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最新南昌导游词(通用8篇)

最新南昌导游词(通用8篇)

时间:2023-07-18 12:40:29 作者:WJ王杰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南昌导游词篇一

大家好!很荣幸能当你们导游,大家可以叫我虞导游。欢迎来到南昌休闲胜地————红谷滩秋水广场。这座以音乐喷泉为主题的广场,是南昌人气最高的休闲场所。

走过入口,来到美丽的赣江之滨,与江南四大名楼的滕王阁隔江相望。

秋水广场总体平面为月牙形,江岸线长1100米,最宽处110米,总占面积87000平方米,其中喷水池面积约120xx平方米,主喷泉高度达128米。大家肯定要问“为什么秋水广场为休闲胜地呢?”因为人们可以在这里游玩、散步,还可以一边欣赏动听的音乐,一边观看水姑娘跳舞。你们看:随着音乐响起,水姑娘又开始跳舞。时而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时而像离弦的箭直冲云霄,时而像个小孩顽皮欢跳。乐曲达到了高潮部分,主喷泉被唤醒了,喷射高度达128米。像一群翩翩起舞的姑娘们在尽情的欢舞着。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乱扔果皮纸屑,一小时后在秋水广场门口集合,祝大家玩的开心。

南昌秋水广场

文档为doc格式

南昌导游词篇二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南昌市“爱克丝”旅游公司的一位导游,我姓张,可以叫我张导游,我身边是万司机,技术一流,大家上了车不用害怕,不会出车祸的,车牌号是赣a74189,请大家记住车牌号!

现在是前往八一公园的苏圃路上,八一公园清代时为贡院,1932年被称为湖滨公园,1945年4月3日又被改为介石公园,1950年7月定了这个今名,总面积可是有23.7公顷,陆地面积64公顷。

南昌导游词篇三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沿江路,一共有九层,它高五十七米,是古代最高的建筑;它非常的雄伟、壮观。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古代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诗句。

滕王阁的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就建好了,直到现在一共修建过二十九次,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滕王阁是1962年修建成的。

滕王阁的表面颜色是红墙绿瓦,还有黄色、蓝色、白色的花纹,这些花纹像云朵似的,造型非常漂亮,线条非常柔和。走进滕王阁,你会看见许多又粗又圆的红柱子顶着滕王阁,这些红柱子真像一根根红蜡烛。滕王阁里还有许多雕刻的工艺品,随处可见,这些工艺品非常精致,完美无暇。

滕王阁的左边还有一个专门拍照的地方,这儿拍的可不是普通的照,拍的是古代宫里的人,我就拍过一张格格的照片呢!

滕王阁周围绿树环绕,鲜花朵朵,争奇斗艳;高大的绿树像草原的哨兵一样,挺立在这儿。

看到美丽的滕王阁,我仿佛就是一位为滕王阁题词的诗人,为滕王阁作诗。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滕王阁周围成了等的海洋,光的世界;而滕王阁呢,则成了一座五彩缤纷、异彩夺目的名楼。

作为一名南昌人,我为自己的城市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南昌导游词篇四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南北长17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洪水面积390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5000亿立方。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鄱阳(波阳)、余干、南昌、新建、庐山区等八个县(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

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泽、彭湖、官亭湖等多种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远在地质史“元古代”时期,湖区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约在距今八九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湖区地壳又经断陷构成鄱阳湖盆地锥形。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彭蠢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在彭蠢泽大举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阳盆地上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城镇,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鄱阳县城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人湖中,而位于海昏县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日趋繁荣成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因此,历史上曾有“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之说。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南昌导游词篇五

八一公园位于市区中心东湖之中,该公园在清代为贡院,原名为湖滨公园,解放后改名八一公园。园内主要景点有百花洲、冠鳖亭、苏圃、水木清华馆、九曲桥等。其中“东湖月夜”及“苏圃春晓”均是豫章十景之一。

