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西湖美教学设计优秀

西湖美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3-07-14 07:21:04 作者:韩ll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湖美教学设计优秀篇一

1、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湖的美景。

3、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2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背诵描写西湖的诗文。

2、林升《题林安邸》

3、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导入

这几首古诗都是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今天,我们要学习《6、西湖》(板书课题)。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来到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饱 览西湖美景。

生齐读课题

(三)、引导学生质疑或谈谈对西湖的印象

1、如果你们来到了西湖,那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2、班里有谁去过西湖?请来大家介绍介绍!(学生谈谈对西湖的印象。)

(四)、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散文,以优美的笔调和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秀丽的景色。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文,认认真真地去读读课文,去感受西湖独特的美。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联系上下文仔细想想。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表扬表现出色的同学。同时把学生圈出来的不易读准的字写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如:镶嵌 硕大 小瀛洲 阮公墩

3、指名学生逐段初读课文。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4、重点指导第二节中的长句: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5、重点指导第三节中的句子:

(1)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2)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适时奖励西湖图片。)

6、学生读完全文后,表扬学生能把课文读通顺了。教师配乐范读课文。(适时奖励西湖图片。)

7、学生配乐朗读全文。(奖励西湖图片。)

(学生自由选择读课文)。

9、齐声朗读全文。

(五)、指导书写

1、复习词语。(出示词语,让学生读一读。)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素 令(上下结构)

学生说说书写要点,教师范写。

《西湖》教学反思

本文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描写了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能体会作者以动静结合的勾勒渲染,使西湖美景跃然纸上,让读者感觉到:在盈盈湖水中,远山隐隐约约,孤山朦朦胧胧,若有若无,仿佛仙境一般。

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深朗读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我通过个别读、比赛读、想象读等不同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并在读中加深体验,受到美的熏陶。这种自由、开放、多种形式的表达,能清楚地看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成长。没有整个课堂的开放,就不会出现这种活力四射,个性充分张扬的教学效果。

西湖美教学设计优秀篇二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一、导入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景色之美堪称国内之最。(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领略西湖的美。

二、教师范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画出自己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

三、自学课文

1、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四、小组交流

(重点讨论第2题。作者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绘:

一是雨中去访灵隐,看到的西湖的“绿”;

二是漫步苏堤,看到的西湖的“绿”;

三是在花港观鱼,看到的西湖的“绿”。

每一次看到“绿”,给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样。雨中去访灵隐,作者抓住了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此外还有溪水:“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漫步苏堤,作者抓住了树木身上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在花港观鱼,作者抓住了满池的新荷。与初春的杨柳嫩枝的新绿相比,“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五、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指名读。

2、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绿”的美。

六、听课文朗读录音

1、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

2、找一找其他描写西湖的文章或诗词读一读,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西湖美教学设计优秀篇三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书写“堤、淡、掠、苏、范”积累词语10个。

2、理解“镶嵌”、“轻拂”、“连绵起伏”、“掠过”、“笼罩”等词的意思,积累描写白堤、苏堤景色的句子。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节。

4、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说“假如我来到了西湖之畔……”做到想象合情合理,表述清楚。

5、了解白堤和苏堤的来历,感受西湖不仅有秀丽的山水,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而且有美丽的传说,一物一景都富有情趣。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杭州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中可见苏州、杭州景色之优美。

出示: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齐读。

2、你去过杭州吗?能介绍一下那里有哪些景色?

随机出示:西湖……

3、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指名读,齐读。学习“镶嵌”。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湖上的一个亮丽的景点12西湖名堤

