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最新蒙山导游词优秀

最新蒙山导游词优秀

时间:2023-07-11 17:44:41 作者:韩ll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蒙山导游词优秀篇一

太原蒙山大佛始凿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经五个皇帝、历时20xx年之久,到北齐后主高纬时凿成。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太原蒙山的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四川的乐山大佛天下闻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与之一争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儿吗?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节,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们从市区出发,快到罗城高速口时,向西一拐,顺着印有"佛"字的路灯往前走,就到了蒙山。 蒙山上空的天真蓝呀!蓝得没有半点儿杂质,纯净而透明。仿佛一块儿巨大的蓝水晶该在山上似的。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空气是湿润的,轻轻地、软软地扑在脸上。蒙山遍地绿色,草木犹如一块儿绿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来。而那哗啦哗啦跳跃着的溪水,更为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脸,瞬间皮肤上便有了水娇柔的嫩滑,且热意全无,如同冲了一场凉水澡般清爽,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心仿佛也像纯净的溪水一样透明了许多。

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大佛两手放于腿上,静静地打坐。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

"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

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20xx年)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

最新蒙山导游词优秀篇二

晋阳西山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况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其原有的风采,致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伟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巳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晋阳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晋阳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高洋赐额“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称“大庄严石窟二寺”,可见“西山大佛”当初是称“石窟”的位于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渊留守晋阳,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州官长史窦轨“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

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经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做了两件袈裟,派专使驰马飞送并州,给这两寺大佛像赐披袈裟。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了并州。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计口随钱,不可胜计”,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了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智远留守北京(晋阳),又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元末(1368),寺毁阁倾,火佛头部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

自北齐凿佛,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扩建、瞻游、纪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遗有五代后晋和元、明的几通碑刻已移置太原双塔寺保存外,其余各代碑刻均未外运,当仍在其处,共处当有大量埋藏物。至于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还需清理发掘。

最新蒙山导游词优秀篇三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开化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开化寺”。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当时太原被称为晋阳,是北齐王朝的陪都。北齐太祖高欢在此创业,击败尔朱荣,后来实际掌控东魏朝政,为北齐的建立打下基础。此后北齐各代帝王常往来于首都邺城和别都晋阳之间,相当重视对晋阳的建设。按照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的记载,《北齐书》等史料中北齐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说的就是蒙山开化寺大佛。因此,蒙山大佛有时也被称为“晋阳西山大佛”。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天保十年(公元559年)。研究者据《北史》中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的记载,认定蒙山大佛完工于后主高纬时;又根据宋人记载中蒙山曾有北齐天统五年三月撰《蒙山碑》、《北史》天统五年三四月间北齐后主身在晋阳且有重要佛事举行,推定蒙山大佛的完工时间就是北齐天统五年(公元569年)。

蒙山大佛为利用陡直崖壁开凿而成,位于蒙山近山顶处。佛龛为摩崖敞口式,宽29。60米,进深17米,平面大约为半椭圆形。佛像头部已经遗失,山与颈部平齐,研究者推测当时此处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开凿时将它刻成佛头。佛像背后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遗址,散落有残碎砖瓦,还有刻着“杭州天目山峰彻禅师”的断碣。蒙山大佛为单体佛像,龛内外没有胁侍像的遗迹。

大佛头部遗失。颈部直径5米,高2米余,有三条阴刻项线。颈部至腹部高22米,两肘间距22。70米。两肩平而宽,胸胛肥厚,身形壮硕。由于大佛的岩体为疏松的砂岩,风化、崩塌相当严重,佛像衣纹服饰已无法辨认。佛像的胸部存有若干排小方孔,据推测为重修大佛时留下的遗迹。佛像小臂长12米、宽2。80米,保存较为完好。佛像施禅定印。右手长3。10米,手掌及小指尚存;左手已残。两手之下为条石补砌的双腿,高3米,结跏趺坐式。腿下为条石台基。双腿和台基均为重修大佛时砌。研究者认为,佛像原来的坐姿虽未必是重修时的结跏趺坐,但是由两手的禅定印判断很可能就是结跏趺坐式。宿白根据清理前的遗迹推断蒙山大佛是倚坐的弥勒佛。然而,清理之后的佛像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并不是倚坐的佛像。后来的研究者认为,蒙山大佛可能是释迦佛。理由之一是《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提到“成招提之胜因,侔释迦之真相”;另一个理由是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第20窟的释迦佛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与蒙山大佛相同。