来到南昌市苏圃路口,就能看见八一公园的大门。走近一看,红柱绿墙,黑色的牌匾上写着四个鎏金大字“八一公园”。门顶的最上方画着五彩图案。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美丽的花坛,各色花卉盛开其中就像是一道美丽的彩虹。

八一公园最有名的景点是百花洲,百花洲由北、南、东三个小洲组成,始名于宋代。杜牧、欧阳修都曾经到过这里,并为之题诗。杜牧曾赞曰“十顷平湖柳堤合”、“百花洲老桂盛开”,明清这里便成了专供贡生学习科考的“贡院”,民国时候曾经改名为“介石公园”,蒋委员长仓皇逃到台湾之后,这里又改名为“八一公园”,和南昌的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大桥构成了八一系列景观。这个小小的公园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政权的兴衰,在它的面前,也再一次证明了一个真理“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都有青青的野草。”

八一公园真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在公园里边游玩,公园外的车马之声概然不闻,公园里,却热闹非凡。到了晚上,游人也不少,真可谓幽静和喧闹并存,通俗和高雅齐舞。

南昌导游词篇六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南昌旅游,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是八大山人纪念馆,她位于南昌南郊8公里处的梅湖定山桥畔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是一纪念性博物馆,纪念一位在中国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大书画家—八大山人。那里的陈列室内有系统的展示了八大山人的书画艺术和生平史料,并时常展出历代画坛高手的佳作。在园林里,有以碑刻方式展示八大山人艺术精品的书画碑廊,我们将置身于古色古香,人文气息浓郁,曲径幽幽,机具逸趣的八大山人纪念馆,我想我们的八大山人纪念馆之游,将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现在我们来到了八大山人纪念馆,这是一处极具江南特色的园林建筑。院内有数百年的古樟树,苦槠树,罗汉松,青叶苍干,繁阴广被,覆护着青砖灰瓦白墙红柱的殿宇,显得格外清静。密叶筛过的天光洒在小径上,明暗闪烁,野趣横生。一湾荷池倒映着笼笼修竹,鱼儿嬉戏,花影摇曳。园外清溪蜿蜒,微波荡漾,溪畔农田阡陌纵横,农舍炊烟缕缕,环境非常优雅。八大山人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10月,是国内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她的前身是青云谱道院。现在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青云谱的概况。青云谱道院的创立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相传早在2520xx年前,周灵王之子此开基炼丹,西汉末年,南昌郡尉梅福曾弃官隐钓于此,后人为了纪念他建了“梅仙祠”。东晋始有道教净明派,在此建“太极观”。唐代时易名“太乙观”,宋朝时为“天宁观”;直至清代时定名为“青云圃”,这时的 “圃”为苗圃的“圃”,而现在的“谱”是家谱的“谱”。

遗址现存大门、二门建筑,大门石额刻有“青云圃”三个大字。二门前后额分别刻有“净明真境”,“众秒之门”字样,整个建筑于1957年定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南昌道教文化积淀深厚,净明道教产生形成于此。现在我们所见的建筑基本上是明清建筑。主要三大殿依次是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现已经改为陈列室)。三殿前后之间有天井内院,种植古树,形成前后四合院布局,古朴幽雅,整个纪念馆占地约11000平方米。建筑与园林透露出苍莽野逸的情趣,不同于各地达观显贵的私家园林,在文史价值方面,具有十分典型的代表意义。

现在我们来到了陈列馆,这里陈列着八大山人生平事迹和他的绘画、书法作品,在欣赏他的书画作品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国粹之一,中国画,又简称国画。它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国画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八大山人擅长水墨大写意,是中国画坛三百余年来很有影响的人物。