5、黑板上的这两句话就是课文的第一节,连起来读好它。

二、介绍景点,学习课文。

1、去过杭州的学生都知道,杭州最负盛名的是西湖,谁还记得西湖的景色怎样,谁能做一下小导游,介绍一番。

2、西湖的景色可真美,让我们随着小导游的介绍一起去西湖游览一下。

3、指名读第二小节。

1)学习其中的词语。

出示:轻拂放眼远眺山峦浓淡硕大掠过

2)小组学习词语,齐读。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或共同解决的方法弄懂词义。

4)放进课文中读好它。

4、看谁的介绍最吸引人?自读课文1、2节。

5、竞赛,评选出最佳导游来。

(1)指名读。

(2)齐读1、2节。

(3)出示图片看着景色试背1、2节。

(4)指名背。

6、其实在西湖还有其他景观,都有其优美的传说。学习课文3——5小节。

(1)自学课文的3——5小节。学习其中的生字:堤犯锦

(2)自发组成旅行社,到文中看一看那些景观,找一找他们的美丽传说,然后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3)分节介绍苏堤、白堤。

(4)指导朗读。

(5)齐读。

7、小结。

三、巩固复习。

1.复习词语。

2.读好句子。

3.背诵课文1、2小节。

一、介绍你收集到的有关西湖其他景观。

西湖美教学设计优秀篇四

本文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西湖秀丽的景色,可谓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细细读来,仿佛聆听悦耳动听的音乐,又如观赏秀美典雅的画面,身临其境之感随之而来,了解西湖的愿望、热爱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开篇总起全文,点名西湖是杭州“天堂”的一颗明珠,紧接着,第2、3自然段介绍了远山和湖面的风景,生动描绘了西湖主要景点的旖旎风光。最后还描写了月光下西湖给人留下的美妙意境。

弄清作者观察的时间和地点。欣赏比喻句,

掌握比喻的基本特点。进行欣赏性阅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放映西湖的录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杭州被称为——,而西湖就是——

1、你站在西湖边看到了什么?

3、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齐读。

1.自由读第3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

要求:(1)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 "圈出。

2.集体分析:

(1)指名答,板书

(2)你最喜欢哪个景点?为什么?

(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长的苏堤比作两条翠绿的绸带,迎风飘逸,真令人赏心悦目。

(4)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美美地读一读。

"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说一句话吗?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愉快、舒畅)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心境的?(心旷神怡)

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

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图片,师配乐朗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你觉得哪句话特别美?

1、学到这里,你觉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丽风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你喜欢的一段背诵下来。

西湖美教学设计优秀篇五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估计有很多学生没有去过西湖,对西湖的美景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使用网络资源和媒体中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这篇课文文句优美,因而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时间,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投影片、生字卡片、网络资源、课件

:3课时

一、第一课时(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提供网络资源,让学生上网浏览各类文本、图片、视频资料,丰富学生对西湖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预习准备)

二、(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预习,同学们对西湖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大家来谈一谈。(交流回答,教师总结)今天,让我们到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去游览一下,好,我们出发(vcd,空中鸟瞰西湖)

(二)、凭借想象,指导初读。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要求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2、学生提问。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好,说明你们真的会读书了,那么为什么说西湖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是人间仙境呢?月下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让我们步入西湖。

(四)、精读课文,深入西湖(结合演示文稿教学)

1、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描述引渡: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倒映着柳丝飘逸的湖堤,黛绿的小岛,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们常说()。(朗读第一自然段)结合图片理解“明珠”的意思。

2、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请大家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向大家展示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读)

(1)第一句:山峦(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体会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犹如一副山水画)

(2)第二句:湖面(结合图片欣赏)

(3)第三句:白鴎(结合图片欣赏)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课件提示背诵)

3、出示第三自然段

过渡:西湖真是名不虚传,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美景。不信,我们接着看。

(1)学生自读

(2)分句指名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在这一自然段中,描写了西湖那些景点。

(3)分句朗读分析:(课件相应演示各景点)

第一句:鸟瞰西湖周边,理解“绿色镶边”

第二句:孤山景

第三句:苏堤和白堤

第四句: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4]

a、三岛全景

b、小瀛洲鸟瞰、近景及三谭映月

c、湖心亭

d、阮公墩

第五句:青山白云的倒影

体会朗读

4、出示第四自然段

过渡:傍晚已经临近,夕阳西下,你们想不想看看此时的西湖?(夕阳斜射图片)

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春江花月夜)配乐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听赏。

