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最新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精选10篇)

最新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精选10篇)

时间:2023-07-20 08:14:22 作者:储xy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篇一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这个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能力目标: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本课的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本课的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发现法:教学时,教师用摄像头演示从各个角度观察最多可以观察到三个面。再次引导观察发现。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实践操作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时,设计让每位同学把观察到机器猫的形状拍下来,通过动手,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如,教学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时,引导学生观察验证,小组讨论填写观 察 记 录 表,得出结论,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

观察法:例1观察物体教学中的观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例1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玩具狗,画小狗,再观察其他同学画的小狗,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同一只小狗为什么同学们画出来的形状不同。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盲人摸象》课件、玩具狗等。

本节课主要由三个环节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讲故事:从前,有四个盲人,他们从来没看见过大象。有一天,这四个人商量好,一起去看大象。到了大象身边,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四条腿,说道:大象像一根柱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子,说道:大象像一堵墙。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说道:大象像一条绳子。最后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说道:大象像一把大扇子。

2.提问:这四个人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4.引入新课:由于每个人摸到的位置不同,对大象的感受也就不同。那么如果我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又是什么样呢?这节课共同探讨一下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情景引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观察同一物体。

(1)定位观察

提出要求:请组长把玩具狗放在桌子的中间,头对准1号同学。

组织学生分组观察:你看到的玩具狗是什么样子的?把看到的样子用笔画出来,画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组织汇报交流。

小结:虽然观察的是同一物体,由于每个人坐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不同。

(通过定位观察、表述看到的物体的样子等活动,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

(2)、换位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样一个玩具狗,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组织各小组同学讨论。

然后反馈汇报结果。最后引导小结:因为这三个同学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玩具狗的形状就不一样了。

(通过换位观察,加深了学生自身的感受,使他们亲身体验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同的。)

(3)、全面观察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全面观察,这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面去观察这个玩具狗,并引导总结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

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游戏规则:听清楚老师说哪个小组要看玩具狗的哪一面,想一想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

通过从不同位置对玩具狗进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使同学们明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主动地进行实际的观察、比较,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进一步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要求。)

2、观察不同的物体

请同学们拿出你带来的玩具放在桌子中间,并把玩具正面对着1号同学。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通过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物体,进一步证实自己的发现,从而验证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这一结论。)

(2)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三)层次练习,应用拓展

1、教材第67页的例1。

(1)出示例1的情景图。

(2)组织学生观察判断。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是谁看到的就在下面标出他的名字。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2、教材67页的“做一做”。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7页,这本数学书的侧面、正面、后面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请你连一连。

3、总结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创新的思维火花、热烈的气氛都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弘扬、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理应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目标。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使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篇二

忙忙碌碌,一周时间转瞬即逝。每天,上课、批改、搞活动,很是充实。今天,忙里偷闲,挤出两节课,仅供反思。

上周五,姐妹们又一次聚首,慧颖很辛苦,精心准备,为大家奉献了一节五年级的数学课——《位置》。

观摩之后,细细品味,觉得此课的设计能有效的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提升和感悟,为我们研究体验式学习策略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

下面结合本课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从理论层面,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展开。慧颖从课前活动的设计就关注了这一点。游戏——找朋友,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好朋友的位置,其他学生来猜。其中大部分学生都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朋友的位置,可见他们理解“排”的含义,但对于“列”描述不清。我想慧颖老师此时,也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有所掌握,在此基础上,她能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行”和“列”的含义,但引导的程度有些欠缺,如果顺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再梳理什么是“行”,什么是“列”,以及先列后行的表述方式,我想这样处理,学生的理解会更清晰。当然,这个游戏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带进课堂;另一方面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而且还能为新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在本节课中,慧颖老师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由直观到具体,由抽象到思维,主动轻松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从学生自己的位置,到图片上学生的位置,再由位置引申到小圆片,再到一个点,这样就把座位图抽象成点子图,又把点子图抽象成方格图,从具体到抽象,解决了本课的难点,如此教学真正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对知识的形成不断完善。

教学大环节把握住后,教学的细节更值得我们研磨:

