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十优秀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十优秀

时间:2023-07-21 17:46:04 作者:江sx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十优秀篇一

生杂说:是虚构的。

师:作者虚构的桃花源有怎样的魅力令古今中外的游客痴迷地探寻?他为什么虚构这个桃花源?从大家给我的问题纸条上看出,这些都是同学们想迫切了解的。这节课我们师生也来一次探寻,深入了解桃花源究竟是怎样的所在?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细细读书,在文中找依据。

师:看你微笑地望着老师,你来回答吧。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隔绝的闭塞的地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另外,渔人出来之前,桃源人还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是啊,他们从秦到东晋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了近600年了,仍然不愿与外界沟通,你看书很细致哦。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美好快乐安宁的地方。

师:喔,你一下说出了这么多。请分别说一说理由。

生:因为这里的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树竹子,环境优美,这里的房屋整齐,没有出现倒塌,说明不是破败景象,而是安宁的。快乐是指的老人和孩子怡然自乐,还有壮年人在田地里劳动,也是快乐的。

师:你说得有条有理的,尤其是从房屋整齐想到社会的安宁,是很难得的。

生:我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看出社会的安定。

师:请说说你怎么想的。

生:小路交错相通,说明他们安心到田间劳动,有鸡叫有狗叫,说明家禽都活得好好的,没有乱军来抢。(全堂大笑)

师:是不是看抗战片里日本鬼子抓鸡宰羊杀狗的?

生:我想,古时候发生战争也避免不了。

师:你的联想很丰富,说得对。连家禽都能舒展地鸣叫,唱着最动听的歌,这个社会一定是安定的。

师:再请同学们推测一下,这里的壮年人从事什么劳动?

生:种田。

生:养鱼,因为有池塘。

生:种桑树,养蚕。

生:织布。

生:做衣服。

生:酿酒。

师:看来这里的行业很多的,百姓能安居乐业,确实是个好社会。

生:我补充,其中往来种作,从中看不出忙碌,我看出的是悠闲。

师:你的语感很好哇,这里的劳动是轻松的,而不是被迫的,把劳动当作享受,体现出一种精神的愉悦,你很了不起!

生:我认为桃花源里的人都非常热情好客。

师:哦,你有了新的发现,看到了桃源的人情。

生:渔人来到后,他们立刻请他回家,并且还用酒饭招待他,后面还有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都很热情。

师:对,一个陌生人的到来,他们都这样倾其所有,拿出最高质量的盛宴款待他,何况是他们自己人呢?这里的人多么真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么友好融洽!

生:我认为这里还是个富裕的地方。

师:你怎么看出的富裕呢?

生:因为他们有酒有肉,客人来了设酒杀鸡作食,开宴会。

师:精细的地方被你发现了!细读推想才会有收获。

师:大家再推测一下,他们有了收入是否缴税?

生:不缴。

师:你是如何知道呢?

生:因为当时他们出来的时候率妻子邑人来的,都是一家人,谁跟谁啊,没必要缴。

师:(微笑)小脑袋挺机灵。也就是说,这里没有人从他们的收成里克扣。

生齐:对,没人剥削他们。

师:你们从历史课上学的“剥削”这个词吧。其实啊与《桃花源记》一并流传的还有《桃花源诗》,在这方面诗要写得更清楚些。(出示字幕:“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请学生齐读)桃花源里没有税收,没有剥削,也没有官府的压迫,这个社会是和谐自由的。

师: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生:社会的安定,没有战争。

生:要有美好的环境。

生:人与人关系融洽和睦,人人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生:没有剥削和压迫,社会和谐。

生:不能。

师:文中有没有暗示?

生:有,结尾处渔人记号找不到了,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暗示了这个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师:除了结尾处的复寻而迷,还有什么地方有暗示?

