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2023年人文社会科学心得体会 企业人文建设心得体会(模板7篇)

2023年人文社会科学心得体会 企业人文建设心得体会(模板7篇)

时间:2023-06-28 17:14:13 作者:曹czj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文社会科学心得体会篇一

杨善洲同志清贫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他用一生诠释了为什么入党,为什么当干部。他用实际行动在人民心中矗起了又一座共产党人永远为人民的丰碑。他的事迹感人至深,震撼心灵,荡涤灵魂,催人奋进。

近日,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了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在学习中,我们深切体会到:

首先,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无限忠诚党的事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决定着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追求方向、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杨善洲同志是一个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用全部生命和心血践行入党誓词、一辈子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共产党人。水利人学习杨善洲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如一地忠诚党的事业。肩负水利建设、发展、改革的水利人,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其中最根本、最首要的一条,就是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没有这一点,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只要始终保持着这份炽热的忠诚,就能在功名利禄面前,不计个人得失,不求个人名利,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抵得住浮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忠诚的态度,以"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云南省委省政府、昭通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水利大发展、大机遇的关键时期,积极而为,把昭通落后的水利赶超而上。xx期间,全市水利新增库容4亿m3,年供水能力达到14亿m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2万亩,耕地有效灌溉率达到46%;18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病险水库全部除险加固完成,实现设计洪水内安全运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km2,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山洪灾害得到有效预防;中小河流险工险段基本加固。估算总投资146亿元。

其次,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杨善洲同志身上集中体现了优秀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其中最打动人心、最难做到的一点,就是他舍小家为大家,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们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水利人学习杨善洲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德,学习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高尚情操。每一名党员干部,决心结合自身实际,对照杨善洲同志这面镜子,努力查找自身的差距,增强自己的宗旨意识。时常在心中自我反省"我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吗?""我是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吗?""我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和水利人吗?",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公务员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把认真调研、科学规划、打牢基础、深化改革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切实抓好落实和再落实。

第三,要不断锤炼本领,努力学习。杨善洲同志从20多岁起担任县领导直至地委书记,在每一个岗位上,始终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群众对他"草鞋书记"、"总农艺师"的称呼,既是对他兢兢业业、执政为民理念的褒扬,也是对他求真务实、执政为民能力的肯定。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党和人民对水利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期待越来越迫切,水利工作面临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水利人学习杨善洲的先进事迹,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水利队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虽然我们这支队伍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但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提高队伍素质是个永恒的主题。要以"品格为核心、作风为基础、能力为关键、业绩为导向"的学习教育,加强队伍建设,当前集中开展了"四抓"活动,一是抓素质提升。把20xx年定为素质提升年,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等一系列活动,激励全体水利人员努力争当"四手"人才,即核查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培养高素质水利骨干人才和领军人才,着力增强水利队伍的战斗力。二是抓作风转变。弘扬"实、高、新、严、细"的工作作风,从严治理水利队伍,树立良好的形象,着力增强水利人的执行力。三是抓廉政建设。全系统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把廉政纪律作为工作的高压线,严格执行各项纪律,着力增强水利作的公信力。

第四,要恪尽职守,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杨善洲同志参加工作多年,为了事业发展,尽职尽责,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工作,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水利人学习杨善洲的先进事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习他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的境界,充分发挥水利在促进科学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基础性作用。当前,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促进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加强对以农村人饮安全为重点的民生工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

做好水利建设、改革、发展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不负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学习杨善洲同志一生忠于党、一心为人民的高尚品德,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为促进""规划顺利实施,为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人文社会科学心得体会篇二

随着改革发展的需要和新理论、新理念的渗透,体现在护理实际工作中,其管理和服务理念的变化为: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再到目前提倡的“以人为本”。

“人文管理”是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形式,它提倡对病人的理解和关心、沟通与交流、平等与尊重,更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关系的协调。

1倡导人文管理的必要性

1.1护理工作与人文理念的一致性

护理工作的对象是病人,“以人为本”一直是医学的人文理念。

祖国传统医学的人文理念更是博大精深,无处不在。

其实,每一个护理人员自步入神圣的医学殿堂之日起,包括在学校里接受的专业课程无不渗透着人文理念的灌输,进入临床学习更是如此,老师们的言传身教给有志献身崇高的护理事业的人们以终身影响。

