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2023年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幼儿园排队活动组织策略(精选8篇)

2023年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幼儿园排队活动组织策略(精选8篇)

时间:2023-07-09 13:25:56 作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篇一

为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在端午节到来之际,xx区第二幼幼儿园开展“浓情端午”系列活动。

首先,幼儿园教务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拿出详细的端午节活动方案,并在例会上向所有老师针对此次活动提出要求。按照幼儿园端午活动方案,x月12日,各班老师生利用动形象的课件向孩子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有的班级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和班级实际情况,给孩子讲解包粽子的具体方法,现场亲手教幼儿包粽子;有的班级自制“旱龙”,在教室里进行“划龙舟”比赛;有的班级制作艾叶香包、香囊,孩子们把这些自制的香包、香囊带回家送给自己的长辈,家长们也与孩子一起共同感受端午浓情!

x月14日,幼儿园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们普及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知识,倡行文明公约,让家长在端午节中争做文明使者,普及文明新风。

x月15日,结合端午节的风俗,我园开展了“诗歌端午”,经典诵读比赛。组织幼儿通过颂古诗,品端午,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丰富多彩的端午活动中,老师们带着孩子们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体会着传统节日的快乐与童趣。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还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好品质,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愿孩子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下,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小班端午节活动总结

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为了能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结合我园的传统节日教育的精神,幼儿过了一个“文明、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本次活动通过家园合作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由家长、老师、幼儿一起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照片、影像资料,然后老师通过故事、图片的形式向幼儿介绍爱国者屈原以及粽子、香包等风俗的来历。

二、教育教学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学习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幼儿用彩笔涂画了漂亮的龙舟。

三、家园互动

在活动期间家长都能够积极配合工作,在家里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粽子,做五彩带等等。

我们开展这次活动主要目的可以让幼儿从小了解国家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意识,培养我们的幼儿过一个“文明、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

学校庆祝端午节活动总结

6月18日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端午节。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喜爱传统节日,进而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文化教育活动。现小结如下:

一、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追溯端午渊源,充分认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

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led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与内容,同时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二、开展各种的活动,丰富”端午节“内容

1、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

6月11日,班主任布置学生通过书籍阅读和上网查询,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在6月15日班会上进行交流学习。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政教处对活动进行了部署,分年级开展专题活动:初三年以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初一二年开展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并在班会上进行吟唱,共同纪念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让学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主题活动之后,有的班级布置了假期亲子活动,让学生在端午节当天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制法。自己动手制作粽子,感受着民俗文化。

2、倡导健康防疫,开展除尘活动。

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以免灾去病,端午节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大节日。我校宣传健康防疫知识,开展环境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净化校园及生活环境,并组织学生对校园进行卫生清洁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幼儿园开展庆端午节活动总结

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青,糯米香;挂菖蒲,带香包……”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端午节独特的习俗,6月14日上午,xx幼儿园开展了“传承民俗畅享端午”的端午节主题活动。

小班的弟弟妹妹们在观看了真实的划龙舟表演视频之后,跃跃欲试一个搂着一个,变成了人体“龙舟”,在地上玩起了旱地划龙舟的游戏,只听他们此起彼伏地“加油、加油”喊着口号,小腿一前一后整齐划一,目标一致地往前划动,首先到达终点的“龙舟”举起了小手,脸上洋溢着笑容,后面的“龙舟”也在奋力朝着终点划动,这样一次创意小游戏让小班孩子体验端午划龙舟的乐趣。

中班的小朋友则尝试制作龙舟,伴着朗朗音乐声,孩子们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随后孩子尝试自己制作龙舟,将活动推到了高潮。小朋友们折叠龙舟,画龙头们,脸上画上“王”字,尝尝“五黄”。端午节的“味”真浓啊,幼儿园里萦绕着阵阵笑声,有孩子们的快乐,有香囊清香,还有浓浓的情意味儿。

大班的哥哥姐姐们则在老师的带领下,尝试用绿色长条的纸进行包粽子的手工游戏,活动前,老师先是带着孩子们了解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戴彩线等的习俗以及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来历。接着再欣赏各地不同的粽子形状和品种,知道包粽子需要糯米,粽叶等材料,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尝试用彩纸,麻绳等自己diy手工粽子,感受端午佳节的乐趣。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体会着传统节日的快乐与童趣。通过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妙趣横生的活动,孩子们提前度过了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收获颇丰的端午节。

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篇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能注意好几个结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是哪几个结合呢?即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听读与说写相结合;学与思、问、习的结合;思想教育与语文能力训练的结合。现据笔者教学实践就“几个结合”略作阐析:

一、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初中学生学语文,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不应去包办,不应讲得太多,分析得太细,板书得太多,否则会挤掉学生进行训练的时间,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学生的自学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牧羊式地放任自流。

例如,新学期开始,尤其是对初一年级的新生,必须上好自学教育这一课。明确告诉学生自学的重要性,必要性,自学的方法及如何养成自学的习惯,让学生心中有数。

理的推导过程和解题的方法,再示范性地解几道例题,不必每道习题都做给学生看一样。当然,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有差异,不可能所有同学一下子全学会,但只要教师有耐心,引导得法,认真坚持,学生是会在周而复始的练习中逐渐掌握并循序渐进的。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习语文,不能囿于课内。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如何才能把课内与课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呢?在实践中,我尝试了两种方法:一种是讲故事,另一种是写日记。