生:开头的桃花林,是纯一色,很少见。

师:对,桃林中无杂树,年号、地点含混,渔人也没有名字。

生:还有他们穿的衣服,也暗示了这不是真实的故事。桃源人与外界隔绝600年了,还和东晋人穿的一样,既然不通音信,怎么会一样?这也说明是个神奇的地方。

生:当时的东晋是历史上比较动乱的时期,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向往。

生:为了让劳动人民看到,虽然当时社会黑暗战乱,以后还会出现好社会的,不让百姓失望。

师:两位同学谈得都有道理。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请看下面一段资料(出示字幕):请学生齐读。

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  刘毅传)

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宋书  荆州蛮)

生接:“男有分,女有归”

师:可是,当时的现实是男子没有职业,女子不能婚配。由于常年的战乱和繁重的赋税,土地荒芜,民不聊生。这是陶渊明构想理想社会的现实基础,另一个现实就是黑暗的门阀士族制度。(出示资料,并读出)

士族制度就是以人出身高低作为评介的唯一标准,出身名门叫士族,出身寒门叫庶族,士族地位显贵,庶族得不到重视。

生:老师,那时没有科举制度吗?(学生一脸愤慨)

孔子适齐,过泰山,有妇人哭于墓,使子路问之。答曰:昔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也,今吾子又死也。子路曰:何不去乎?妇曰:无苛政。子路以告。孔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生:虚构,幻想。

没想到学生立刻喊:不——愿——意。

师:都不喜欢吗?喜欢的举手。

师:有两位。不喜欢的呢?(其余都举手)你们先讨论讨论。(生讨论)

师:先请两位喜欢的同学来谈。

生:那里的环境好,主要是可以不写作业。

生:是。

师:你可以找老师同学解决,可千万不要逃到桃花源里去,那里的人也要学习的,现在是学习化社会。(笑)

生:我不喜欢。现在我们多先进,有电视,有汽车,他们连个马路都没有,都是田间小路,那么窄,怎么走啊。

师:你不喜欢那里,是因为落后对吗?

生:是。

生:我也不喜欢,桃花源里不与外界联系,学不到外面先进的技术,他们发展太慢,科技不会太发达。

生:不能,当时他们进入桃源时在秦朝末年,社会动荡,外面的社会不如桃源里面,所以他们不能开放。

生:能开放,后来又经过西汉,很强盛呢,他们隔几年就应该出来看看。(大笑)

师:他们远不如我们的同学有远见卓识哦!他们一直不出来,进去时是秦朝,外面是动乱的,渔人偶然进入时是东晋,外面还是动乱的,也不知道外面有过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也没有经历过强盛的时期。看来,闭塞是有许多弊端。

生:我不喜欢,就那么一小块地方,每天看见的都是那几个人,太无聊了。

师:你觉得不断地更新,才有乐趣是吧。

生:我不喜欢长期住在那里,可以想象他们的人口质量也不会好高。

师:怎么说呢?

生:人少闭塞,发展慢,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口,因此优秀的人不会太多。我不喜欢死气沉沉的地方。

生:我也不喜欢,因为那里没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才有进步,我喜欢竞争。

生:当时的外界很动乱,现在我们的社会非常和平,就不喜欢到哪里去了。

师:大家谈得非常精彩,小小年纪都成社会学家了!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课后反思:

亮点:一是从课程观出发,将文学、哲学、历史知识恰当揉在一起,带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背景,在比较宽阔的平台上展开师生互动,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出现了精彩的生成。

二是解读课文有深度有广度,打破了对桃花源常规性的理解,将古典与现实结合得非常完美。

上一篇:桃花源记

下一篇:《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十优秀篇二

本班共有学生35人,男生17人,女生18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接受能力也较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本班有2位学生非常聪明,但学习习惯不好,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姿势不够正确、有4位学生基础较差,对生字的掌握较慢,对课文的朗读有困难、有5位学生特别优秀,他们能有感情的,流利的朗读课文,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至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政治思想方面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遇事多动脑筋和同学友好相处,关心他人,从小养成环保意识,热爱科学技术。

2、语文知识方面

(一)汉语拼音

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住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350个、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型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会使用音序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十优秀篇三

1、面对风景,只有拥有发现美的眼光和感受美的心情,才能真正领会到其中的美。默读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体会两位作者发现的美和寄寓的情。

2、朗读课文,体会两篇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概括的说,就是景,情和语言。就两篇文章而言,《答谢中书书》理解起来比《记承天寺夜游》要容易一些。