(1)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2)夜西湖美景(课件相应图片演示)

(3)找出比喻句,学习造句用“宛如造句”。找出课文中宛如的近义词,口头造句。

(五)、配乐朗读全文,学生谈体会。

第三课时:拓展延伸

1、提供相关网址,让小学生自由发挥,浏览网上的西湖文化、传说故事、逸闻趣事,丰富学生知识,增加阅读量。

2、继续提供相关图片网址的链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西湖的兴趣。

本文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西湖秀丽的景色,可谓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细细读来,仿佛聆听悦耳动听的音乐,又如观赏秀美典雅的画面,身临其境之感随之而来,了解西湖的愿望、热爱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孩子走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在读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磁带

一、情境创设法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儿童的表象,激活儿童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优美的语言,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画和悠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入境的“场”,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体悟情感。

二、朗读体验法

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深朗读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我通过个别读、比赛读、想象读等不同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并在读中加深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这一环节是对前一堂课学习的第一段的复习,让他们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让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站在西湖边看到了什么?

3、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齐读。

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同学们看图,通过优美的图片把同学们带入情境。然后让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给每个学生创造了交流的机会,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最后读读课文,说说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阅读的过程是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建力去填补文本空白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接纳文本。因此,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为什么,使他们有了进一步的体验。这样设计让学生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课文描绘的情境中,感悟语言文字,并受到它的熏陶。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

要求:(1)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圈出。

2.集体分析:

(1)指名答,板书

(2)你最喜欢哪个景点?为什么?

(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长的苏堤比作两条翠绿的绸带,迎风飘逸,真令人赏心悦目。

(4)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美美地读一读。

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说一句话吗?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愉快、舒畅)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心境的?(心旷神怡)

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组织而又比较自由的学习方式。它营造了一种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尽情地读书,尽情地说话,从而使思维动起来,体验真起来,语言活起来。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图片,师配乐朗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是否也想来美美的读一读呢?

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你觉得哪句话特别美?

这一段的学习,我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悟、体验月光下西湖的美。在这里,学生的想象在驰骋;情感在激荡;思维在飞跃,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总结:

1、学到这里,你觉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丽风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让学生说说最想说的一句话,既是对全文的归纳,又让学生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

五、作业

把你喜欢的一段背诵下来。

《西湖》教学反思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本文内容略显深了,孩子们不是很容易理解。通过看课件视频,通过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孩子亲眼看到西湖的胜景,西湖的美丽风在孩子的脑中形成画面,在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去描绘,基本上学生能理解课文了,然后再通过配乐朗读把课文读美了。

在上完了全文,再一次运用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词语来描绘图画中的美景,这样即巩固了词语,又复习了旧知:从画面中理解词语,还训练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再一次领略了西湖的美丽风光。

西湖美教学设计优秀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言辞优美的语言材料

4,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

情感目标:

【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

创设情境,营造"场"

配乐朗读,渲染"场"

拓展空间,内化"场"

【教学过程】

6,西 湖

一,谈话,导入课题

板书,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三,学习课文,精读感悟,感受景美,文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描写.

(1)第二自然段中:

板书:远 山峦 真像 山水画

湖面 犹如 银镜

(2)第三自然段中:

板书:近 湖堤 就像 绸带

倒影 仿佛 仙境

(设计说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组织而又比较自由的学习方式.竞赛又再次激发使学生的学习张力扩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尽情地读书,尽情地说话,从而使思维动起来,体验真起来,语言活起来.)

(3)第四自然段中:

配乐,进一步赏读和背诵本部分.(谁愿意背诵可以随便站起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

板书:夜 华灯 宛如 银蛇

琴声 悠扬

(设计说明: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悟,体验月光下西湖的美.在这里,学生的想象在驰骋;情感在激荡;思维在飞跃,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总结全文,展示课件,配乐背诵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给家人听;写一段描写家乡的短文.