1.通过课前3分钟的讲故事活动,促进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花上3分钟,让学生讲个小故事,或谈点社会见闻,再略加评述,既评内容,又评讲法,肯定长处,指出不足。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去看书看报,去关心周围事物,把收集来的信息,经过提炼,在课堂上反馈给老师、同学听。完成认识上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思辨能力,还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胆量。为让学生机会均等,有备无患,可,以按座位轮流。一个学期中,每人可以上讲台演讲两次。

2.通过写日记、周记、随笔,促进课内外有机结合。

写日记,教师在课堂上指导方法,并朗读几篇摘抄来的日记佳作,以引起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模仿着课外写。初一时,每天一篇,初二时,改为写周记,到了初三,就可以写随笔了。“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生在写日记、周记、随笔中,不断地锻炼思想,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周围事物中寻找素材,而且可以随时把语文课中学到的知识和课外收集来的信息有意无意地运用进去,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水平。

三、听读与说写相结合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它们都离不开思维能力。

语文学得好的人,思维能力就强,思维能力强的人,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也不会弱。但是这四种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中,也不应该把它们割裂。

1.听与读的结合。

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既可纠正他们不太标准的语音,还可以让他们从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中感受作者美好的思想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听完录音,就让学生模仿着读,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读与说的结合。

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复述,是读与说相结合的好办法。为了复述得好,学生在默读时会更专心。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有目的的行为可以倾注更大的注意力和意志。学生全神贯注地有意识地去强记关键段落,关键语句,在复述时,把它们从自己的.口里吐出去,完成了对语言信息吸收与反馈的全过程。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则在默读、强记的基础上,又受到了一次听力的训练。

3.听与说(或写)的结合。

有时,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新闻,然后叫学生说出(或写出)故事梗概和感受。这是听与说(或写)的结合。这样做,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视野,又锻炼了他们的听力、概括能力、评述能力和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

学生在学完一篇典型的课文后,让他们模仿着写一篇同类型的文章,或对课文进行缩写、对某一精彩段落进行扩写、去掉结尾段落进行续写和只变文体不变内容,或只变内容不变中心思想的改写,这种读与写的结合能让学生在模仿中有创新,可以减少他们在写作中的盲目性和畏难情绪,提高写作的兴趣,进而增强写作的能力。

四、学与思、问、习的结合

在指导学生自学语文时,要强调学与思、学与问、学与习的结合。

可以用古代大教育家的话指导学生。如“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又如南宋著名哲学家朱熹提出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清代文学家刘开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并指导他们实践。

五、思想教育与语文能力训练的结合

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科、知识科、能力科、文艺欣赏科,更重要的是思想教育科。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维的外壳。没有一种思想可以脱离语言而存在,离开语言而得到表达,无论是有声的,还是无声的,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同样,没有一篇课文不把丰富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并把它与各种语文能力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语言材料的同时,得到各种有益思想的熏陶。不要把思想教育当成语文课外加的补丁,切忌在语文课上进行喊口号、表决心式的灌输,或牵强附会地“引进”,以免引起逆反心理,反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具体做法上重视“几个结合”,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上,要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把握的。

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篇三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锻炼;自觉习惯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渴望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特别是在激烈的竞争下,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于是,社会上呈现了“请人吃饭,不如请人运动”、“出钱买出汗”等各种新的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愈来愈受到社会人们的青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当代学生的生活优越,兴趣广泛,对体育价值认识并不不深远,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在他们身上似乎在逐渐退化,这就要求我们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目标管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培养出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布实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更注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努力激发并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养成他们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

二、利用理论课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江苏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参书指出了各项教学内容的授课时数,其中基础知识占9一11%。《教参》指出,“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体育文化方面的知识,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的方法。”

理论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方法,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在练习中正确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学生喜欢体育、崇拜体育偶像的心理特点,不失时机地通过观看实况转播、录像、挂图等有效手段,传授体育知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三、创新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

目前,体育课教学模式、教学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多是重复使用。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都一样用,给学生造成体育课就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没什么变化的印象,学生认为体育课死板、乏味,加上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从而离开了自觉锻炼的队伍。因此,我们要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根据体育课的教材、类型、课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在组织教法、练习难度、练习要求等方面,应给学生留有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的空间,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引入体育课教学中,包括体育理论课和运动实践课,使体育教学中的声、情、景、图并茂,增加对学生的感性刺激,增强体育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提高教学质量。

1根据学生特点,合理灵活选用和搭配教材。

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的重复学习,学生产生厌倦,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在一点一点的消失。没有快乐,如何谈得上自觉锻炼习惯的.培养,学生不愿意每天都是跑步练习,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那么如何选用和搭配教材呢?比如,与动物动作相联系,与故事童话结合,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这样的话,教材更显得新颖。