蒙山大佛自双腿下部至颈高约30米。研究者按照双肩宽度18米估计佛像头部高度大约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为4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总高度大约46米。这与史籍的记载有所不同。唐代的《冥报记辑书》记载蒙山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按唐代一尺合现代0。295米,唐代记载中蒙山大佛的高度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实际高度多十几米。一些媒体按现代一尺合0。33米计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为66米;也有媒体计算为63米;还有媒体称蒙山大佛“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这些媒体由此认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还要高。甚至有媒体声称,蒙山大佛与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齐名,并根据三者的高度关系(认为蒙山大佛高66米)将蒙山大佛称为“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台上存有面阔三间(约15米)的建筑遗迹,门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断建筑年代可能晚于五代。建筑遗迹北面存有一龟趺,碑已失。佛龛西侧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阁时嵌入梁檩所用。大佛龛外东侧,崖面上还有一块摩崖碑刻和二个洞窟的遗存。摩崖碑刻大约处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为长方形,高2。50米,宽1。85米,是预先雕刻成之后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断出刻的是佛经,无法确知是哪一部经。摩崖碑刻东侧的小窟高、宽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坏。小窟的东边是一平面为方形的大窟,面阔2。97米,进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攒尖顶。长方形的窟门高1。74米、宽0。97米、深0。52米,门两侧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栌斗,栌斗之上是雕刻的阑额,阑额的斗栱为一斗三升式,柱间斗栱为人字形叉手。叉手为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翘。结合四角攒尖顶、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翘两个特征,研究者认为此窟可能开凿于北齐。窟内为素壁,并无龛像,属于禅窟,窟内残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题记。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前,于后晋自运二年(945年)曾在此修建佛阁,名曰“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将高200尺石刻大佛,庇盖于内,同时建“雁塔蜂台”,修“鹿苑鸡园”。大阁凌云,气势非凡,豪华之极。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庄严阁”等建筑塌毁,从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残砖、碎石、泥沙之中。明晋恭王朱棡镇守太原,重修开化寺,实际是只修了前寺院,即现在的开化寺,后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为后人所知。

1980年太原市南郊区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大佛遗迹。1982年顺势探索“大肚岩”一名的来历时,实地勘测实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宽约8丈,头部尚未找到,仅现找到的颈部高达五尺,真经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个大佛还有待发掘现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围发现的建筑遗迹,经与史籍记载相吻合。目前已引起国内有关史学界的关注。

最新蒙山导游词优秀篇四

沂蒙山是太一山脉的两个分支,是指以沂山、蒙山为地质坐标的地理区域。既是革命老区,又是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历史上属于东夷文明。

沂蒙山也是一个旅游概念。沂蒙山旅游区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包括沂山风景区、蒙山云梦风景区、桂梦风景区和蒙恬风景区。其核心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它是齐长城的所在地,齐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健康长寿圣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距沂蒙八百里,主要由沂山、蒙山、北大山、庐山、孟良崮等众多丘陵组成。峄山、蒙山、庐山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山高坡陡,丘壑险峻,峰峦连绵,丘壑叠崖,巨石嶙峋,古树参天,瀑布泉水,溪深溪清,沂河蜀河出没。文峰山、福来山、玉山、马迹山、七十二山雄伟壮丽。