(1)在学生面对座位图时,怎么确定“列”与“行”,当时对于“列”的确定出现了分歧,慧颖老师的处理是让同学们判断谁的正确,但为什么正确,理解得还是有些牵强。之所以出现了错误,是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出错的同学是从图中学生的角度观察的,而实际应从观察者本人的角度来从左往右数。怎么解决这个冲突,我觉得可以把课件中的座位图和实际生活中的座位图结合起来不断进行转换,在转换过程中,引导学生始终抓住一点,即从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通过教师的有意识的引导,是学生理解并认同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从而统一认识,解决分歧。

(2)慧颖老师设计了一个创编数对表示位置的环节,虽然我们都知道数对的书写形式是约定俗成的,但是我觉得这个环节必不可少。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给学生创造了体验、探究的空间。在此刻,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每一种表示方式都寄托了学生的思想,在比较和梳理的过程中,会更明确数对的书写方法,也会感受到数对的简洁、方便。

创编数对环节的意图是明显的,从慧颖老师的反思中,我们也感觉到此环节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时间的分配、对不同方法的优化等都有待改进,这就要求我们对于教学细节的处理还需深思熟虑。

之后,如果把练写数对的环节往前移,或者让学生再一次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这时学生根据老师的口令,如请(5,4)的同学起立,或请(10,6)的同学向大家挥挥手等,学生兴趣会高涨,也会更加加深学生的印象了。

慧颖老师在练习的设计上具有层次性,合理有效地使用课件,既巩固了当堂学生的知识,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

以上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其实一堂课的好坏不只在于教师的板书是否整洁,行为举止是否大方,时间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的在于学生交往、互动的程度和水平,交往、互动的方式与成效。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还需深研教材,备好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调控课堂。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篇三

《位置与方向》这节课是要让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这节课是既是实在的又是实用的,老师以生为本,为学生创造最为合理的学习材料和教学路径,体现了生命的课堂,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整节课,教师放手让学生说,放手让学生做,放手让学生参与。善待了学生差异,将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在放手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量角方法,老师一一给予反馈,师生之间保持着有效的互动。“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是想问的?”“谁还能再说一说。”课堂上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问话,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侯老师创设了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2、老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教师两次巧用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学定教。巧妙设问引发了学生的第一次认知冲突。学生发现已有的知识已不能满足需求,即同方向但不同角度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尝试探究新知的欲望。学生的思维得到激烈的.碰撞。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巧在需要角度才能将物体的相对位置描述清楚这一知识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发需要,而不是老师强加的。当学生在知道了用角度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后,老师再次巧设问题情境:我知道了2号目标在火炮的东偏北40°方向上,现在我能去了吗?引发了学生的第二次认知冲突,即知道角度但不知道距离。学生感受到只有角度还是难以描述清楚的,距离就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需要。这一环节的设计与上一环节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最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层层深入的分层设计也有利于让学生明白这个知识到底是怎么样形成的,明确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识到新知识产生、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篇四

《确定位置》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知识。这些知识为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而本课的学习则是第一学段内容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生活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教材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通过说一说淘气的座位,引出第几组与第几个的话题。接着,再从第几组与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材中安排的练一练的内容都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在练习时可以分两步走。第一,分别说一说水平方向点的位置与垂直方向的位置。第二,当学生分别能清楚地表示单一位置时,接着讨论在单一位置上的两个点。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的认识,遵循“数学教学要着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不能再单纯的依赖模仿和接受性学习,而应该更多地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动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我注重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练,同时借助有动画和声音效果的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准备了,方格纸和座位卡。

2、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实践探索。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贴近,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与巩固也是在学生的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因此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2、合作交流。本课虽以实践活动为主展开学习活动,也应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先让学生亲自实践,再组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第一环节:制造冲突,激趣导入

通常学生的学习起点由三个:逻辑起点、现实起点与思想方法起点。这节课我是针对学生的现实起点来引入新课,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第几组第几个”这一生活经验,这一经验与“数对”密切相关,其本质是一样的。因此,上课开始我首先让学生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座位,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尝试、概括,让学生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比用“第几组第几个”更为简洁方便。让学生感受学习确定座位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告诉学生像这样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形式,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板书:确定位置),从而揭示课题。