2以引导为方法,激发学生自觉锻炼的兴趣。

现代课程所要关注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的需求,不符合学生需求的体育锻炼项目,则不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动机,也就谈不上对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培养。然而初中学生虽然是体育学习的主体,但却又是处于发展中的不成熟的主体,他们并不一定能够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体育需求,他们对体育需求主要反映在对学习与锻炼内容的选择上,如大多数学生主要从个人的兴趣出发,一般都愿意选择轻松的体育项目,而对一些单调的、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能完成,但对促进身体发展与达成课程目标特别有效的内容却不喜欢。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需求加以引导和教育。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制定锻炼计划,并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同时将培养学生的自锻意识与健身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并纳入评价与考核内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教师要处理好运动项目殊途同归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尽管所教的教学内容不同,采取的教法不同,但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学习了科学的健身方法,有利于终身体育观的形成,而“应考式”的体育教学是很不科学的,它只看到了学生成绩的提高,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选用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达到增强体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最佳途径。如,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喜欢跑步,除运动项目本身枯燥外,主要原因是他们过去练习中,由于不得法,如运动强度密度不适合他们的身体负担,结果自然产生了害怕心理,更谈不上对跑步产生兴趣和习惯,而速度和耐力素质是我们身体素质的两大基本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跑步的锻炼兴趣呢?我经过观察,发现学生们普遍喜欢踢足球(特别是男同学),一听跑步就叫苦,可一听踢足球就来了精神,个个生龙活虎,因此,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多组织一些教学比赛,使学生的跑步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针对许多学生在比赛中体力下降很快,跑不快、跑不动等现象,教师应及时指出:“速度和耐力,是想踢好足球的基本保证。”这样,学生就能较自觉地练习跑步,或者在练习中灵活运用走跑交替练习、追逐练习、分段计时练习等等多种手段,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

4让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他们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兴趣指的是对某种活动产生的积极情趣,从而逐渐形成习惯。如果对某种活动没有兴趣,也就不可能形成习惯。学生踢足球之所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足球这项活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他们处在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在逐步形成锻炼习惯的过程。另外,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如:体育委员根据课的内容、学生兴趣安排准备活动;小组长组织游戏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的能力;同时,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练习内容,有利于提高该项目的运动水平,从而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

5身体素质课课练,不断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

体育锻炼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人体各器官系统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一个缓慢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的运动能力是在不断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增强的,体育锻炼的效果往往要在长期的坚持中才能收到成效。体育锻炼效果的滞后性,影响学生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有机地安排一些简单易行的身体素质练习,一是丰富了教学内容;二是让学生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逐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为了防止素质练习枯燥、单调,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竞赛,例如:比谁跳得远,单位时间内比谁次数多。可以个人与个人比,也可以小组与小组比,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中,在体育实践中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和享受,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四、课内、课外相结合,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氛围。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但要体现在自己的运动表现和身体发展上,而且还要表现在自己在课堂内外的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进步上。

老师经常要考虑运用合理的方法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只有经常参与,学生才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有了乐趣,他们才会产生情感,然后才能形成一种习惯!所以体育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课堂的活动,还要关注学生课外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体育技能,做到尽心尽兴、心情舒畅。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班级篮球赛、拔河比赛、乒乓球赛、足球赛、排球发球、篮球投篮、立定跳远、冬季三项(跳短绳、跳长绳、踢键子)比赛、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单项个人赛和团体赛。在每年的校运动会比赛前,要下发比赛规程和比赛项目,同学们就会跃跃欲试,刻苦练习,踊跃报名,积极参与。运动会上,他们的加油声、助威声,会一浪高过一浪。这样,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既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又活跃了身心,锻炼了身体,他们还在比赛活动中体验到了体育的力与美,这不仅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自觉锻炼的习惯,也促进了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布置课外作业,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任务的加重,学生在教室里坐着学习的时间增加。体育课外作业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简单易行,又不受场地限制的练习内容,如跳绳、深蹲跳、抱膝跳、立卧撑、俯卧弓步跳、跳楼梯台阶、快速爬楼梯、手扶楼梯提踵、俯卧撑、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俯卧两头起、两头起、原地快速高抬腿等等,让学生在家自觉锻炼,自我锻炼,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中考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总分,绝大部分家长十分重视,但布置课外作业,会不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呢?笔者在实践中作了尝试:每周安排10个锻炼内容,学生们每天回家根据老师的布置,自选一至二个项目,按照“全面、经常、渐进”的体育锻炼原则加以练习,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双休日组织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乒乓、轮滑、等比赛,吸引学生家长一起参加到一些体育锻炼中,在寒、暑假等假期时,还可以利用家长会、家校路路通和家长沟通,组织自行车骑行、元旦迎新长跑等活动,都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是家校联系的一个有效载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觉锻炼的热情。实践证明,布置体育课外作业,不仅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相反,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提高,也避免了学生为应对体育中考而出现考什么练什么的突击现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能力,终身受益,即使是在近几年的体育中考,我所任教的班级均取得了较高的成绩,也说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结束语:总之,教师能用心开展教学活动,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措施去实践体育教学,让学生在一个充满快乐、轻松、平等、自信,而又可以想象、倾诉、自我展现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这将是现代体育教学所必须有的要求,而处在这样的怀抱中进行积极的锻炼,寓教于乐,学生的身体健康将是无比有益的,对培养他们自觉锻炼习惯的养成更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水平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贵仁盛志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3]黄健孙洪谦冯小雨《析休闲体育促进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养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篇四