《记承天寺夜游》写景就一句话,而且就写了一种景__月亮,空明,似乎还带着凄清。明月千里,情思万种,谁解其中滋味?千年之前的那个灵魂在这个有月的夜晚到底思想了什么?这是对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那怎样才能十几岁的让孩子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呢?经再三思考,我决定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来教学。

通过对比,也许能让学生更容易走进作者的内心。

二、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能够借助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内容。

2、比较阅读,感受景物描写和语言节奏传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朗读 感知文本

1、教师示范读 学生自由读 学生个读 小组赛读

2、读讲结合,同桌互讲,借助课下注释,梳理文章内容

3、小组讨论,解决疑问

文言积累

念,想到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但,只。

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翻译: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三)、变读 理清层次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反复朗读,说说这样变的理由

叙事—写景—议论抒情

(四)、比读 体会情感

比较两段写景的文字: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从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1、两段文字所写景物有什么不同?

2、两段文字句式有何不同?

(五)、背景 知人论世

出示背景资料,体会景中所寓的情感

作者:氤氲兰香

链接: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十优秀篇四

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领会精神实质,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研究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二、具体工作和要求

1、本学期各校语文科组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不少于两次。要求结合本校存在的问题,有重点的组织学习。要重视学后的运用,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评价师生的教与学。

2、召开三次全市初中苏教版语文教学观摩会,研究苏教版初中语文精读课、略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诵读欣赏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专题学习课的教法、学法和评课标准。

3、继续组织全市分片教研活动,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初中语文教学交流。全市8个片一学期各活动至少一次。每片活动分散安排在各月当中,具体时间由每片组长和副组长商定。活动形式可以是听课、说课、评课、讲座、专题研讨、看展览等多种形式。语文平时作业展览是必须展示的内容。活动内容以研究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和人教版初中第五册教材教法和学法为主。

4、本学期初二继续使用市初中语文学习成绩评定方案。要求每所学校将初中语文学习成绩评定方案落实到初二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以此促进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5、初一学生使用“初中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表”,具体要求见该表。

6、初一期末考试试卷结构将由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口语交际、诵读欣赏、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学习、作文、附加题组成。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常用词语书写、词语解释、改错字、改病句、修辞手法运用、正楷书写诗句。阅读包括课内精读和课外精读。作文包括大作文和应用文写作。附加题包括课外略读和仿写。

7、初二和初三期末考试试卷结构由语文基础知识、口语交际、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附加题组成。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语书写、词语解释、改错字、改病句、语法修辞运用、正楷书写诗句。阅读包括课内精读和课外精读。作文包括大作文和应用文写作。附加题包括课外阅读和仿写。

8、要用好市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初一、初二和初三单元测试题,要求每单元教后及时使用单元题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和学。

9、本学期市语文教研员将到下列学校进行调研:板芙一中、沙溪中学、古镇中学、小榄侨中、黄圃中学、坦洲三中、四沙中学、新平中学、大南中学、永宁中学、东凤四中、翠亨中学。调研内容有听课、评课;检查语文积累性作业、初一语文学习成绩记录表和初二学习成绩评定情况;了解集体备课和语文教研计划落实情况;座谈等。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十优秀篇五

【单元学习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大意,积累“交通”“妻子”“无论”“不足”等常用的文言词语。

2、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理想。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过多种诵读形式读懂课文大意。

2、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自己的理想世界。

2、引导学生珍视今天的和平生活,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导入】

1、导语:同学们,你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请一个同学说说“世外桃源”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出处,并屏显该成语的含义,提醒学生积累该成语。)

2、学习目标(屏显)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过多种诵读形式读懂课文大意,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2)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

(3)品味语言,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设计意图:1、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3、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环节之一——读懂课文,积累词语】

一、正读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或把握不准的字圈出来,然后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合作解决。

2、屏显重点字词,正音并帮助学生掌握。

夹岸数百步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此中人语云

诣太守

南阳刘子骥

3、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画出把握不准的语句,师生共同研讨。

(屏显可能误读的句子)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后/遂/无问津者

二、点读(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学生大声地慢慢地理解性地朗读课文注释,不理解之处画上横线。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词,帮助学生理解积累。