西湖美教学设计优秀篇七

1、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书写“堤、淡、掠、苏、范”积累词语10个。

2、 理解“镶嵌”、“轻拂”、“连绵起伏”、“掠过”、“笼罩”等词的意思,积累描写白堤、苏堤景色的句子。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节。

4、 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说“假如我来到了西湖之畔……”做到想象合情合理,表述清楚。

5、 了解白堤和苏堤的来历,感受西湖不仅有秀丽的山水,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而且有美丽的传说,一物一景都富有情趣。

一、揭示课题:

1、 出示:杭州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中可见苏州、杭州景色之优美。

出示: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齐读。

2、 你去过杭州吗?能介绍一下那里有哪些景色?

随机出示:西湖……

3、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指名读,齐读。学习“镶嵌”。

4、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湖上的一个亮丽的景点 12 西湖名堤

5、 黑板上的这两句话就是课文的第一节,连起来读好它。

二、介绍景点,学习课文。

1、 去过杭州的学生都知道,杭州最负盛名的是西湖,谁还记得西湖的景色怎样,谁能做一下小导游,介绍一番。

2、 西湖的景色可真美,让我们随着小导游的介绍一起去西湖游览一下。

3、 指名读第二小节。

1)学习其中的词语。

出示:轻拂 放眼远眺 山峦 浓淡 硕大 掠过

2)小组学习词语,齐读。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或共同解决的方法弄懂词义。

4)放进课文中读好它。

4、 看谁的介绍最吸引人? 自读课文1、2节。

5、 竞赛,评选出最佳导游来。

(1)指名读。

(2)齐读1、2节。

(3)出示图片看着景色试背1、2节。

(4)指名背。

6、 其实在西湖还有其他景观,都有其优美的传说。学习课文3——5小节。

(1)自学课文的3——5小节。学习其中的生字:堤 犯 锦

(2)自发组成旅行社,到文中看一看那些景观,找一找他们的美丽传说,然后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3)分节介绍苏堤、白堤。

(4)指导朗读。

(5)齐读。

7、 小结。

三、巩固复习。

1.复习词语。

2.读好句子。

3.背诵课文1、2小节。

一、 介绍你收集到的有关西湖其他景观。

西湖美教学设计优秀篇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估计有很多学生没有去过西湖,对西湖的美景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使用网络资源和媒体中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这篇课文文句优美,因而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时间,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投影片、生字卡片、网络资源、课件

:3课时

一、第一课时(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提供网络资源,让学生上网浏览各类文本、图片、视频资料,丰富学生对西湖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预习准备)

二、(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预习,同学们对西湖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大家来谈一谈。(交流回答,教师总结)今天,让我们到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去游览一下,好,我们出发(vcd,空中鸟瞰西湖)

(二)、凭借想象,指导初读。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要求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2、学生提问。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好,说明你们真的会读书了,那么为什么说西湖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是人间仙境呢?月下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让我们步入西湖。

(四)、精读课文,深入西湖(结合演示文稿教学)

1、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描述引渡: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倒映着柳丝飘逸的湖堤,黛绿的小岛,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们常说()。(朗读第一自然段)结合图片理解“明珠”的意思。

2、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请大家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向大家展示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读)

(1)第一句:山峦(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体会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犹如一副山水画)

(2)第二句:湖面(结合图片欣赏)

(3)第三句:白鴎(结合图片欣赏)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课件提示背诵)

3、出示第三自然段

过渡:西湖真是名不虚传,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美景。不信,我们接着看。

(1)学生自读

(2)分句指名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在这一自然段中,描写了西湖那些景点。

(3)分句朗读分析:(课件相应演示各景点)

第一句:鸟瞰西湖周边,理解“绿色镶边”

第二句:孤山景

第三句:苏堤和白堤

第四句: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a、三岛全景

b、小瀛洲鸟瞰、近景及三谭映月

c、湖心亭

d、阮公墩

第五句:青山白云的倒影

体会朗读

4、出示第四自然段

过渡:傍晚已经临近,夕阳西下,你们想不想看看此时的西湖?(夕阳斜射图片)

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春江花月夜)配乐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听赏。

(1)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2)夜西湖美景(课件相应图片演示)