12月31日上午,临近新年,幼儿园举办亲子游园会,庆祝元旦,迎接新年,让家长和孩子欢声笑语地进入新的一年。整个游园会主要是在家长的配合协调下,以游戏的形式进行。通过亲子园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培养了相互的情感,可以充分体现孩子的'智慧和身体协调性,也让父母体验到了童年的快乐。

同时也为孩子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成功的喜悦。家长和孩子积极参与并配合整个活动。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次亲子游园会活动:

(1)园区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2)营造温馨快乐的环境

(3)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为了成功举办这次亲子花园活动,幼儿园领导组织了幼儿园所有老师,从收集材料、创造环境、安排场地、准备道具、选择游戏到发布通知,一切有序进行,并精心准备了各种奖品。教师的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二,创造一个温暖快乐的环境

为了给孩子们营造节日的气氛,我们班的老师积极营造节日的环境和氛围来迎接新年。教室装修的主题是“明天会更好”。希望幼儿园在幼儿园领导的带领下越办越好。在打扮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家长和老师的互动。家长也剪了各种窗花来装饰教室。我们还装饰了每一个游戏场地,让家长一进幼儿园就能感受到新年的喜悦。

第三,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

第一部分是庆祝元旦和新年亲子游园会的开幕式和导演感人的讲话。第二部分是老师和孩子精彩的舞蹈表演。第三部分是亲子园活动。我们为孩子们精心设计了各种游戏。在操场上,家长和孩子可以看到爽朗的笑声和有力的欢呼声!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这个笑声和笑声的“海洋”中,参与到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在协调一致的游戏活动中,父母跳绳,孩子夹球。

这个游戏活动锻炼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有些孩子平时没用过筷子,但在游戏中却能正确使用筷子接乒乓球,令人惊讶。对于一些不会用筷子的孩子,他们会用脑子想办法用筷子把乒乓球从一个盒子放到另一个盒子里。孩子们玩游戏时非常专注。当游戏结束时,孩子们会得到许多奖品。

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个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充分展示了自己,增强了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各种技能也培训过。也让孩子体验到成功与合作的快乐。

这项活动的缺点是:

1、虽然我们在游戏中有两个人,但我们没有合理地分配工作。应该指定谁负责捡球和装球,谁负责数球。

2、游戏环节准备不足,游戏之前要演示,有问题要改进。

3、设定孩子在游戏中剪辑的时间。因为很多家长在后面排队,有些孩子技术不熟练,导致等待时间长。

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篇五

摘要:学生掌握好了“听”?“说“读”“写”不仅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听为读说写奠定基础,读又为说和写做好铺垫,而写又完善了听读说。

关键词:体现能力;汲取营养;积累资源;做好铺垫;奠定基础

1精会神地听

在课堂中,我首先要求的是学生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只有做到了聚精会神学生才会听清楚听明白老师所讲的内容。当然“听”不只是局限于上课时的专心听讲,它还包括听写生字,听写词语,听老师范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特别是在听老师范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边听边模仿,在听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学生的朗诵能力。那么学生如何才会做到专心致志地去听呢?这就要求老师上课时发挥主导性的作用进行趣味性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习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自觉地倾听。为了培养学生听的兴趣,我会在班里开展各种各样的学生最有兴趣参与的活动,比如听故事,听音乐,听乐曲,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声音。在开展这些活动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你听到了什么?你听懂了什么?你会怎样去听?这样学生就会认真地去倾听。听完后再让学生说说感受,检验学生听的效果。

2完整地表达,即说一说

当学生听懂了老师所提出的要求和传授的'知识后,我就开始让学生来说一说,当然在不同的年级对学生的训练要求也不尽相同。首先在1~2年级的时候训练学生用一两句完整的话来表述自己的意思,3~4年级的时候能用一段比较通顺的话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一旦升到5~6年级就要求学生用生动形象具体的语句来完整地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时候就要求学生把自己学过的修辞手法也运用到自己所要说的语句中去。因此在整个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都会鼓励学生大胆而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其实,小学生一般都不敢大胆地去表达自己的意思。因为他们一般都很羞涩,特别是当着老师和全班同学的面,他们生怕说错,挨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取笑。这时就需要老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肯定学生,让学生勇于发言,敢于发言。即使学生说错了,老师首先要肯定他敢于发言的勇气,再适时地对他说错的内容予以纠正。对那些大胆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强的学生,老师可以树立为其他同学学习的典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愿意表达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达愿望。

3在读中汲取营养

其实“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是“听”的延续,又是“说”的基础,还是“写”的根本。学生只有在不断地积累过程中才会不断地提升,那么“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我会和学生一起制订阅读计划,每个学期阅读哪几本书,每一个月完成多少阅读量,每一天阅读多少页,每天阅读时由家长监督和检查,每周星期五的班会课上我会进行抽查,适时地开展讲故事比赛,谈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感受。当然学生的阅读不是被动而是主动。一二年级学生阅读的是自己喜欢的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经过两年的阅读经历,学生逐渐养成了阅读习惯,并渐渐地在阅读中得到了无限的乐趣。学习习惯很重要,习惯成自然。学习兴趣也很重要,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当然读也不是只为读而读,在读中养成阅读习惯,在读中培养兴趣,在读中体味情感,在读中寻找乐趣,在读中内化语言,在读中积累素材。