第二环节:探索学习,建立模型

看方格图上的点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避免学生单一借助实际的教室座位来理解“数对”,带来认知上的局限性和学习上的疲劳感。我通过,将实际的教室座位改为半抽象的座位表取代教材中的情境图,教学素材顿时鲜活起来,为学生建构“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新知铺架一个阶梯。随后又将教室平面图半抽象的座位表抽象成“点”。然后让再出示横竖“线”,最后形成了方格图。这样做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时,不能单纯地作为知识点进行教学,也不能漫无目的的让学去胡乱猜测,而是设计为一个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感受、去经历、去体验。

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在方格纸的交叉点上画出自己的位置。这一步我向学生提出了四个要求:第一,拿出方格纸表示自己的座位;第二,展示反馈,同桌互相检查;第三,闭着眼睛想。根据方格纸想自己在班上的什么位置;第四,在方格纸上找出一位好朋友的位置。这样一来,一是让学生建立起数对的表象,体验数学化的过程;二是为学生创造用数对确定位置奠定认知基础;三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其次是让学生认识“数对”,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时机,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重点内容。我分为六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小组讨论,创造出更为简洁的表示方式。要求四人一组,以“第二组第四个”为例进行研究;第二步,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所创造的意义。学生有了第几组第几个以及用方格图来表示位置,估计学生会“再创造”出一些简洁的表示方式,比如第2组第4个:2/4;2︱4;2,4;z 2g4;2z4g,等等。这样教学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引导学生再创造出数对,有利于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兴趣;第三步,引导观察概括,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概括出什么是“数对”;第四步,介绍读法;第五步,观察对比(5,2)和(2,5)这两个数对的区别;第六步,请同学们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同桌互相检查,并用开火车的方式说一说。

在初步理解了数对之后让学生完成课本64页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境,运用到例题上,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进一步使概念内化与形成。

第三个环节: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通过多种形式练习,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主要用来解决课本中的习题。

第一关:找位置 (投影出示学校附近的地图)

1、下图是学校附近的地图,说一说学校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2 、图上还有哪些建筑物?在什么位置?与同桌进行交流。

3、指名两个学生,一个报地点,另一个报相应的数对,报完后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第二关:找路线(拿出课前剪好的附页1)

1、教师说出各个景点的数对,学生边听边摆;

2、摆好后指名用数对汇报各个景点的位置;

3、投影书上的路线图,请学生自己核对;

4、现在小敏的位置是(5,3),她要到溜冰场去,请画出路线图;(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出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画法,找出合理的路线:最短的路程并且应该沿着图中的路线走。

第三关:找位置看电影。

1、 老师将赠送每个同学一张电影票,要求先听要求再行动:(1)票装在四人小组信封里,每人拿一张后,先在座位上想一想你的新位子在哪?(2)等音乐声响起,就带上你的学习用具,对号入座。如果有人坐错了你的位置,请你帮助他。2、拿票—思考—找座位。结果出现了问题:拿到(2,*)、(*,3)的两位同学一时找不到位子,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做是为了是让学生意识到(2,)只能表示第2组所有的人,不是表示一个人的;( ,3)是表示每一组的第3个同学,也就是第三行的所有同学,数对是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的,只有1个数是无法确定位置的,进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严谨态度,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把数对的知识由教室拓展到课外。数对的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小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较少。所以我通过介绍经纬线,体育馆座位号、地球经纬度……拓展了数对的应用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的同时挖掘数学价值,体现数对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让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既把握了良好的数学教学契机,又实现了课程回归生活的思想。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使用的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的了解更多的有关知识,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反观这一节课,我改变以书教书的方式,用现实的班级座位,活生生的情境代替课本的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另外我注意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建构模型,创造出“数对”的表示方式,让学生亲历数学化这一过程。我的教学安排合理有序,有层次性,教学内容我安排了两个由近及远。一个是:自己的班级—淘气的班级—城区图;另一个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具体的感知(弄清班级的第几组第几个)—用方格表示—创造出数对,并让学生闭着眼睛想座位的坐标图,丰富了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口、脑、手多感官参与,积极探索,体现了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篇五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冲突激发需求。

课的开始我设计说位置,找课题游戏,

1.今天的数学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呢?