(1)重点字词: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便扶向路

(2)通假字:便要还家

(3)古今异义词:交通妻子无论不足

(4)一次多义:舍志寻

(5)同义词:咸=悉=皆=并缘=扶要=延

(6)成语:世外桃源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落英缤纷

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学生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画出不会翻译的语句。

2、男生提出疑难,女生翻译。

3、女生提出疑难,男生翻译。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并纠正不当之处,屏显学生可能不大会翻译的语句)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齐读课文。

【教学环节之二——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

一、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感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位和赏析。)

1、桃花源的外面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的语句。

2、桃花源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呢?请从文中找出描写桃花源内部环境的语句。

3、桃花源中的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小结: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环境优美,男女耕作,老少皆乐,民风淳朴,是一个和平安宁的地方。)

5、这样的地方在当时找得到吗?为什么找不到呢?

6、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其社会理想。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在农村(写作本文时作者已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屏显)

教师引言:唉,陶渊明何其不幸,生在乱世之中,这么寻常的生活对他来说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同学们,饮水得思源,你知道在这太平盛世的背后,有多少人的努力吗?你知道我们能够坐在这儿学习,这背后有多少人在为我们默默地付出吗?是啊,我们要珍视今天的和平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国效力。

二、拓展延伸——追寻你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教师练笔:《我有一个梦》

我有一个梦

我有一个梦。梦里,天空蔚蓝蔚蓝的,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山,郁郁葱葱的,各种动物欢乐地奔走其间。水,澄澈见底,鱼儿虾儿畅游其间。啊,梦里的世界多么洁净!没有滚滚而来的沙尘暴,没有四处弥漫的雾霾,没有工业废水,没有漂浮的塑料袋。

我有一个梦。梦里,中东部家庭和西部家庭手拉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手拉手,全世界的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不用踏着泥泞步行数里去上学,不用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啊,梦里的世界多么美好!没有贫穷,没有疾病。

我有一个梦。梦里,世界和平安宁,没有杀伤性的武器,没有战争,更没有屠杀。

……

【教学环节之三——品味语言,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一、研讨渔人与村人的对话(体会本文的语言精炼的特点)

二、展开想象,写一写《村人与渔人谈话录》《渔人与太守谈话录》

教师练笔

(一)

渔人(自言自语地):哇塞,这是什么地方啊?天上?人间?

村人:你是谁?从哪来?

村人:傻瓜,当然是人间了!

村人:这——,说来话长啊,还是到俺家里去,咱们慢慢聊吧。

(二)

……

作业布置:

一、必做题

1、把重点字词整理到笔记本上。

2、完成《基础训练》前六大题。

二、选做题(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

1、写一写你心中的世外桃源。

2、展开想象,写一写《渔人与村人谈话录》或《渔人与太守谈话录》。

附:板书设计

环境优美

男耕女作

老少皆乐

民风淳朴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十优秀篇六

生杂说:是虚构的。

师:作者虚构的桃花源有怎样的魅力令古今中外的游客痴迷地探寻?他为什么虚构这个桃花源?从大家给我的问题纸条上看出,这些都是同学们想迫切了解的。这节课我们师生也来一次探寻,深入了解桃花源究竟是怎样的所在?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细细读书,在文中找依据。

师:看你微笑地望着老师,你来回答吧。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隔绝的闭塞的地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另外,渔人出来之前,桃源人还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是啊,他们从秦到东晋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了近600年了,仍然不愿与外界沟通,你看书很细致哦。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美好快乐安宁的地方。

师:喔,你一下说出了这么多。请分别说一说理由。

生:因为这里的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树竹子,环境优美,这里的房屋整齐,没有出现倒塌,说明不是破败景象,而是安宁的。快乐是指的老人和孩子怡然自乐,还有壮年人在田地里劳动,也是快乐的。

师:你说得有条有理的,尤其是从房屋整齐想到社会的安宁,是很难得的。

生:我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看出社会的安定。

师:请说说你怎么想的。

生:小路交错相通,说明他们安心到田间劳动,有鸡叫有狗叫,说明家禽都活得好好的,没有乱军来抢。(全堂大笑)

师:是不是看抗战片里日本鬼子抓鸡宰羊杀狗的?