依山之东的日照市,紧靠黄海,碧海与群山融为一体。

沂源县芦山溶洞群由几十个溶洞组成,溶洞内布满奇石。另外,沂源县雁荡山织女洞、平邑县赵庄洞、蒙山洞、费县小梁庄洞也各有特色。

临沂和沂南有温泉喷涌,可以用来观光疗养。岚山区汤头温泉是全国一流的温泉,已成为著名的疗养胜地。

沂蒙有许多古树名木。伏莱山上的一棵银杏树,距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春秋时期,在鲁郡主与君子的交会处,被称为“天下第一棵银杏树”。340多年前,日照城北李佳庄子的一棵大金桂,被誉为“北方桂花之王”。日照、郯城、沂源等地的厚壳树、雪萝卜树、五角枫树、白果树、黑弹性树等珍稀古树名木,都有300多年的树龄。平邑县有国家森林公园。

沂蒙有近千处文物古迹。主要有古人类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代石刻、名人故居等。

蒙山,古称“东梦”,又叫“云梦”,是沂蒙山区最高的山脉。它横跨费县、平邑、沂南、蒙阴,东西长约150李龙,南北宽约30里。蒙山有三座主峰:东面海拔1001米的那座叫望海楼,原名东梦;中间海拔1026米,又名云梦;最陡的是西边海拔1156米的桂梦顶。

在桂梦顶的南山根,有颛顼王国的遗址。据史料记载,周望风的后代傅在此立国,负责祭祀蒙山,蒙山又称,隶属于陆。传说颛顼国王在蒙山下的万寿宫举行祭拜蒙山的仪式。后来,人们在这里建了一座庙,叫做庙,也就是李道元在朱所说的“梦祠”。

从万寿宫出发,穿过一片茂密的森林大约两英里,有一条小河,上面有一座断桥。桥头的石碑上刻着“应县桥”三个字。据说轰轰烈烈的皇帝过了这座桥,爬上了归梦山顶。

从应县桥往上三里,到桃花峪。相传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在此与鬼谷子一同研究军事。鬼谷子视孙膑为忠厚可靠之人,让他在这里打理桃园。穿过桃花坞,经过红门,到达皇宫。它避风,阳光明媚,安静优雅。踏着石阶,踏着平台,平台上有宫殿,有寺庙。出宫往上走,山越来越陡,让人一步一步回到马陵,因为马再怎么矫健,也要转回这里。爬回马陵的路并不长,然后就能听到山风呼啸,还有阵阵松涛,只看到眼前一块黑色的巨石,像怪物一样张牙舞爪的挡住去路,这就是著名的黑色通风口。

向北望黑风出口,透过一个山隙,可以看到下面的深谷。穿过小风门、大风门等通道后,脚下的小径完全被松柏杂草覆盖。走出杂草,走出十八拐的复杂地形,一个豁然开朗的南天门呈现在我们面前。南门之上的九龙宫观音寺是一座五室石庙,有石墙、石柱、石梁、石岙,连屋顶都用石板铺成。

最新蒙山导游词优秀篇五

今天是五?一节,微风轻拂,阳光明媚。我和爸爸高高兴兴地去云蒙山游玩。

云蒙山位于山东省肥城市孙伯镇境内,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上植被丰富,清泉长流,是有名的“天然氧吧”。这可真是一个旅游胜地,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隆重的欢迎仪式结束后,我们踏上了登山的旅程。穿过一座青石雕刻的云蒙山巨大牌坊,我们开始爬山。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有头发花白、谈笑风生的爷爷、奶奶,也有身强体壮、欢歌笑语的叔叔、阿姨,还有躺在光滑的石凳上游戏玩耍、天真可爱的娃娃们,真是一幅美妙无比的春景游乐图。越望上走,山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陡,我们的额头上也挂满了亮晶晶的汗珠。忽然,爸爸指着山路左边大石上镌刻的“风月无边”告诉我:“人生如登山,只有肯登攀,无限风光才能尽收眼底。无限风光在险峰。”我赞许地点点头,和爸爸继续向上爬。