八大山人,姓朱名耷(da),生于明天启六年(1620xx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20xx年),享年80岁。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世居南昌。他幼时天资聪颖,承袭儒学,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过着王孙贵族生活. 甲申之变(1644年),明朝灭亡,清政权建立,使当时只有19岁的八大山人承受着国破家亡的沉重打击。拥有特权的贵族家庭破落了,美好理想破灭了,他从赫赫皇族论为逃避杀身之祸的遗民一员,先是躲进深山老林,后剃发为僧,昄依佛门,苦心修炼,成为禅门之中的佼佼者.50多岁还俗.他一生隐于书画,并将儒、释道思想融通在其书画艺术当中。集遗民、禅师、画家于一身,以那奇情逸韵,拔立尘表的手笔,屹立于艺术之林,成为一位承前启后的艺术巨匠。八大山人作品幽深宏远,宁静纯洁,超凡脱俗,浑然天成,形成了“八大”独特风格。大家看,他画的鸟,鼓腹耸背,白眼向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的花草树石,清新、自然,以最简省的笔墨,表现大千世界丰富的气象。再来看看他的题款,他将自己的身世遭遇,玩世不恭的态度表现在“八大山人”这四个字的连草书写中,酷像“哭之”, “笑之”,寓意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后人评八大画“松、莲、石”最佳,我们看他画的荷花,长长的荷柄顶着片片荷叶,迎风摇曳,喻意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风范。再来看所画松树,虬枝苍干一气呵成,笔简意赅,笔墨无多,气势磅礴,姿态非凡。他的画面中常常只有一枝花,一只鸟,一拳石,一尾鱼,简洁凝炼,留出许多空白,使其余意丰富,供人们有开阔的想象空间。

八大山人为清代初画坛革新派“四大画僧”之一,其人品、画品启迪着三百年来画坛上“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李苦禅等一代又一代画家,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

走出陈列室,我们来到园林中,这里有一座铜像—八大山人像。于1986年为纪念他诞辰360周年而立,八大山人面目清秀却又十分倔强,微笑着迎接大家的到来。两棵古樟守护在他的身边,与他朝夕相伴。在园林的东面建有一座八大山人书画碑廊,将八大山人部分精美作品篆刻在石碑上,供大家欣赏、学习。

八大山人纪念馆自1959年开馆以来,受到各级人民政府的支持,国内外宾客参观后都赞不绝口。今天我们的八大山人纪念馆之游就要结束了,不知大家是否有了一个较完整地认识。目前八大山人纪念馆成了我市与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所以说八大山人艺术,不光属于江西,中国,也正逐步走向世界。

最后,请大家对我的讲解多提宝贵意见,也祝大家在我们南昌玩得愉快、尽兴!谢谢大家!

南昌导游词篇七

秋水广场拥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群,总占地面积87000平方米,其中喷水池面积约1平方米不含旱地喷泉面积),主喷高度达128米,绿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硬地广场面积约40000平方米。喷射高度最高为128米以上。在中心广场的两侧,临近赣江大道建设了一条长度为500米的观景长廊,长廊下部结合地形设置了4500平方米的功能性商铺——即水连天商业街。该商业街将以西式快餐、咖啡、休闲茶坊、面包、西饼、摄影、食品、礼品、纪念品等为主要经营业态,从而使秋水广场的商业功能更加丰富多彩。

秋水广场,其得名正是源于王勃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广场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总体平面呈月牙形,岸线长1100米,最宽处110米。秋水广场以音乐喷泉为主题,主喷高度达128米。情侣们蹬着双人自行车,孩子们嬉闹着彩灯玩具,老人们漫步石子小路——特别是夜幕降临,霓幻的彩灯衬印下延绵数十米的喷泉伴随着音乐跳跃,带动着人们欢快的情绪。

秋水广场南面沿着江畔再远一点,高达160米的世界第三大摩天轮闪烁着“南昌欢迎你”的彩灯,点亮夜空。摩天轮下,是新建的赣江之星商业街。谁能相信,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城市的发展带给赣江西岸新面貌,如今这里已是摩天高楼林立,环境优美,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客商誉为“下一个的.浦东”。