生:我想,古时候发生战争也避免不了。

师:你的联想很丰富,说得对。连家禽都能舒展地鸣叫,唱着最动听的歌,这个社会一定是安定的。

师:再请同学们推测一下,这里的壮年人从事什么劳动?

生:种田。

生:养鱼,因为有池塘。

生:种桑树,养蚕。

生:织布。

生:做衣服。

生:酿酒。

师:看来这里的行业很多的,百姓能安居乐业,确实是个好社会。

生:我补充,其中往来种作,从中看不出忙碌,我看出的是悠闲。

师:你的语感很好哇,这里的劳动是轻松的,而不是被迫的,把劳动当作享受,体现出一种精神的愉悦,你很了不起!

生:我认为桃花源里的人都非常热情好客。

师:哦,你有了新的发现,看到了桃源的人情。

生:渔人来到后,他们立刻请他回家,并且还用酒饭招待他,后面还有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都很热情。

师:对,一个陌生人的到来,他们都这样倾其所有,拿出最高质量的盛宴款待他,何况是他们自己人呢?这里的人多么真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么友好融洽!

生:我认为这里还是个富裕的地方。

师:你怎么看出的富裕呢?

生:因为他们有酒有肉,客人来了设酒杀鸡作食,开宴会。

师:精细的地方被你发现了!细读推想才会有收获。

师:大家再推测一下,他们有了收入是否缴税?

生:不缴。

师:你是如何知道呢?

生:因为当时他们出来的时候率妻子邑人来的,都是一家人,谁跟谁啊,没必要缴。

师:(微笑)小脑袋挺机灵。也就是说,这里没有人从他们的收成里克扣。

生齐:对,没人剥削他们。

师:你们从历史课上学的“剥削”这个词吧。其实啊与《桃花源记》一并流传的还有《桃花源诗》,在这方面诗要写得更清楚些。(出示字幕:“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请学生齐读)桃花源里没有税收,没有剥削,也没有官府的压迫,这个社会是和谐自由的。

生:社会的安定,没有战争。

生:要有美好的环境。

生:人与人关系融洽和睦,人人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生:没有剥削和压迫,社会和谐。

生:不能。

师:文中有没有暗示?

生:有,结尾处渔人记号找不到了,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暗示了这个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师:除了结尾处的复寻而迷,还有什么地方有暗示?

生:开头的桃花林,是纯一色,很少见。

师:对,桃林中无杂树,年号、地点含混,渔人也没有名字。

生:还有他们穿的衣服,也暗示了这不是真实的故事。桃源人与外界隔绝600年了,还和东晋人穿的一样,既然不通音信,怎么会一样?这也说明是个神奇的地方。

生:当时的东晋是历史上比较动乱的时期,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向往。

生:为了让劳动人民看到,虽然当时社会黑暗战乱,以后还会出现好社会的,不让百姓失望。

师:两位同学谈得都有道理。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请看下面一段资料(出示字幕):请学生齐读。

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  刘毅传)

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宋书  荆州蛮)

生接:“男有分,女有归”

师:可是,当时的现实是男子没有职业,女子不能婚配。由于常年的战乱和繁重的赋税,土地荒芜,民不聊生。这是陶渊明构想理想社会的现实基础,另一个现实就是黑暗的门阀士族制度。(出示资料,并读出)

士族制度就是以人出身高低作为评介的唯一标准,出身名门叫士族,出身寒门叫庶族,士族地位显贵,庶族得不到重视。

生:老师,那时没有科举制度吗?(学生一脸愤慨)

孔子适齐,过泰山,有妇人哭于墓,使子路问之。答曰:昔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也,今吾子又死也。子路曰:何不去乎?妇曰:无苛政。子路以告。孔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生:虚构,幻想。

没想到学生立刻喊:不——愿——意。

师:都不喜欢吗?喜欢的举手。

师:有两位。不喜欢的呢?(其余都举手)你们先讨论讨论。(生讨论)

师:先请两位喜欢的同学来谈。

生:那里的环境好,主要是可以不写作业。

生:是。

师:你可以找老师同学解决,可千万不要逃到桃花源里去,那里的人也要学习的,现在是学习化社会。(笑)

生:我不喜欢。现在我们多先进,有电视,有汽车,他们连个马路都没有,都是田间小路,那么窄,怎么走啊。

师:你不喜欢那里,是因为落后对吗?