老师将课题藏在我们班的一位同学那里,在谁那呢?要不我提供一些线索,大家来猜一猜?

2.(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答案)课题明明放在同一个同学那,为什么有几种不同的答案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需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确定同学的位置。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确定位置方法的局限性,引发学生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为新知的学习提供原动力。

(二)自学探究新知。

前苏联教育家提出:数学不应是数学结论的教学,而应该是数学过程的教学。新课标也特别用经历过程来强调知识建构重要性。因此,我在设计本环节时,分了3步进行,让学生一直处于积极地思维状态中,自主学习,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第一步:学生自学用列、行,以及数对确定位置

1.先让学生根据自学目标1.什么是列,什么是行?2.怎样确定第几列第几行?3.用数对怎样表示第几列第几行?自学课本15页。

在学生自学完成后,请学生自主交流,交流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对知识进行补充、规范和整理。例如学生讲到列是竖排,行是横排时,教师可以马上出示课件,并请学生上台指一指列在哪,行又在哪儿?在确定第几列第几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要以观察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规范从哪个方向数列与行,并以教师的观察角度,让学生依次按对应的列数或行数站起来。

2.有了列与行的概念后,马上规范刚才出示课题那位学生的位置,并在这时强调在数学中一般先说列,再说行。并让学生对比这种描述方法和他们自己的描述,谈感受。老师再让学生说出小兰、小强的位置,教师进行板书。

3. 并质疑,让学生能否想一个更加简单的办法来表述位置。通过刚才的自学,有的学生可能会用两个数字来表示。我就会请他们来说一说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在他们说出前一个数表示列,后一个数表示行后,我就会对他们说,恭喜你们,你们真是了不起,创造出了如此简洁,明确的方法。像这样用两个数也就是一对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板书课题)。然后,用数对规范板书好刚才出示的三个位置,边书写,边再次强调:在书写时前面一个数表示列,后面的数表示行,中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用小括号括起来。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也是我们数学家用来记录位置的方法。你们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哪位数学家发明用数对确定位置吗?(让学生收集资料之后进行交流,如果没有,老师介绍)

设计意图:整个第一步主要是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式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的,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主介绍笛卡尔,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激发他们观察生活,探究数学的热情。

第二步:用数对表示我们班同学的位置

让他们及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情境中,说一说,写一写,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是为了巩固教学重点。

我会针对性的板书如:小红(4,2),小民(2,4)

追问:同样是4和2两个数字,他们所表示表示的含义是一样的吗?

第三步:找到属于自己的数对

教师出示一个数对,请对应的学生站起来,这一步体现了活动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找位置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数对里有2个特殊设计:(5,x)和(x,5)是为了让他们明确必须要有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习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是本节课的难点,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我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4个步骤,引导学生逐步突破难点,并同时渗透数学思想。

1.找位置:学生观察例2示意图,找到书报亭的位置,并交流找的方法。再次强调先找列,再看行。

2.让学生表示出图中其他景点的位置,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观察大象馆和海洋馆位置的数对,看看发现了什么。并追问 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景点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3.让学生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一些场馆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4.找路线:请学生根据例图设计一条合理的游玩线路。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平移后数对的变化情况,由行想数,另一方面,通过观察数对的变化让学生想像小明的运动情况,由数想形。这样,既体现出数形结合的思想,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

第三个环节是联系生活,灵活应用。本着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我设计了两个练习:

1.用数对表示装饰瓷砖的位置

(2)仔细观察这四块花色瓷砖的位置和表示的数对,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2.国际象棋记录棋子位置的方法

(1)谈话:数对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竞技体育中也经常用到数对的知识。

(2)课件出示国际象棋的画面,并以此完成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练习的形式活泼有趣,富有开放性和人文性,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体会数对对确定位置的应用价值。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好的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

(四)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出示神舟六号飞船返回地球的画面。

3.课外作业: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搜集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结合数对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数对知识的广泛应用。布置的作业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可以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链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数学思考引向深处。