4写完善了听说读

当“听”“说”“读”都成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那么“写”就不成任何问题了,写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实写一直是小学阶段中最难破解的一个难题,因为很多学生要他读他会读,要他说他也说得头头是道,可一旦要他写,一拿起笔来写他又会觉得不知如何下笔无从写起。那怎么办呢?这时候我就会鼓励并告诉学生写并没那么可怕,先理清自己的思路,确定好自己要写的主题,再把自己想说的用最真实的情感用最准确的语句用最生动形象的方式写下来,写完后再反复读一读,在读中不断地修改,在修改中不断地完善,在完善中不断地自信,在自信中不断地完美。写虽然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但这个还是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不同的年级对学生写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年级只要求学生能写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二年级就开始要求学生练习写日记,能用一段50~100字的文字来叙述自己所要表达的事情,并开始要学生初步掌握如何检验自己所写的语句是否通顺,是否完整,是否表达清楚。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一二年级的语句和日记练习就是为三年级的习作打基础的。学生面对新的挑战可能会胆怯,缺乏自信,这又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首先要求学生所写内容不能离开主题,主题即习作的中心,确定好主题后学生再动笔,一段一段地教学生写,再一句一句地进行完善。写完后要求学生认真地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并进行修改,同时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养成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四五年级的习作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更完美,除了完整地叙述所要表达的内容外还要体现出语言美,在文章中学生要会准确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自己所写的文章读起来更容易理解,更有美感,把自己在课外阅读到的好词好诗好句准确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经过五年的学习和练习,到了六年级学生对习作已然是小菜一碟,写作巳不再是他们的拦路虎,一拿起笔就胸有成竹。就这样,整个的“听”“读”“说”“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写中充分地得到体现。

5结束语

经过这样的教学和学生自主地体验,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明显提高,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等也会有明显的发展。就这样听为读,说,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读又为说和写做好了铺垫,说又为写展开了翅膀,写完善了听,读,说。

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爱探索、勤动脑及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各十颗)。

2、纸板;大书4本、小书五本。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师:看看桌上有什么?幼: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幼:种子。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师: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幼:南瓜子,因为有南瓜子标记。师:那第二、第三条线呢?幼:葵瓜子、西瓜子。师:排队的时候要从黑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个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师:南瓜子有几颗?(幼:十颗),葵瓜子有几颗(幼:十颗),西瓜子呢?(幼: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幼: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幼儿a:因为西瓜子小,所以排得最短。幼b:因为南瓜子大,所以排得最长。幼c:因为葵瓜子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老师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幼:种子标记,线。师:这三条线怎么样?幼: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师: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幼a:一样,幼b:不一样。

(4)讲述操作结果。幼a:不一样多。幼b: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师手拿大书、小书。

提问a:如果用相同数量的大书和小书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幼:小书小,排的队伍短;大书大,排的队伍长。

提问b: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大书和小书谁用得多?为什么?幼:队伍一样长时,大书用得少;小书用得多。

(2)游戏《过小桥》。

师:老师和幼儿一起走独木桥从起点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师生游戏)师: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小,你们用的多呢?(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幼儿脚小,用的步子多)

5、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也很爱动脑筋,现在我们一起去玩《过小桥》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特别是孙海昕,以前上公开课总会“出状况”,这会儿喜欢动手的他可谓是“如鱼得水”,操作起来一丝不苟,小脑筋也动得特别快。在得到我的肯定与赞许后表现也越来越棒了。

在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他们的发现,同样非常精彩。当我在指导过程中问起一组幼儿:“为什么都是10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周俊杰抢先回答:“因为南瓜子很胖,他的队伍就排得很长。”吕晨曦大笑:“就象周俊杰一样胖!”宋佳洪接着说:“就是,10个周俊杰排的队就比10个吕晨曦排得长。”看来,孩子们已经会活学活用了。

这次活动虽然我考虑到了材料的准备,选取的种子也是南瓜子最大,西瓜子最小,但是在幼儿操作过后,我发现情况并不是我预想的一样,有的幼儿把南瓜子竖着排队,把葵瓜子横着排队,结果发现葵瓜子排的队比南瓜子长。讲评的时候,我没有把这个现象拿出来讨论,只是在幼儿操作中帮他们重新排了一下,个别指导了一下。

观察实录:

宋佳洪是个既聪明又调皮的孩子,还有就是比较粗心,只要老师布置什么,他总能很快完成,今天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种子排队的游戏,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到宋佳洪的动作十分迅速,他一会儿就给种子排好了队,并走到我面前向我炫耀“老师,我已经好了”。我仔细一看,发现其中他给葵瓜子排队没有都排上去,但线已排满了。我示意他自己重新检查一遍,这回他又仔细地进行了比对,发现自己没有让葵瓜子一个靠一个站在线上,因此又返回座位上重新操作。

教师分析: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实物排队是个常见的游戏,这次的排队游戏一共有二个层次,第一层:给数量一样多的种子排队。第二层:在一样长的线上给种子排队。今天进行的操作活动,我特意准备了三种大小不一的种子,主要是考考孩子的眼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今天宋佳洪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只有他才出现,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一定要好好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变得认真、仔细。