1.2护理人文管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

随着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倡导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综合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作用,在护理工作中,要杜绝那种“爱病不爱人”的观念,切忌把病人的疾病简化为某个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异常,把病人的痛苦仅视为症状与体征。

要坚持用系统、整体的观点,把人的喜怒哀乐、思悲惊恐与病人的症状、体征结合起来。

既要认识到社会因素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

又要认识到精神因素导致器官功能的变化因人而异,要尊重病人的生命健康。

人文社会科学心得体会篇三

医学与人文,两者的关系可谓息息相关,源远流长。早在1979年,美国学者佩里格利诺(rino)曾指出:“医学居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并且非二者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包含了双方的许多特性。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由此可见,医学是一门运用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护理和服务人类的学科。纵览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历史,医学一直被视为治病救人的“仁术”。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曾写下医者的誓言:“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患者是男是女、是自由民还是奴婢,对他们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我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做各种害人的劣行”。”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医德箴言,至今还影响和规范着医疗行为。当代名医大家林巧稚、吴孟超、顾玉东身体力行,让世人看到——作为一名医生,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两者缺一不可。这也印证了古代先贤所言:“医乃生死所寄,责任重大,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确实,医学要预防、发现、诊断和治疗疾病,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和全人类的健康福祉。这一医学本质决定了它必须是充满人性关怀和人道主义的。

二、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1.医学人文教育在美国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力提倡科学技术为人类谋福祉,医学的科学性在无形中被夸大,致使很多医生只钻研医学专业和临床技术,忽略了对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他们在行医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患者的关怀,一味追求“看病”而不是在“治人”。一旦科学技术成了医学的主体,科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文造成漠视和侵害,致使医学与人文渐行渐远。慢慢的,广大患者群体对于医学乃至医生产生了对立不满情绪,普通民众对医疗健康保障的诉求变得越来越多。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宾州州立大学和南伊利诺大学最早开始成立医学人文系,而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也开始强制在住院医师的临床培训中增加对医学人文方面的考核。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众多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增设人文艺术课程。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发布《医学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和重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要从经院型转变为多元型,即富于应变、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人。此后,医学人文学科快速发展,开展人文课程的医学院校数量急速上升。到了,医学人文课程在美国75%的高等医学院校得到开设。很多权威医学杂志也开始关注医学人文的话题。例如,1995年起创刊发行的academicmedicine开设专栏发表医学人文主题文章;随后,一批顶级医学杂志(jama、lancet等)开始增设人文话题版面。人文教育的大力推广对于美国医疗卫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美国著名的耶鲁-纽黑文医院(yale-newhavenhospital)为例,“以人文本”的理念体现在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医院给行动不便的患者免费提供小推车;为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开设等候室,在其中提供电视、沙发、杂志以便消磨时间;为需要进行手术的儿童提供玩具安抚情绪,母亲可以陪伴孩子进入手术室,并由母亲实施涂有果糖香味的面罩吸入麻醉药物。此外,耶鲁-纽黑文医院的门诊部、住院部、科研楼、儿童医院和医学院大楼均通过长廊连在一起,患者、家属和医院工作人员均可免受日晒雨淋之苦。于是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当家、耶鲁教授做主”。

2.医学人文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不过是近30年间的事。在这期间,我国从传统保守走向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历了巨大的社会体制改革。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效仿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实行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分离的政策,人文医学教育难有立足之地。而后我国经历了“”十年浩劫,科学技术和文教卫生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医学人文学科的概念仍模糊不清。北京医学院的阮芳赋教授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建设框架,其中包括20余门人文学科。至此之后,我国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开始逐步开设人文艺术课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但就全国总体情况来看,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比如,开设人文课程的科目局限,所占课时少,人文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比例严重失衡;医学人文课程的展现方式单一;医学院校人文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较为薄弱。可喜的是,国内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建立了医学人文学系和研究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医学能否得到积极长远的发展取决于医学与人文能否和谐相处、良性互动。

三、对我国医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医疗卫生事业缺乏人道主义、医学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现状,必须从关注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入手。鉴于当今国内各大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开设还极其有限,作为医学英语的教研人员必须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最大化的充实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1.在医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