南昌导游词篇八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对江南三大名楼一定是耳熟能详,可能大家都记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分别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崔颢的《黄鹤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可谓是千古流传,脍炙人口人。今天我们就去游览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南昌滕王阁。亲身体验一下王勃笔下的境界。

“滕阁秋风”牌楼是通向滕王阁景区的第一道门,也是景区中轴线上的第一道景观。它耸立在景区东面,是座高大的二柱、彩绘、仿宋式大牌楼,高12米、跨度15米,正中是青石贴金横匾二方,正面朝东“滕阁秋风”横匾为宋苏东坡墨迹,背面为文徽明手书的“胜友如云”。牌楼往西大约50米处是南北向展开的仿占街,牌楼的竖向构图与仿古街水平舒展的横向构图形成对比,同时又跟远处高耸入云的主阁遥相呼应。当我们步入景区,主阁的天际轮廓线映人眼帘,这时牌楼起到了很好的框景作用,再加上仿古街对游客观阁视线有屏蔽效果,避免了景区主要景观一览无余,营造出了一种“红杏出墙来”的意味。

各位请看,这就是景区的东门,它是一幢五间歇山顶的建筑,墨绿色琉璃瓦盖顶,当中一间是进入口,设内外两道门扇。外门正对东面大牌楼,门首正中悬挂“雄州雾列”匾额;内门面向园区,门首正中为“地接衡庐”横匾。园门是游客进入园区的主要人口。作为景区中轴线上的第二道门,它既起分隔景区内外空间的作用,又是内外空间的过渡区域。

请各位随我由此进入园区,大家是否有眼前突然一亮的感觉呢?我们终于看到了主阁的雄姿。阁前广场的设计也独具匠心,它的宽阔衬托出了主阁的高耸,上出重霄的气势得到充分展现。广场与主阁之间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干道,连接着南端的南门人口和北端的俯畅园。

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但唯独滕王阁称为“阁”,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楼是重屋,即二层以上的房屋。阁是传统楼房的一种,原是架空的楼,由干栏建筑,即树干为栏的木阁楼,演变而来。其实楼与阁在建筑形制上难以明确区分。人们常将“楼阁”二字连用。一般阁都带有平座,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恐怕最明显的区别是它们使用功能的不同,楼的用途是厂“泛的,而阁仅限用于游憩远眺、藏书、供佛等方面。如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是佛阁,宁波的天一阁是藏书阁。滕王阁背城临江,雄踞高冈,建筑风格具有较明显的阁的特点。而且当初建造它,就是出于娱乐目的,为一歌舞场所,因此它的功能是游憩远眺,属阁的范畴,故称其为“阁”是名副其实的。黄鹤楼、岳阳楼都是出于军事的需要而建造的,所以它们都称为“楼”。

滕王阁的扬名,的确与王勃的杰作《滕王阁序》大有关系,正所谓“文以阁名,阁以文传”。但一处景观之所以名垂千古,其原因绝不仅仅于此。全国与著名的诗歌和文章相联系的建筑还有很多,有的已杳无踪影,而滕王阁却屡毁屡建,前后达29次之多,仅清代顺治以后的1o代帝王就重建了13次,平均20多年就重建1次。之所以如此,其重要原因是继王勃之后,历代的宿儒学者、名工巨卿在滕王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使这座吴头楚尾的西江名楼成为江南的重要人文中心之一。历代名士在滕王阁留下了大量的诗文、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珍品,如韩愈、自居易、杜牧、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朱熹、文天祥、辛弃疾等,或以文章纪事,或以诗词抒怀,诗词佳篇卷帙浩繁,仅《四库全书》所收就达三部四十余卷;虽然五代水墨画家李升的《滕王阁宴会图》已湮没失传,但北宋郭忠恕的《王勃对客挥毫图》和明代唐寅的《落霞孤鹜图》已成为保留至今的稀世珍品。历代名家的诗词楹联、书画碑拓,经过一代代文人的收集整理出版,形成了瑰丽多姿的滕王阁文化体系。滕王阁还是历代歌舞戏剧的重要演出场所,建成后几乎所有的洪州都督、知府,每逢接官、送别、聚会、庆典,都要在此举行规模不等的歌舞音乐演出会。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也曾在这里组织演出其不朽作品《牡丹亭》,开了滕王阁上演大型剧目的先河。