教法与学法: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纵观整堂课的教学,我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关键词的落实上。第1个关键词是思维。凸显矛盾冲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接楔处激起思维的火花;第2个关键词是思想。强化符号化、简约化思想,培养学生抽象和简约化的思维品质;第三个关键词是渗透。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指导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学习策略的学习与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力求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篇六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我叫周xx,来自xx小学,任教数学。我设计的课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确定位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一学段《位置和方向》基础之上的扩展与提升,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学生的学情、课学教的目标、重难点等因素,为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化整为零、步步为营,分化难点;主动探究、螺旋渐进,逐步建构;以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为突破口。”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这是我绘制的“教学结构流程图”。

新课伊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xxxx年3月3日—10日,甘肃省玉门地区发生特大雪灾。政府出动直升飞机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让我们为直升飞机向受灾地点准确空投物资导航吧。

这一情境的创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使学生明确了本堂课学习的目标,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点:由确定a点的位置,使学生懂得只有说清楚了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位置。

我借助多媒体,首先呈现雷达屏幕示意图,雷达的中心是救援指挥基地。在使学生理解相邻两圈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的基础上,揭示矛盾冲突:a点灾情严重,必须立即向a点投放物资。那么a点位于基地什么位置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反问:光说a点位于基地正北方向或者光说a点距离基地40千米处行不行呢?学生通过探索加上媒体的有效演示懂得:处于正北方向的点有无数个、同样距离基地40千米的点也有无数个,只有同时说清楚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位置。教师板书课题。本环节的学习,一方面使“先行组织者”在学生的头脑中更清晰,为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铺平道路。同时又为精确建构方向奠定基础。

在一般的教学中,四个方向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的。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一是引发学生思考、自主建构北偏东;二是明确在确定位置时一般以南北为基准,简化学生思维。

d点又发来信息。d点还在正北方向吗?d点从正北向哪儿偏离了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通地媒体演示指出,由正北向东偏离的方向可以称为——北偏东。接着出示其它三个点让学生说出它的方向。有学生说它处于北偏东,也有学生说它处于东偏北。教师指出:这两种说法都可以,只有一种符合人们的习惯,那么人们的习惯是什么呢?听资料介绍。通过资料介绍,使学生明确,在确定位置时,人们一般以南北为基准。这样简化了学生思维,减轻了学生语言表述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四个方向。再通过让学生上黑板摆四个方向的卡片、用手势示意四个方向进行强化,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使四个方向很好地纳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媒体与教学的整合点在于: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化解“精确建构方向的要素——角度”这一难点。由媒体显示e点、f点的位置引发深度的矛盾冲突。当学生说出,e点位于基地北偏东方向30千米处;f点也位于基地北偏东方向30千米处的基础上,教师设疑:e点和f点处于同一个位置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当学生领悟,它们偏离的角度不一样时,教师把整个区域平均分成12份,并进行e点f点偏离正北方向的动态演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精确地表述e点和f点的位置。并引导学生小结,为了精确地建构方向,要说清()偏()()度。这样本堂课的难点,在媒体的有效整合之下,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好很好的突破。

这一环节又分两个层次:

1.在一般情形下描述物体的位置。

2.先测量再描述。

在第一个层次,我又创设了一个小情境,让学生描述我的家乡白蒲镇位于如皋什么位置,白蒲又位于小海镇什么位置,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设疑:同样是白蒲镇,为什么它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呢?引导学生懂得,由于观测点的不同,同一个地点所处的位置也就不一样。

第二个层次,我让学生为初到小海的我做导游,确定苏通大桥、星湖101和南通园博园的位置,掌握先测量再描述。这既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我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三道题侧重点各不相同,第一题侧重于引导学生正确量角;第二题侧重于根据图示计算距离,第三题是综合运用。媒体的运用,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大,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至此,学生已完成确定位置的整体建构。

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课业负担轻的课堂;有效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在课的最后阶段,我安排了检测评价。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巩固新知的需要,另一方面及时的评价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是教师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的需要,对个别学困生教师还可以进行当面辅导,从而实现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我的说课完毕,敬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篇七