提到加强人文教育,可能很多医学院校的管理者会想到的是增加人文课程。但是,“学业繁重而时间紧迫”从来就是医学教育中的最大问题。如果只是一味地增加新课,医学生恐怕只能在重压下敷衍了事,医学人文教育根本无法落到实处。因此,医学院校的领导者和教育者都必须认清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明确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根本要求,抛弃“重医学专业知识,轻人文知识”的陈旧观念,优化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有效开展医学英语教育。医学院校与其增加人文课程,不如优化现有的医学英语课程,让医学生有机会涉猎除英语专业知识以外的文化和艺术鉴赏,增加人文修养,有利于他们形成全面、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医学专业英语对于医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流工具,更是一双翅膀——通过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医学生们必定可以如虎添翼,成为复合型医学人才。

2.增进医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针对不同的主题,教师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变换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体现四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打破传统讲授式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效仿美国医学院的人文教育理念,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医学英语教学,全方面培养英语交际技能。在美国,人文学科的教师经常组织小组研讨和临床带教等互动方式来开展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并且可以更加轻松自在地加入讨论。国内医学院校完全可以效仿这种教学方法,例如在开展《医学英语文献阅读》的教学中,借助纽约大学文学、艺术与医学素材库的资源开展一周一次的“书友会”活动,引导学生在扩大医学英语阅读量的同时学会用英语写简单的书评,并把自己的成果与大家分享。这些博大精深的医学文献可以帮助医学生们理解患者的疾苦;精读文学作品也有助于训练未来的医生们形成解析临床案例的基本能力;对于医学英语术语的仔细揣摩也有助于医生们更好地认识专业词汇。

3.提高医学英语教师的人文素质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是关键。在美国医学院校讲授人文课程的教师都是复合型人才,同时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和很高的人文修养。而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的平均比为1:25。这表明各医学院校普遍缺乏既懂医学专业又擅长英语语言的人才。这种专业英语教师匮乏的现象,成为了制约医学英语教学发展的“瓶颈”。加强医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一方面英语教师跨专业学习一些基本的医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医学专业教师通过参加人文学术讲座和读书沙龙,提升其文化艺术修养。总之,双方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力争打造出一批既具有医学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较高英语技能和人文素养的精英教师队伍。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医学人文教育不同于医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来讲,校园文化氛围对医学生人文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形的激励作用。因此,创建浓厚的人文环境在医学院医学英语教育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医学院可以定期开展医学英语交流活动,如邀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医学专家跟医学生分享在海外的工作和学习心得;或是组织医学生观看医学主题的英语电影;再有开展医学英语角,邀请医学生和医生中的英语爱好者一起参加。另外,还应鼓励和支持学生创建各类学生社团,如诗词社、音乐团等,积极营造校园的人文氛围。此外,要通过校风、学风等校园精神,图书馆、教学大楼的设施环境,板报宣传、校园绿化共同构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给学生以无声的熏陶。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医学事业发展已逐步与国际接轨,国内的医学研究也渐渐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与认可。大批的教学和科研人员正为了医学与人文的良性互动而努力。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目前医学人文教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学英语教学的开展。限于篇幅,本文仅粗略讨论了医学与人文的关系以及美国与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情况。但通过这些有限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项塑造人性、更新观念、改进思维、充实内涵的系统工程,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但只要我们认准“医学人文教育势在必行”的目标,在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前进,就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生。

作者:王恬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医学英语教研中心

人文社会科学心得体会篇四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十届_四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_再次强调了这项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呢?笔者认为,一是找问题——找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二是查“病因”——为何存在这些问题;最后才是“开药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规划。

新农村 社会主义 人才流失。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当前,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改变,“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新的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借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但是,在总体上看,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一) 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远远跟不上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式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农村增长18%,与城镇投资相比,差距明显。(1)投资的不足,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大多地方仍旧是以“锄头加扁担”和家庭单干为主的传统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投资太少,特别是农业研究和推广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2)影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河南省2003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为601元、小学为768元,而农村则分别为539元和728元。河南农村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据统计,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已有5%到10%的适龄儿童没机会入小学,更有15%到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30%.