滕王阁也不愧是华夏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兼收并蓄,雅俗共赏,这样的景点在国人的心目中已深深扎根,所以它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现在我们看到的新阁是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落成并对外开放的。它坐落在城区之西的沿江大道中段,叠山路口,赣江与抚河故道会合之处。唐代阁址就在其东面约100米的地方,清代阁址则位于其南端约300米处。高阁面城临江,西南水天相接处,南昌大桥依稀可见,西北与八一大桥遥遥相望,所以新阁的位置既与故地一脉相承,又考虑现代取景的需要,尽可能的体现了《滕王阁序》中的意境。

这是一座仿宋建筑,宋代建筑是对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时间相对较近,且宋代的楼阁建筑可称为古代建筑造型之最。宋大观二年(11),滕王阁因年久失修而塌毁,侍郎范坦重建,比唐阁的规模更大,在主阁的南北面增建了“压江”、“挹翠”二亭,形成了以阁为主体的建筑群,形貌华丽,气势宏伟。1942年,古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画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这就是第29次重建设计的主要依据。另外,还参照了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此书相当于现在的建筑规范。

此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二级台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的形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的建筑,而在内部计算共有七层,包括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和顶部的设备层。如果加上二级台座,滕王阁整体共九层,寓意“九重天”。“明三暗七”是新阁结构的明显特点。

新阁的瓦件全部是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鸱吻高达3.5米,为仿宋特制;勾头、滴水均为特制瓦当,勾头构成“滕阁秋风“四个篆字,而滴水形成“落霞”与“孤鹜”图案。

从南北石阶可登临一级高台,在此可见南北两翼的碧瓦长廊。长廊南北两端分别为四角重檐的压江亭和挹翠亭。从正面观看,南北两亭和主阁组成的建筑群,正形成“山”字;如从空中俯瞰,建筑群犹如一只平展两翅,意欲凌波西飞的巨型鲲鹏。这种立面和平面布局,是新建滕王阁的一大特色。

二级台座高为12米,共89级,寓意新阁于1989年落成。高台与须弥石座垫托的主阁浑然一体。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水中,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我们现在正位于园区内主阁东面的宽阔广场上。西面是花岗石铺成的临江广场;南面平缓的小山坡上遍植花卉树木,其中有一片四季常青的竹林和一个八月飘香的桂园;北面是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的俯畅园,“俯畅”出自《滕王阁序》中的“遥吟俯畅”句。整个景区体现了皇家园林与自然山水式园林相结合的特点。之所以说它是皇家园林,是因为历史上的滕王阁为登临抒怀之处,接诏拜官之所,属官建、官管、官用的歌舞宴集之地。

关于滕王阁的历史背景和总体情况就简单讲这些,下面请各位登石阶进阁内参观。抬头仰望,可见一层檐下的一块九龙匾,上书“瑰伟绝特”四字。这四个字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他对滕王阁的赞美可谓到了极致。现在我们来到高阁的正门处,这部分建筑称为“抱厦”,亦称“龟头屋”,由两个歇山顶作“丁”字形相交的形式,其突出部分称为“抱厦”。抱厦原本不是门,但在中国古建筑当中,常会在抱厦处设入口,因此亦可作为一种门的形式,这个抱厦与进入主阁的大门融为一体。抱厦东端正中檐下横挂“瑰伟绝特”匾额,左右立柱上悬挂不锈钢巨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毛泽东1964年为儿媳邵华亲笔所书。在此,门连同主阁一起,成为了景区中轴线的端点、视线的落点、视觉的焦点,这道门是通往文化艺术殿堂的大门。