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篇七

论文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歌唱活动、组织形式

论文摘要:唱歌是幼儿园进行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在大量的理论学习、探索实践、经验借鉴的过程中,作者深刻地感受到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在音乐教学工作中的观念的根本转变。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活动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陈鹤琴先生指出:“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一首好的音乐可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歌唱活动就是幼儿易于接受、最自然、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表达、交流的一种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唱歌是幼儿园进行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在大量的理论学习、探索实践、经验借鉴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我在音乐教学工作中的观念的根本转变。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活动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怎样更好地进行幼儿园唱歌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故事、儿歌渗透教学法

故事、儿歌对幼儿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对故事和儿歌的兴趣,将一些具有较强的情节性的歌词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以增强幼儿对歌词的记忆与理解。例如小班的“两只老虎”,我们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幼儿说:“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引起幼儿倾听的兴趣,接着讲:“从前有两只老虎,它们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再如大班的《有只小燕子》,可以这样引导:有一只小燕子,去年不小心从树上跌下窝,我走过去把它轻轻抱起来,把它送回窝里去,小燕子很快活,今年春天来的时候,我又看到了小燕子,原来她带着他的宝宝来感谢我了,我心里特别开心。故事讲完后教师提出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在幼儿熟悉歌词后,老师可以继续说:“现在老师要把故事唱出来了!”激发幼儿想听一听的愿望。这种将歌曲内容编成故事的形式,使幼儿不仅理解了歌曲的内容,迅速记住了歌词,而且体会到了歌曲的思想内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正所谓“故事帮助幼儿理解,理解促进幼儿记忆”。而记忆效果的增强,记忆负担的减轻,无形中为幼儿充分享受演唱乐趣,充分体会歌词情绪创造了条件。

如中班的音乐活动《青蛙唱歌》也是从倾听一个美妙的故事开始的,把幼儿带进了与青蛙一起歌唱的环境中的。(看录像片段《青蛙唱歌》)

二、外部环境激发法

这里的外部环境也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活动,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来确定导入的方式、手段。对于歌词内容简单的作品,可以选择情境表演导入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情境表演,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可以是教师或幼儿在现场所做的哑剧表演或歌舞表演;也可以是教师在现场利用木偶或其他类似教具所做的情境表演。例如在中班《爸爸妈妈爱我》(清唱歌曲,给教师唇边的音乐印象)歌唱教学活动中,根据歌词内容和情节,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一开始就以小舞台剧的形式来吸引幼儿,在音乐中让孩子们完整欣赏歌曲。这样,幼儿既有了兴趣,又在欣赏的过程中熟悉了歌曲旋律和歌词,为下一步学唱做好了准备。

三、变换角色的方法

变换角色就是指教师在歌唱活动中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幼儿中去,既能指导幼儿学习,又能将自己扮作歌唱活动中的某个角色。当然,参与的另一面就是退出。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从参与的状态下退出,也可以在活动的空间位置上退出,把中心位置让给孩子们,以旁观者、观察者的身份对幼儿的歌唱活动进行指导。如学习歌曲《小雨点唱歌》中,我一开始就扮演问问题的角色,对幼儿进行指导,后来就演变成了由孩子们来问老师。到活动最后的孩子们之间的一问一答,由幼儿大胆决定孩子与众多客人老师之间的问与答的安排,一切主动权全部由孩子自己掌控,这些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孩子是“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理念。教师的参与能让孩子们有序地活动,既能从歌唱中体验到歌曲的内容,又能在音乐中体会到快乐。

四、图谱教学法

图谱教学法就是一种直观演示法。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图片、影像等具体生动的画面对他们有较强的吸引力,所以我们用图片的形式将歌词内容表现出来,启发幼儿通过画面记忆歌词,效果不错。例如,我在教大班歌曲《海宝来了》(根据上海世博会“海宝来了”歌曲改编,并巧妙地添加了新的音乐元素:卡农)时,先演唱歌曲,然后请幼儿讲述自己听到的歌曲内容,在幼儿的提醒下,与歌词内容相匹配的一张张图片就自然地被调了出来,同时教师还带领幼儿观看图片内容,学习用歌曲里的语句讲述。这种朗诵和熟悉歌曲的方法,幼儿容易接受,而且当幼儿在演唱的时候,就会很快地将歌词带进音乐中,待歌词唱完时,黑板上依次排好与歌词相对应的画面。我在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记忆歌词时,运用多种感官鼓励幼儿参与学习,在图片的帮助下,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下,对歌词内容有了具体深刻的感知,对歌曲创造的艺术境界有了美的感受。

图谱教学在唱歌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更具体、更形象地展现歌曲的结构和内容,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首先图谱能帮助幼儿理解、熟悉、记忆歌词,其次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结构。图谱的运用可以使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果只靠语言来传递信息,则会给幼儿以单调和枯燥的感觉。有了图谱,活动内容的表述会更生动、形象。当你像变魔术一样拿出图片时,孩子们充满了兴奋和期待,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这是他们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谱,幼儿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学习兴趣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中班幼儿更能接受直观的事物。教师在教唱歌曲的时候,可以利用图片、图谱实物教具等直观性手段,帮助幼儿记住歌词、理解歌曲。如教学歌曲《爸爸妈妈爱我》时,教师运用的就是图谱(出示图谱),让幼儿通过看懂图谱的意思来进行歌唱。启示图谱就是在告诉孩子歌词,经过反复观看、记忆时,引导幼儿非常容易地记得每一张图谱的意思。当开始学习演唱歌曲,当再次看到图谱的时候,幼儿很快就将知识进行牵引,如看到红红的嘴巴,就知道唱“亲亲我”,看到大拇指的时候,就知道唱夸夸我,看到双手的时候就知道唱“抱抱我”,这样的演唱、记忆都变得有趣了、简单了,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也增强了。(用图谱来介绍)

