30 保安人员的工作总结报告(汇总6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
  • 07-30 节约粮食工作汇报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倡议书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 07-30 装修方案总结 团购装修策划方案策划方案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
  • 07-30 2023年主持养生讲座的开场白(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 07-30 员工每日工作表 职员工作报告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
  • 07-30 部门工作报告格式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 07-30 简易注销工作总结 简易注销申请书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
  • 07-30 医务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医
  • 07-30 工作汇报分析总结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 07-30 岗位晋升工作总结及自我评价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