伴随着枝头鸟儿的欢唱,耳听着山涧泉水的叮咚,我们来到了古寨门。站在古老的城门楼上,任凉风习习吹过面颊,听松涛阵阵撞击耳鼓,优美风光一览无余,真惬意啊!经过短暂的停留,我们进入了一大片茂密的丛林,披荆斩棘,继续前进。猛然间,我的眼前一亮,原来前面光光的大石梁上铭刻着中国知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北方植物王国”六个红色大字,每个字足有一米多高,在阳光照耀下熠熠发光。在光石梁的前面矗立着一个高高的大土堆,上面竖起一块古老的青石碑。碑的正面刻着“齐军师孙膑之墓”,背面的小字记载着这位军事家的赫赫战绩。凝望着碑上班驳淋漓、残缺不全的字迹,脑海里浮现出这位“武圣”的悲壮经历,凭吊齐长城、古兵营的历史遗迹,在场的人无不怆然泪下。

“看,那是什么?”有人惊奇地喊道。循声望去,左前方的石崖上刻着“血箭崖”三个大字。在崖顶上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株像人大腿一样粗的万年紫藤,盛开着紫红色的花,特别鲜艳。崖下的导游兴致勃勃地介绍:“这片悬崖顶上生长的紫藤,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秋天,这儿的紫藤树叶全都变成血红色,把整个山崖都染红了,当地的人们都叫它“血箭崖”。我为紫藤顽强的生命力而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穿过密密的丛林,我们来到了青檀沟。站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青檀树下,让春风轻吻我的脸颊,一路的烦躁和疲倦一扫而光。有一棵千年青檀非常惹人喜爱,上面系满了人们祈福的红丝带,在微风中轻轻飞舞。我伸出双臂想和这棵千年青檀来个热烈的拥抱,结果怎么也搂不过来。我遗憾地向它挥挥手,艰难地向山顶攀登。

又经过一番艰苦的跋涉,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我忍不住振臂高呼,声音在崇山峻岭间回荡。极目远眺,群山连绵,江山如画。那漫山遍野都是绿啊,绿得逼你的眼,绿得让你感觉到生命的鲜活、春意的生机盎然。我完全陶醉在这如画的风景中了。我爱美丽的云蒙山,更爱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

最新蒙山导游词优秀篇六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xx。

四川的乐山大佛天下闻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与之一争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儿吗?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节,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们从市区出发,快到罗城高速口时,向西一拐,顺着印有佛字的路灯往前走,就到了蒙山。 蒙山上空的天真蓝呀!蓝得没有半点儿杂质,纯净而透明。仿佛一块儿巨大的蓝水晶该在山上似的。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空气是湿润的,轻轻地、软软地扑在脸上。蒙山遍地绿色,草木犹如一块儿绿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来。而那哗啦哗啦跳跃着的溪水,更为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捧一g清澈的溪水洗洗脸,瞬间皮肤上便有了水娇柔的嫩滑,且热意全无,如同冲了一场凉水澡般清爽,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心仿佛也像纯净的溪水一样透明了许多。

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大佛两手放于腿上,静静地打坐。

蒙山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始建,高约200余尺,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它比全国最高的乐山大佛略高,是最早的露天摩崖大佛。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后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从此隐没于乱石瓦砾之中。现在大佛已经修复。踏着山间的小路,耳边还回响着山中隐约可闻的佛乐。时间过得飞快,我该回了。坐在车上,我恋恋不舍地望着蒙山,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相关范文推荐
  • 07-11 城隍庙的导游词实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 07-11 最新农村土地种植合同(实用9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合同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
  • 07-11 2023年广西黄姚古镇导游词精选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 07-11 竞选学生会演讲稿大学(优秀5篇)
    要写好演讲稿,首先必须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讲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
  • 07-11 最新关门山导游词精选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
  • 07-11 一年级文体活动教案 一年级教学反思(精选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 07-11 最新离婚女人净身出户的协议 净身出户离婚协议书(大全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
  • 07-11 2023年家乡导游词模板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 07-11 最新家乡导游词十优秀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 07-11 销售员半年工作汇报(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