五、音画转换法

借助能为幼儿所理解的图画、符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通过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记忆歌词、表达情感。如在《小雨点跳舞》的活动设计中,我就尝试用绘画的方法为歌曲填词,回答歌曲中的问题。对这种新的音乐活动方式,孩子们还是比较容易掌握和接受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孩子们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大胆而愉快地演唱着自己为歌曲创编的歌词,体验到了成功。

六、借助具体形象感知音高,帮助幼儿准确歌唱

比如说在《小雨点唱歌中》的问题的提出,相同的四个问号,怎样来区别音乐旋律、高低的不同,我们可以采用高低不同手势来唱准音乐,给以手势,表示音乐高低的.不同,还有就是小雨点有时在高的地方跳舞,有时在低的地方跳舞,从而让孩子们唱准音高。又如在教学歌曲《青蛙唱歌》,请幼儿想象小青蛙的形象,它小小的,声音是高高的、细细的,大青蛙的声音则是低低的、粗粗的(教师模仿)。虽然音调的高低是看不见的,幼儿因此难以感觉音调的范围和“尺度”,但是我们可以带领幼儿通过简单的手势,结合视觉的辅助、具体形象的引入,从而帮助幼儿感知音调的高低、旋律的变化。

七、教学结构程序

1.倾听音乐。人们对音乐的感知首先是通过耳朵的感受来进行的,以音响感知为情感培养的触发点,从而使幼儿感受体验到音乐的美感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这应该是本模式结构程序的第一步。我们在进行教学指导时,可采用以下办法:(1)利用和创设相适宜的倾听音乐的环境,营造一种有利于幼儿倾听感受的生动场面;(2)巧设提问,引导倾听,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听赏中自然地入情入境,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幼儿学习歌曲主要是通过听觉学习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孩子的演唱速度与教师的伴奏不同步,齐唱时声音不整齐,演唱时放开嗓子大声唱,不管发音准不准……这些都说明孩子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听”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前提,是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不仅有益于提高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而且对幼儿唱歌有促进作用。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在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

为了激发孩子“听”的兴趣和需要,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带着问题听,带着故事悬念听,看着画面听,听不出没关系,再听一遍,并不断表扬孩子长了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鼓励他们表达听后的感受。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外,我们还在一日生活中安排倾听自然和生活中声音(小河流水声、小动物叫声、雨声、走路声……)的各种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们听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大大增强。

2.感受音乐。音乐是情感艺术,所以“感受和体验”是幼儿音乐入门的关键。听、想、说、唱、动、奏等方式融合,多渠道、多形式体验。时借助设问、提问和简洁讲述,引导幼儿深刻感受、体验音乐语言要素。再如大班音乐活动《海宝来了》,在听、想、说、唱、动、奏等方式都做到了很好的融合,(看录像《海宝来了》)先是听教师演唱,想一想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说一说,结合音乐的伴奏我们一起来演唱歌唱,活动中我们尝试运用了音乐的新元素“卡农”,有节奏地说和有节奏地拍手,将歌曲重新演绎,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照片)

如:教幼儿学习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引导幼儿想一想:(1)小花鸭迷路了,心情怎么样?(很着急、很难过)那么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呢?在幼儿探索、实践、讨论之后,得出“用连贯、忧伤的”语气来唱,才能表达出“小花鸭”着急、难过的心情;(2)当小姐姐把小花鸭送回家以后,小花鸭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高兴、快乐的)那应该用什么语气来唱呢?用跳跃、断开的声音来唱就表示很高兴了。在理解了音乐的内涵之后,基本会进行“有表情”的演唱了。在歌唱时孩子们会根据音乐的不同情感,如欢快或抒情等,主动运用不同的声音技巧来表现歌曲。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溶入深厚的感情,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让他们喜爱音乐、融入音乐,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

当然,音乐的表现手法还有很多,除了歌唱,还有律动、舞蹈,打击乐,音乐欣赏,等等。它们同样都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欲望和兴趣,针对不同的音乐活动,我们尝试选择不同的表现方法,就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这些都还有待于我们今后共同学习和探讨。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应是孩子智慧、情感、创造性的体现,这一参与过程既满足了孩子情感的需要,游戏的需要,做小主人的需要,创造的需要,又使孩子在情感、个性、智力等方面获得了和谐发展。唱歌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活动,是孩子们最轻松自在地表达、抒发和交流的艺术活动。音乐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纲要》要求我们在指导幼儿的艺术活动时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积极地研究和创新教育方法,使幼儿在歌唱的海洋里快乐扬帆,在音乐活动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篇八