生:是。

生:我也不喜欢,桃花源里不与外界联系,学不到外面先进的技术,他们发展太慢,科技不会太发达。

生:不能,当时他们进入桃源时在秦朝末年,社会动荡,外面的社会不如桃源里面,所以他们不能开放。

生:能开放,后来又经过西汉,很强盛呢,他们隔几年就应该出来看看。(大笑)

师:他们远不如我们的同学有远见卓识哦!他们一直不出来,进去时是秦朝,外面是动乱的,渔人偶然进入时是东晋,外面还是动乱的,也不知道外面有过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也没有经历过强盛的时期。看来,闭塞是有许多弊端。

生:我不喜欢,就那么一小块地方,每天看见的都是那几个人,太无聊了。

师:你觉得不断地更新,才有乐趣是吧。

生:我不喜欢长期住在那里,可以想象他们的人口质量也不会好高。

师:怎么说呢?

生:人少闭塞,发展慢,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口,因此优秀的人不会太多。我不喜欢死气沉沉的地方。

生:我也不喜欢,因为那里没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才有进步,我喜欢竞争。

生:当时的外界很动乱,现在我们的社会非常和平,就不喜欢到哪里去了。

师:大家谈得非常精彩,小小年纪都成社会学家了!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课后反思:

亮点:一是从课程观出发,将文学、哲学、历史知识恰当揉在一起,带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背景,在比较宽阔的平台上展开师生互动,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出现了精彩的生成。

二是解读课文有深度有广度,打破了对桃花源常规性的理解,将古典与现实结合得非常完美。

上一篇:桃花源记

下一篇:《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十优秀篇七

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出自我国屈原以后的又一伟大诗人、晋宋时代杰出的诗辞散文大作家陶渊明的手笔。《桃花源记》即《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其后是一首五言古诗,“记”又相当于该诗的序。故《桃花源记》又叫《桃花源诗并序》。它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那么,陶令公写这篇名记的动机和思想来源何在呢?这与陶渊明的身世有关。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刘裕杀晋安帝,立恭帝,朝廷大权全归刘裕。为了笼络人心,征渊明任著作佐郎,渊明说有病而不赴任,故又有“陶征士”之称。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国导宋,改元永初,废晋恭帝,晋朝灭亡。第二年,恭帝为刘裕所杀。就在宋永初元年前后,陶渊朗使写下了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诗并序》。

陶渊明逝世前几年,生活因苦极了。因为年老多病,完全丧失了劳动力,经常断炊,而靠乞食度日。当时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给他送来粮食和肉类,劝他做官,都被渊明所拒绝,一无所受。宋元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己63岁了。他为自己写了《统歌诗》、《臼祭文》,不久就逝世了。颜延之作了《陶征土诔》称他为“有晋征士”,把他比为巢父、许由、伯夷、四浩等人物,突出了他的高节,说他“心好异书,性乐酒德”,又介绍了他困苦的一生:“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黎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并说他:“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已之操”,符合谥典。于是询诸友好,溢他为“靖节征士”。

下一篇:浙教版八年级上《外婆和鞋》教案

相关范文推荐
  • 07-21 2023年骨结构完整 c结构心得体会(模板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 07-21 二年级语文寒号鸟教案二课时汇总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
  • 07-21 大班健康活动预防近视教案实用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
  • 07-21 最新大班健康活动预防近视教案模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
  • 07-21 幼儿园老师元旦节讲话稿(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
  • 07-21 小溪生病了大班教案实用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
  • 07-21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及反思优质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
  • 07-21 礼仪修养计划 制定个人礼仪修养计划(模板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
  • 07-21 2023年高中德育处工作总结十通用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 07-21 最新员工入职培训个人工作总结实用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