(二)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富余劳 动力不断增加,需要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能够带领农村发展的有学历、有专长、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这种人才的流失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二是农村原有教师的调离和农技人员的改行。三是通过高考,使农村特别优秀的人才跳出了农门,而国家又没有相应的政策,使这部分人返回农村。

(三)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首先,由于财政投资的不足, 农村的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享 有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生活等公共资源,农村广泛存在“看病难、读书难”的现象。其次,农民工的权益也屡屡受到侵犯。这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农民工的`处境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侵犯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保证。三是改革过程中农民被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农村土地被征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征地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侵犯农民权益的问题,如征地中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缺乏生活保障、地方部门和企业征地过程违规操作等现象。

(四)人口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在我国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环 境、资源不协调的严重问题。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文件公布的数字,我国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具体到农村的话,每年增长近750多万人。同时,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忽视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急剧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农村能源短缺。

(一) 体制上的原因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从体制上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党在政策上对城市实行倾斜,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政策的倾斜。第二,设置严格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设置将数以千万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禁锢在农村的土地上,农民不得随意迁往城市。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还带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就业、投保等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引起收入不平等,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第三,用人机制的不健全。农村干部中大量存在不重视、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敢于坚持真理、说真话、办实事、讲实效的人才得不到提拔和重用,甚至受到打压排挤。

(二) 改革的负面影响

第一,造成了农技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行企事业单位改制分流后,农村地区的农技站几乎成为一个空壳,主要原因是工资得不到保障。第二,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比农村发展要快,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要快,城乡之间、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在工资待遇上存在很大差异,农村教师待遇普遍低于城镇或城市教师,部分农村教师生活比较困难,许多青年教师都想方设法离开农村,或“攀高枝”调离农村,或以升学的方式脱离农村教育事业,造成骨干教师的严重流失。

(三)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作用发挥不够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不力是农村建设滞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众多问题,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第一,农村党员年龄偏大,青年党员新增人数不多,因此,一些支部班子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解决新的矛盾的能力不强。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不健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力,凝聚力不强。第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威信不高。第四,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存在严重的知识贫困,不能摆正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精力用于自己致富和迎来送往上,对村党建工作不是一抓到底,而是时紧时松,工作也只是停留在开会和一般号召、发文件上,缺乏具体措施和督促检查。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须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大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可以采取党员选举与上级组织举荐相结合的方式。其次,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第三,基层党组织成员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带领群众致富,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工生存和生活条件恶劣,是农民所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必须关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生存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已制定的各种保护性的政策法规,要贯彻落实,已经落实的则要不断完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优势。对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的选择,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性。

(三)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充分利用。一要不断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加大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力度,确保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农村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要不断发展针对农民所设置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二是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人才资源。针对农村原有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笔者认为,党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 刘彦随 - 地理研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陈锡文 - 发展, 2005.

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徐勇 - 社会主义研究, 2006.

人文社会科学心得体会篇五

时间像流水一样飞快的流淌着,转眼间,本学期已接近尾声。人文素养讲座的上课时间已经结束,但是,人文精神没有结束,在继续着。余老师精彩的讲解,使我懂得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余老师在这学期讲座当中谈到,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对物质、科学、技术的顶礼,对竞争的膜拜,导致不平等的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以往上爬,成为“成功者”为目标的精英教育,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泛滥,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的危机,精神、道德的危机,教育的危机,有可能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腐蚀与毁灭。余老师还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来自儒、释、道三家,道教主要追求长生不死,重养生。儒家重修身,讲修齐治平,其思想对于提升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有重要作用。佛家主治心,在调适心理、培养人生智慧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思想资源。儒家的人文精神和佛家的人生智慧对于提升当下人们的人文素养多有助益。对于传统儒家的思想,张岱年先生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这个概括大体上说是对的,但我觉得还可以把它系统化或体系化。因为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其逻辑演进可以归结为:一,何为人;二,怎样做人;三,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记得余老师讲过佛家的“智慧”,在这节课中拓宽了我们对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佛教特别注重智慧,智慧甚至可以说是佛法的第一要素。佛教传到中国,逐渐被中国化,这种中国化的特点就是儒学化、心性化,印度佛教的般若智慧逐渐转变为中国佛教的“心法智慧”。而这种心法智慧对于调整心态、化解心结、提升心境,培养一种健康的心理,从而实现一种智慧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禅宗思想是这种心法智慧的体现者。禅宗典籍里有许多故事和诗偈,句句直指人心,颇能启迪心智。有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般人经常会把不必要的事情堆在心里,压的自己喘不过气,偈中说的就是让我们把不必要的事情放下,不必庸人自扰,要有平常心。

