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班美术课教案(6篇)篇一
随着春天脚步的渐行渐远,夏天已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火辣辣的太阳,多变的天气现象,可爱的小昆虫们,鲜艳亮丽的服装……孩子们在感受气温上升的同时,关注到了周围万物的变化,他们已不满足于眼睛所看到的现象,更想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所理解的夏天。
《夏天的故事》这个主题中我们分别侧重在感受和表现两方面,第一周重在引导幼儿感受万物变化,感受夏天的美。第二周重在让幼儿尝试把自己的感受通过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表现夏天的美。
《四季连环画》就适合放在第二周的结束部分,是对两周活动的梳理和总结。在之前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夏天,了解夏天的季节特征,感受夏天的多姿多彩,然后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观察,了解生活中的万物变化,用自己的眼睛和感受去发现夏天的美,体验一年四季的不同变化和转换,并利用连环画的形式把这种四季特征及万物变化的过程表现出来,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了四季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也萌发幼儿关注生活的积极情感。
整个活动的环节比较清楚。但第一环节的回忆显得有些枯燥、呆板。可以用幼儿已学过的故事《四季妈妈的四个娃娃》来导入,帮助幼儿回忆总结。活动中的幻灯片使用不够合理,没有充分利用它的作用,可以从幻灯中总结出四季所代表的颜色,也作为绘画连环画中的一条线索。
第一环节以故事导入比较生动,用形象化的语言去激发幼儿想说。但活动中,没有把握好时间,这一环节应该重在帮幼儿梳理和概括四季特征,为他们的绘画做准备,在活动前老师就可以让幼儿交流,给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还有幼儿已有画连环画的经验,因此如何操作绘画,老师不需要详细说明,只要稍作提醒就行。这次活动中,老师没有很好的把握“如何表现同一事物在四季的变化过程”,这一幼儿的新经验,从幼儿的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四季各自的特征,中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可以在课件的处理上进一步进行思考。
附:《四季连环画》三研案例
1、在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四季的不同特征,感受四季多姿多彩的美。
2、大胆尝试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四季的变化过程,萌发幼儿关注生活的积极情感。
1、课前组织幼儿有过四季特征的谈话活动。
2、绘画纸、油画棒、四季的有关图片等。
一、故事《四季妈妈的四个娃娃》导入活动。
二、以色彩为线索,说说四季的特征
三、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学习绘画连环画。
四、了解一种事物在四季中的不同变化
五、幼儿绘画,教师提出要求:可以画四季的明显特征,也可以画一种事物的变化特征。
六、讲评
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四季是怎么变的?
幼儿班美术课教案(6篇)篇二
1、学习用圆形、圆形分割的方法拼贴成一幅画,掌握等份圆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本事。
1、将色粉纸剪成大小不一样的圆形。
2、剪刀、浆糊,水彩笔若干
3、范画一张、图示一张。
1、小朋友,这是什么图形?(圆形)圆形象什么?
(1)谁来把它变成半圆形?半圆形象什么?
(2)怎样把这个圆形变成扇形呢?哪些东西是扇形的?
(3)圆形还能够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图形(出示图示)
2、这些变出的小图形能够拼贴成一幅美丽的画(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
3、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1)自我想好要贴什么,再开始剪。
(2)拼贴时注意颜色的搭配。
4、幼儿操作
5、请幼儿讲述自我拼贴的画。
幼儿班美术课教案(6篇)篇三
——执教老师:陈丹琳
目的:
1、了解生活中的线条,并知道它有不同的用处。
2、学会用不同绘画工具来进行创作,培养创作能力和兴趣爱好;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分类习惯,知道不同颜色的颜料不可混淆和用毛巾擦手,、保持桌面干净的好习惯。
准备:
过程:
一、出示物品
提问:
1、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线条组成的?
2、看一看图片中的盒子,它有几条边?这些边都是
由什么组成的呢?
3、请小朋友说一说我们课室里还有什么东西像盒子
一样用线条组成的边?
二、出示线和ppt
提问:
1、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呢?你们知道它们的用处吗?
3、我们现在来看一看ppt里的画,他们是用什么来画的呢?
三、出示装好水粉颜料的杯子和绒线
提问:
1、你们说一说老师的桌子上放了什么呢?有什么颜色?
2、真棒,你们说一说它们都有哪些用处?
四、出示示范画
1、你们说这幅画是用什么来画成的呢?
2、它们好看吗?
五、讲解绘画要求
2、小朋友,你们的桌子上还有一块什么?(布)他是做什么的呢?(请小朋友画画时弄脏的小手在布宝宝那里抹干净,你们能不能弄到衣服上,头发上?)