各位游客,这便是主阁一层的前厅,正面是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件作品是根据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创作的。请看,画面描绘狂浪掀天,小船破浪向前的情景,年少桀骜的王勃昂首立于船头,他那自信、自负的神态跃然于浮雕之上。王勃。(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西南)人,是唐初著名诗人之一,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自幼聪明过人,因恃才傲物,仕途不顺,且不幸的是英年早逝。

各位游客,接下来让我们依次参观二层、三层、四层、五层、六层。

二层,是一个暗层,采光和通风均靠人工解决。此层的陈设以“人杰”为主题。请看这正厅的墙壁上,有一幅大型丙烯壁画,称为《人杰图》,上面画出了自先秦至明末,江西各领风骚的名人,有的大家可能都颇为熟悉,如徐稚、王安石、汤显祖、朱耷等。这幅壁画的独特之处是,这些人物时代、地位、年龄、性格、服饰等都不一样,但却统一在同一画面之中,而且如此协调、生动,仿佛是群星大家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很强的感染力。

三层,与一层类似,为一个明层,有圆廊四绕,可凭栏远眺。这一层着力表现了当年重阳盛会的场景,请看西大厅,称为“古宴厅”,西边梁枋上悬挂着“高朋满座”的金匾,东墙上有青铜浮雕《唐伎乐图》。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幅乐图。画面主角是三位唐代舞伎,她们在表演《霓裳羽衣舞》。舞伎周围配有马术、摔跤、斗牛、横吹等民间游艺景象,上方有星象图,左右侧塑有操持各种乐器奏乐的艺人。画面古朴,体现了唐代盛世升平的景象。厅内还摆放着古雅的红木家具、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复制品以及两根磨漆大花瓶。

请各位参观这一层的中厅,这里也有一幅大型丙烯壁画,名为“临川梦”。它取材于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故事。汤显祖在明万历二十六年(15)完成这个剧本的创作,然后他在滕王阁首次排演了这出戏,开创了滕王阁上演戏剧的先河。

四层,也是一个暗层,这里的主题是“地灵”。正厅的墙壁上是一幅大型壁画《地灵图》,与二层的《人杰图》相对应。请看,画中把江西名山大川的精华作了简练、形象的描绘,是一幅大好河山的壮美画卷。

五层,是全阁最高的一个明层。我们先参观大厅,然后再到回廊上远眺。这是中厅,请看正中屏壁上,镶嵌着《滕王阁序》碑,全文系苏东坡手写的小行书,通过复印放大,由工匠在黄铜板上精心镌刻而成。“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阅读此文,我认为要消除两个误解,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一是那次滕王阁聚会虽在九月,却并非重阳,文中明育“十旬休假”,故当在九月十日、二十日、三十日旬休之日,且全文无一处涉及节事。二是这篇文章为“饯别序”,而非重阳“宴聚序”。现存王勃文集中的此篇题目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这已非常清楚了。既然是饯别序,那么被饯者是谁呢?这在文中有迹可寻。宴会的主人当然是洪州都督阎公,陪客的是孟学士和王将军,一文一武;被饯别的是那位路经洪州,前往新州(今广东新兴)赴刺史任的宇文大人;从身份和文中描写来看,作者本人也可算作一位次要的客人。明确了这次宴会的主、客情况,特别是重视主要客人宇文新州的存在,才能对全文脉理和主旨有正确的理解。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是全文意思转折的关节点,而两位被饯送者则是体现本篇主题的中心人物。作为饯别,文章不可避免地带着应酬色彩。首先是对主人阎公及其文武陪客盂学士、王将军等人,作者备致颂美仰望之忱。其次是对洪州地势和高阁景观以及胜饯的赞扬夸说,也是对主人的另一形式地势和高阁景观以及胜饯的赞扬夸说,也是对主人的另一形式的称颂。上述就是前半幅所写的“兴”。从“望长安日下”以下的后半幅,则主要写“失路之人”、“他乡之客”宇文新州和作者之“悲”。以“勃三尺微命”为转折,此前的悲和自勉兼指二人,且以宇文新州为主,文中有“老当益壮”、“桑榆非晚”之语,似更切合宇文新州,而下面才单指作者自身了。仕途多舛的共同遭遇,客中送客的特殊感受,使王勃在寄情抒怀时显得更为投入,尽情地发泄了怀才不遇的人生悲慨,表达了济世的渴望和志节自守的坚贞。失落、追求、怨恨、勉励,各种矛盾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使这篇美妙的骈文超越了应景酬世的目的,而成为表现主体情性、寓意极深的文学作品。