课堂的闪光点:知识的生成很精彩也很完善,

1、温故而知新,复习回顾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新内容。学生动手操作、反复演示发现圆与圆之间不同的位置关系。说明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2、让学生板演展示自己的发现,共用了四个学生补充完毕。有比较才有发现,有失误才有成功。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差异中寻求完善。

3、利用多媒体展示,充分体现刚才发现的圆与圆的不同位置关系。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就来源与实际生活。多媒体运用的适时恰当,较好的'扩充教学的信息量,发挥了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4、根据公共点的个数分类命名,让学生用眼睛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的称呼。抽象的数学知识溶入生活画面让学生通俗易懂。

5、对于教材把握到位,知识点、重难点,处理得当。

6、态度自然和谐,语言精炼,规范准确,语速适度。

这一板块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是主角。教师是敲边鼓的,是配角。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篇八

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确定位置》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坐位呈现方式,向学生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的有关知识。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到“找座位、找好朋友、当小导游”等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用数对确定位置,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纵横坐标等知识奠定基础,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生活性和探索性。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数学p83—85。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学会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情境,会用数对的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张小纸片,每活动小组一份制作旅游图材料。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现实经验,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更好的落实教学理念,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有效情境的创设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这节课我首先从孩子们熟悉的“神舟六号”导入,引出问题:为什么搜救人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返回舱,学生自然想到了确定位置,再引入课题。孩子们联系到自己学习的知识能和神圣的“神六”有联系,学习的兴趣自然浓厚,同时也让学生再一次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另外,这节课设计的活动情境如:找坐位、当小导游、制作旅游图等,都是同学们感兴趣的。

二)、联系实际,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们自己的“数学”。因此让同学们感受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联系生活组织孩子们进行数学学习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都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让每位学生身临其境。首先从每个学生在班级的位置入手,逐步建立“组”和“排”的表象,再通过互动活动,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坐位在第几组第几排,接着引入用最简洁的方法(数对)来表示,用数对写自己的位置,从新找自己的新位置,猜好朋友等等,学习活动由浅入深,给学生一个学习数学既轻松又愉快的氛围。“数学从生活中来又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参与全过程,真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生活性。

三)、合作交流、互相学习资源共享。

数学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这个过程的最好体现。本课我在制作武夷山主要景点分布图等环节,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旨在让学生学会与同学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互相帮助、互相倾听、互相弥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也进一步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到学有用的数学。在合作中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学习的方法共享,而给大家推荐旅游景点的解说中,也是把这风景秀丽的武夷山与大家共享。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因为我校校本课程《武夷风情》从一年级开始就有开设,同学们对武夷山景点已经很熟悉,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同学们感受学有所用,体验成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神舟六号有关照片,引出问题:“宇航员返回地球,是不是要我们的搜救人员满世界去寻找他们乘坐的返回舱呢?”,“我们的搜救人员为什么能这么快找到他们乘坐的返回舱呢?”(科学家已经给胜利凯旋的宇航员确定了位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确定位置》。

2、揭示课题:确定位置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活动(一):说说自己在班级的位置

今天放学回家,妈妈问你,“你坐在班级的什么位置?你怎么回答?”你们的第( )组是怎么定的?(第一组起立、第二组右举手,第五组……)你们的第( )排又是怎么定的?(第一排起立、第二排左举手,第六排……)

活动(二)确定新座位号

1、认识用“数对”的表达方法确定位置。

2、用所学的“数对”说自己位置,并写在纸片上,同桌检查是否正确。

3、上交写好的纸片,教师打乱顺序后从新发给同学们,收拾学习用品寻找新座位。

活动(三)游戏:猜猜我的好朋友

1、用眼睛找找自己的好朋友的位置,记下他的位置。

2、说出或写出你好朋友的位置,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

三)、合作交流,巩固练习

(一)、练习一

2、根据“数对”找找福建省部分景点。(从课件里点击,使之变色显示)

(二)、练习二

1、出示方格图引导制作武夷山主要景点分布图。

要求:

1、小组合作完成。

2、小组讨论向游客推荐哪个景点,要说明其位置及推荐理由。(把组员当游客先练习说)

3、作品展示,小组汇报。

1、举例生活中应用位置的例子。

2、出示世界地图,利用经度、纬度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例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篇九