3、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六、幼儿操作画画,老师进行指导并从中点评作品
七、幼儿介绍作品
提问:
1、你们都画好了吗?
2、现在我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都画了什么呢?(每组请一个幼儿)
3、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画讲给老师客人听一听你们画的是什么?
幼儿班美术课教案(6篇)篇四
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社会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心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目标。结合这两方面,我选择了这个题材,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无用的瓶子,并加以设计装饰来美化环境,这就是我选材的意图。
在设计活动时,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首先,根据我园“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特色课程的要求,我着重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创造。如:对各种形状不同的瓶子的联想,对装饰材料的组合运用,这些都隐含着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 其次,我也注重我园的基础课程。在技能的传授上老师也开拓思路,把孩子们原有的一些平面装饰技能重新组合运用到立体装饰上。对孩子来说,在技能上也是一次飞跃。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毛线、麻绳、干花、餐巾纸、玉米、辣椒干、树叶、即时贴、彩绳等)。
3.欣赏作品。
1.带领幼儿观察延中创意室内的各种欣赏作品。
2.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及各种装饰材料。
3.激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意装饰的愿望。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各种材料的联想组合。
1.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选择装饰材料。
2.幼儿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2.启发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装饰重新利用。
幼儿班美术课教案(6篇)篇五
1、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
2、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景。
3、对绘画活动感兴趣,能独立完成画作。
1、剪好的狮子头、身体(椭圆形)、狮子脚、尾巴。
2、狮子ppt
3、幼儿用纸、记号笔、油画棒。
一、引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顺口溜",请你们仔细听: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2、这么好听的顺口溜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动物呢,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动物呢?(幼儿猜谜:大狮子、大老虎、大熊猫)
二、讲解示范
1、到底是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看(教师边念顺口溜,边画)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
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
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
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篮子四周加花边,一只狮子就出现。
2、"你们看是什么呀?"(狮子)
4、幼儿和老师一起来念顺口溜,教师再示范一遍,变换花边。
5、有了狮子头,还缺少什么呢?(身体、脚、尾巴)
狮子的身体像什么?(椭圆形)
三、看狮子的ppt
四、摆放狮子不同的姿势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准备了狮子的.头、身子、脚和尾巴,请小朋友四个人合作去放一放、摆一摆狮子会有哪些姿势?)
1、幼儿摆放,教师巡回观察。
2、请小朋友来说说刚才你们摆的狮子是怎样的姿势呢?
狮子有站着的、蹲着的、趴着的、还有走路的,原来狮子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五、幼儿作画
2、教师提要求:
画之前我们的大狮子还有几句话想对小朋友说:
我可是森林里的百兽之王,你们可别把我画成了小病猫。我的本领可大了,小朋友们要画出我不同的本领哦。画好以后别忘了给我涂上美丽的背景颜色。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六、展示幼儿的画
让幼儿选自己喜欢的画,说说为什么?
幼儿班美术课教案(6篇)篇六
1、探索学习用点、线及简单图形装饰衣服。
2、会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衣服。并能注意袖口的左右对称。
3、能够大胆创设花纹,喜爱画装饰画。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音乐磁带。
3、请女孩子穿上漂亮的裙子。
一、欣赏女孩子身上漂亮的裙子,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音乐,请女孩子上来进行时装表演,在教室里走一走,展示自我漂亮的裙子。
二、选择1—2件花裙子,重点引导幼儿从色彩及装饰图案上来欣赏,感知裙子的美。
三、经过提问以及简单示范的方式,帮忙幼儿学会装饰的基本方法。
提问:
1、你想在裙子上装饰哪些图案?
2、在裙子的前面、裙边以及袖子上装饰怎样的花纹?教师进行简单的示范,启发幼儿应点、线、圈及简单的图形装饰。(领边、袖边、裙边以及裙子的前面,注意左右对称。)明白在图案上的色彩上要对称的要领。
四、交代装饰要求。
教师提醒幼儿应线条和颜色对称的手法装饰衣服,鼓励幼儿用鲜艳的色彩进行装饰,注意色彩的对称和搭配。
五、幼儿装饰、教师指导。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启发幼儿装饰美丽的裙子。
六、总结评价。
1带领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从装饰的花纹和色彩入手进行评价。2本事弱的孩子提议用双休日学过的格子画的形式装饰。
反思:由于幼儿初次接触装饰画,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比较重视了幼儿对线条、图形和花纹的搭配,还在裙子上作了范例,虽然我在幼儿作画前反复提示幼儿要画出和教师不一样的裙子,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与范例比较相象。有一部分幼儿则创造地装饰了裙子。在评价时,我特地表扬了这些有创造的孩子,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注重幼儿创造性装饰的培养,,激发幼儿感受、表现美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