下面我们再到这层的西厅看看。请看这幅《百蝶百花图》磨漆画,给人以富贵高雅、清新悦目之感。为什么在这里悬挂一幅蝶画呢?这其中含有纪念滕王阁首创人李元婴的意思。这位王爷颇具才华,他爱蝶,爱画蝶,而且自成一派,画界称其为“滕派碟画”。他的蝶画非常珍贵,有“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的说法。这幅蝶画制作考究,工艺精湛。它以三合板为底,贴金箔为底色,用细铜丝勾勒蝴蝶的线条,将贝壳碾成粉末,敷成翅膀,花瓣儿用蛋壳拼成。

五层是在滕王阁上观赏南昌城全景的最佳楼层,现在我们就去到回廊。

各位感觉如何呢?在这里漫步,眺望四周,但见江水苍茫,西山叠翠,高楼如林,大桥如虹,公路如织,人车如流,自然的美和现代城市的繁荣景象交织在一起,与当年王勃的感受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要想找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感觉,恐怕只能把思绪推向一千多年前。假如没有这么多高大建筑,假如这里基本上是蛮荒之地,只有这座高阁鹤立鸡群,假如……在这一系列的“假如”之后,各位的思想可能就会与那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产生共鸣。

六层,是处于重檐大屋顶间的暗层。这一层作为游览层,是最高的了,所以大厅题匾“九重天”。它的东面和西面的重檐之间,各悬一块“滕王阁”金匾,字是苏东坡手书,匾宽2米、长5米。虽是一个暗层,但中厅南北角重檐间不是墙体,面是做成花格窗,因而采光很好。这一层的西厅布置了一座小型戏台,为“仿古展演厅”;厅的南、北、东三面墙上,嵌有大型唐三彩壁画《大唐舞乐》;厅的中央有汉白玉围栏通井,下可俯视第五层,上方正对圆拱形藻井。此藻井在全国古建筑中不多见,其结构颇有一番讲究。它蕴涵天圆地方之意,24组斗拱由大到小,由下至上共12层,螺旋排列,取意1年12个月,24个节气。斗拱采用明、清民间木作处理手法,彩绘彩装,沥粉贴金,金碧辉煌。最顶端的彩绘参照了西安钟楼的彩绘式样。由于斗拱呈螺旋形盘绕而上,所以藻井给人以动感,凝神仰望,仿佛在不断旋转、不断变化,使人有种时空无限的感觉。

各位游客,滕王阁的文化积淀真是太深厚了,今天的参观和讲解,大家可能意犹未尽,希望有机会再为大家导游,对这座名楼作进一步的探讨和了解。

相关范文推荐
  • 07-18 最新简·爱读后感悟(9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感悟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
  • 07-18 最新土建工程师年终总结个人报告(大全6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
  • 07-18 最新学校组织游玩活动的总结与反思(汇总6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那么我们该如何
  • 07-18 2023年学会提问读后感精选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
  • 07-18 2023年集团合同管理办法(大全7篇)
    合同的签订对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合同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合同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
  • 07-18 最新大班设计标志美术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设计(汇总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
  • 07-18 道德经读后感十模板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
  • 07-18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实用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
  • 07-18 次第花开读后感(五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
  • 07-18 最新明朝那些事读后感优质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