课题:

认位置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在具体场景中体会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学生能比较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能按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通过各种不同的练习活动,学生初步具有空间观念,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在具体的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正确的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能联系生活运用。

课前准备:

挂图或光盘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二、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

三、课后延伸围绕自己身体上的组成部分辨认左右,通过游戏活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基础。

通过紧密结合小朋友上课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并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能比较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能按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

通过“想想做做”第2、3题,围绕学生间的座位关系的讨论,学生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该说清谁在谁的哪一面。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篇十

我说课的课题是《确定位置(一)》。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预设效果等八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一)” 是小学数学第七册《 方向与位置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以及学习了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编排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特点,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从学生非常熟悉的座位表入手,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从而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帮助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并学会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在教学中,我还补充了数对发明者笛卡尔的生平介绍,渗透数学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 确定位置。

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数学文化的渗透,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正确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法学法:

人们都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让课堂教学高效而又符合学情,教学中我采用了调查法。课前,我对2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前测,从“你坐在教室的什么位置?你还能用什么别的更简单的方法表示你的位置吗?你听说过数对吗?”等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情境教学法。课中,我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自主揭开新知识的面纱,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决不可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 这句话也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灵魂在于主体探究。为此,我从:“问”让学生自己提;“法”让学生自己探;“题”让学生自己解;“情”让学生自己抒等四个方面设计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新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学生兴趣越浓,他的观察越仔细,感知、思维、联想等学习活动就越有成效。新课伊始,我播放国庆 60周年焰火晚会片段,学生会对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并制作出来的产生疑问。老师此时揭示课题(板书:确定位置)。这样的导入,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而且建立了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自豪感,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索新知,营造空间

探索新知的环节,可谓是一节课中的重中之重。围绕学习目标,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展开教学。

1.结合情境,巧妙设题。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班长的位置。学生会出现不同的表述方法。老师说明,观察时一般都是按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顺序。(电脑出示分组)

2、导放结合,授人以渔。

学生设计并展示。根据前测调查,学生会出现这些情况,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相同点,都有数字3和2,中间都有将两个数字隔开的符号。这时老师说明:数学家选取了“,”号将两个数分开,并且在外面加上了小括号,从而引出数对。第3组第2排还可以表示为(3,2),并让学生说说3和2分别表示什么?随后加以巩固。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规律,突破教学重点。

3、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数对是一种数学知识,它建立在坐标图中,应该让学生体会从具体位置中抽象出坐标位置。接下来的环节,我在黑板上写出一组数对:(2,1)、(2,2)、(2,3)(2,4)、(2,5)、(2,6),并引导观察。学生会发现,数对的第一个数都是2;都是第二组的同学。这样原来的座位表就变成了一个方格图,每个同学的位置就在竖线和横线的交叉点上。借助多媒体演示,从班级座次表中逐步抽象出坐标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坐标形成的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4. 轻松交流,求异创新

溪水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教材中的知识点只有回归到厚实的数学文化大背景中,才会被深刻地理解和阐释。接着我通过展示数对发明者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的史料介绍,鼓励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一个爱思考的人。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数学文化,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共享成功,评价反思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数对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我通过展示“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对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数对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数对在航天飞船上的应用”,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拓展了知识视野,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实现了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的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共享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生成延伸。

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虽然简单,但能反映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尤其是学生的板书,真实地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设计思路上的异曲同工。

相关范文推荐
  • 07-20 最新租房合同全是限制乙方(大全5篇)
    合同的签订对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怎样写合同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合同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范本,仅供参考,大家
  • 07-20 变形记读书体会精选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 07-20 2023年自我介绍两百字男生版(优质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
  • 07-20 地的买卖合同(七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合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保护民事法律关系。优秀的合同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合同该怎么
  • 07-20 2023年申请法院调取银行证据申请书通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 07-20 职业生涯规划人生愿景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精选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 07-20 最新单位后勤人员个人工作总结十(7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 07-20 最新乡镇党委书记讲话稿(汇总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 07-20 2023年国庆节学校国旗下领导讲话(优质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 07-20 医院年度个人思想工作总结汇总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