(3)找出比喻句,学习造句用“宛如造句”。找出课文中宛如的近义词,口头造句。

(五)、配乐朗读全文,学生谈体会。

西湖美教学设计优秀篇九

1、在借助书中注音和字典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受西湖美景,陶冶审美情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文章言之有序、合理想象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语句背诵。

3、初步体会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能把事物写得更加生动与形象,并借助情境尝试运用。

学生自主预习卡、学生游览过的景点图片或照片。

一、课堂预热,博闻广记,形成期待

1、组织学生进行对诗游戏,教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选取学生熟悉的描绘自然风光的古诗。)

2、接下来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西湖,请同学们听诗意,诵诗句。

(1)师描述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大意,同步出示诗句,学生诵读整首诗。

(2)师描述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大意,同步出示诗句,学生诵读整首诗。

3、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湖》,揭示课题。

二、交流预习,主动识写,正确朗读

1、看课文,听教师范读,留意预习时认为难读的字、词、句是否读正确了。

2、组织学生结合自主预习卡交流(预习卡及相关要求如下)。

(1)出示生词(生字加点),组织学生交流容易误读的字音。随机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本课最易误读的“幅”“堤”。

(2)组织学生交流生字中以前认识的熟字,并用一用。

镶嵌——学生汇报后,教师出示几幅图片(宝石戒指、西湖全景、无框画),让学生选择何为“镶嵌”及理由。结合西湖全景图,朗读文中“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并结合图片理解文中第3自然段提及的“镶边”一词。

宛如——学生汇报“犹如”“仿佛”“宛如”其中之一,即引导学生说说其近义词(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文外的)。

(4)组织学生交流生字书写注意点,当堂完成生字描红。

(1)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重点指导学生注意标点的停顿,并迁移练习,让学生读好文:“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

(2)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重点指导学生注意长句中的适当停顿。)

4、四人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正确。

三、感受西湖,品味《西湖》,会意得言

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对“西湖”这一举世闻名的风景点有了哪些了解。(预设以下几种可能性,教师结合学生汇报随机安排教学顺序。)

预设一:学生汇报第1自然段中的内容。

(1)结合学生汇报,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读好这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没有具体介绍西湖如何美丽,像这样总体介绍的文字一般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一起读一读吧。

预设二:学生汇报第2、3自然段中的内容。

(1)结合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补充,随机板书2、3自然段中提到的景物及其方位。

(2)引导学生结合板书,按照一定的顺序连贯起来说一说文中提到的西湖景色。

(3)多媒体出示西湖地图及相关景点的图片,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连起来说说文中提到的西湖景色。

预设三:学生汇报第4自然段中的内容。

(1)结合学生汇报,板书“月光下”。

(2)引导学生发现本文介绍西湖的顺序。

(3)让学生说说除了时间,你还发现什么顺序,随机追问从何处看出。(由远及近、由边缘到中间等。)

(4)正因为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西湖,所以即便没有到过西湖,我们也能对西湖的景色有所了解。

2、在学生整体感知西湖景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对西湖的印象,并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带给自己如此感受的语句,读一读。

3、组织学生汇报体现西湖之“美”的语句,顺学而导,随机出示文中四个比喻句(如下),图文对照,指导朗读。

句一: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句二: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句三: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相关范文推荐
  • 07-14 2023年作为司机的个人工作总结 公司司机年度个人总结报告(通用5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 07-14 2023年纪律述职报告 教师工作纪律述职报告(优秀6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 07-14 幼儿园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九篇)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
  • 07-14 幼儿园第二学期工作计划教案优秀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
  • 07-14 最新幼儿园体育活动方案详细 幼儿园体育活动方案(大全8篇)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
  • 07-14 生命安全手抄报内容(优质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
  • 07-14 2023年幼儿园节约用水教育活动方案设计(大全5篇)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
  • 07-14 隐患排查月活动方案电工(大全5篇)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
  • 07-14 小学六年级数学负数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优秀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
  • 07-14 2023年完整论文格式 完整论文格式模版(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