“学会”和“会学”虽然只是两个字的颠倒,却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教幼儿学会是着眼于当前,着眼于孩子具体的认知结果;如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技巧。成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十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儿童自身的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幼儿失去了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知识、智力的重新建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教幼儿会学,则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即教师引导幼儿去发现、去观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探究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幼儿学习中怎样变教幼儿“学会”到教幼儿“会学”呢?为此,我结合数学教育活动作了一些探索,我的主要体会是:

1.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鼓励幼儿去探索,去发现并非提倡以幼儿为中心,只是让幼儿去动手、动脑、动口,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最后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大班数学活动《6的组成》,教师课前为幼儿准备人手一份几何图形学具卡片,绿色的小梯形两个,绿色小圆片两个,绿色大梯形一个,红色大圆片一个,再准备数学卡片,“6”的分和式一套,首先让幼儿尝试说出图形的不同点,接着再让幼儿根据图形的不同点把他们分成两份,看看有几种分法?幼儿都能很快地说出:“图形的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也不同。”这时候,引导幼儿把颜色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边,不同的放在另一边,同时让幼儿用“6”的分合式来表示。就这样,幼儿通过操作发现规律,通过操作练习,不仅培养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不是体现在把结果教给幼儿,而是鼓励幼儿走在前面,大胆探索、发现、提问,发挥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重视体验是优化教学活动的保证

2.1开放性引导。让幼儿对活动内容有切身的体验,离不开教师开放性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想法和看法,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扩展幼儿的思维。教师切忌把幼儿当成容器,把知识硬塞、硬灌进去,而应在启发、引导的过程中让幼儿主动学习,产生兴趣,让幼儿主动思考,获取知识。

2.2操作性学习。幼儿自主操作的学习方式是幼儿通过对客体进行操作,与客体对象之间发生交互作用,进而获得学习经验的一种学习方式。利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有助于幼儿获得深刻的体验,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激发其对学习活动的兴趣,进而对所学知识进行感知、理解、体验、验证。随着新《纲要》的落实,幼儿操作性学习方式的内涵得到丰富,与探索、发现、创造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成为发现式操作、探索式操作、创造性操作,这样的操作性学习,能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

2.3互动性发展。《纲要》中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互动的教育过程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引发幼儿与教师有效互动,引发幼儿与物质材料有效互动,引发幼儿与幼儿的有效互动的过程,使幼儿在与教师、材料、幼儿的良好互动中获得有效发展。然而,目前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教育活动过程缺乏教师与幼儿的有效互动,存在教师对教育活动过程高控制的现象,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幼儿失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表现的机会。

3.适时迁移,事半功倍

在幼儿认知过程中,新知识与旧知识有些存在着一定的相连关系,教师只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这一连接点,运用迁移规律,适时诱导,可以使幼儿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越学越聪明,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以“6”的分合教学为例,课堂上,幼儿把“6”的5种分合法都操作出来后,我们引导幼儿根据“6”的不同分合式让幼儿创造性地说出不同的情节或做出不同的动作,为幼儿创设了尝试的情境,如,有的幼儿说:“草地上有6只兔子,1只是兔妈妈,5只是小兔子;有的幼儿说:”水里有6条鱼,一条是大鱼,一条是小鱼“;还有的幼儿说:”我们跳皮筋,跳6次,一次跳的高,5次跳的低“等等。就这样,放手让幼儿去想象,让幼儿在旧知识的牵引下,试着说一说,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尝试精神,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

4.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指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亲情活动,能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让家长与孩子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亲子活动的双向互动,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面对不同类型的家庭,以及具有不同职业和文化素养的家长,需要幼儿园认真作好宣传、动员、指导等工作了。正如新《纲要》中所说: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处于主导地位,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因为,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由此,幼儿园理应比家庭更能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目的性。

如今的家长平时都忙于工作,把接送孩子的任务相应地转交给了爷爷奶奶,这样与老师就减少了交流的机会。但家长又希望能比较直接、细致地了解幼儿园里到底教孩子什么?开展了什么活动?孩子学到了多少?等等。但由于爷爷奶奶有的年龄大,有时不理解老师说了什么;有的又不识字,看不懂家园栏的文字表述。怎么办?于是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动态及孩子的情况,也为了得到家长进一步支持,亲子活动让双方及时沟通,彼此促进。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及”深入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帮助幼儿从”学会“走向”会学“,帮助幼儿从小就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幼儿园的教学从单纯重视教学结果逐步转变到既重视教学结果,更要重视获取这些成果的途径,从”学会“走向”会学“,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范文推荐
  • 07-09 最新化工年度工作总结 化工员工的年度工作总结(模板7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化工年度工
  • 07-09 大党委工作清单 镇党委工作计划(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
  • 07-09 2023年目标工作工作总结报告 工作目标工作总结热门(实用10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
  • 07-09 最新车间员工辞职书 车间员工的述职报告(精选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 07-09 一五计划意思 计划员心得体会(优质8篇)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条理的行动步骤。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
  • 07-09 最新教师暑期在家工作总结 教师暑期培训工作总结(实用5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
  • 07-09 春节营销策划方案优质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
  • 07-09 新年员工发言稿优秀范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
  • 07-09 最新初中教师教学心得十模板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最新初中教师教学
  • 07-09 2023年工作总结自夸(通用5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