我们要学习和体悟人文知识,养成“清风亮节”和“超然物外”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不仅是只有中国几大家的思想及体系,更重要的是,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人文知识是一个人优良的知识结构必需之要素,是一个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必备之条件,是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古往今来,真正称得上“大家”或“大师”的人,无不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在这些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和领悟中,人们会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的价值体现在何处”等无确定答案但却有重大意义的问题;才能知道什么是人类的幸福、什么是人类的痛苦,怎么样化痛苦为幸福;才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折射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和行为风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影响。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校园浓厚的人文氛围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各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节、读书沙龙、诗会、报社、表演团等形式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交流情感、学习互动,通过一定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文情怀;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挖掘环境育人资源,如建设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美化校园环境,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精神,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随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影响,其他国家与我国的交流日趋频繁多样,必须与时俱进,完善我们大学生的心智、培养我们高尚情操、塑造我们的崇高品格,使自己能多方面理解社会,健康地发展自己,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成为有信仰有灵魂的人,这是时代在新时期对我们的要求,更使我们的使命。

人文社会科学心得体会篇六

-—大兴区团河小学郝洪洁

何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也就是师德,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来说,人文精神都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缺少的。弘扬了人文精神,社会才会生气勃勃、兴旺发达,人才活得有意义,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教师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是文化的传承、体现和创新。我们说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就是因为教师承担着这严肃的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被赋予了塑造学生的任务。教师的这种社会定位,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做表率,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是礼仪的表率。

“教师的人文素养”

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学识底蕴、儒雅风度以及对事业与学生真诚的热爱。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教师自身形象的要求,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完善的需要!

一、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素养之光对学生心灵的铸造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有了这样的“心心相印”,学生的人格的成长会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与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完善。

二、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

一位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往往呈现出人格形象完整,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这样会自觉不自觉地树立远大的目标。教师的追求与抱负已经深深地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标。教师的努力与成功,激励他们的学生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与成功。

三、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与效果

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表现的比较单纯,情绪化比较重,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个学生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好坏,与他是否喜欢教这门功课的教师相关。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固然很重要,人格修养同样很重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些,而这一切还是取决于教师的人文素养。

四、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与监督者,教师的行为举止与爱好习惯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榜样被学生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发生作用。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如何,直接制约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集中反映了教师的精神风貌,它包括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认知策略、对学生的态度及其教师的主观追求等。拥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在学生中自然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样,教师的正确要求就容易化为学生的行动。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师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激发学生产生情感的内驱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承受外界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在知识、能力、思想道德及身心健康方面不断提高,个性得以张扬,真正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成功人生打下良好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心得体会篇七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语言教学一直以结构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为理论依据,即教师为中心,以学习语言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得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缺失。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适当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从而使学生对英语语言有深层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及学习英语语言的能动性。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学人文素质

一、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广义上看,指人类成其为人和发展成人才的内化了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体现在两个方面:民族精神,即爱国;气质与价值取向,即气节。从狭义来讲,人文素质指对人文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内化,主要指人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

为人的根本在于品质的内化,人文素质也是个认识自我的学问。人们从对人生及自己的认识中不断认识自己,从而内化为有修养、有智慧的真正的人。

二、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培养,即通过传授知识、环境熏陶以及亲身实践的方法把人类文化的精髓教授予学生,使学生内在气质、人格特性修养内化,从而形成稳定的内在素质。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素质教育的确立,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教学中融入符合中国发展趋势及国情的人文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学生表现为: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追求健全的人格,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等。

三、人文素质培养对英语专业教学的促进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授英语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意义重大。21世纪,外语专业面临很大的挑战,新世纪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从人文精神出发,培养能力和素质都具备的综合性外语人才。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从而使学生对英语语言有深层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及学习英语语言的能动性。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因材施教,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在专业领域和人文领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一)正确认识人文素质培养理念

人文素质是学生人文价值的根本核心所在。语言教学授课的基本任务是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二)确定语言教学目的

教育的根本就在于不断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正确认识人文素质教育。

(三)培养正确价值观

提高个体品质,提升人文素质素养和人文精神,从而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和谐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内外文化知识讨论和课后大量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西方文化观,培养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不断优化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念等。

(四)树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

努力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培养要从多方面进行耐心指导,引导启发学生不断熟悉和了解英语学习特点,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在知识不断提高中,形成健康而又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五)树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理念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人才,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英语专业教学的根本目标不应该仅仅是通过考试或获得证书,或是了解学会对英语语言的使用。

这一目的就是要让英语专业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所包含的伦理道德、人文、审美、艺术等价值因素,把正确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传达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英语教师通过对待教学的态度和责任,对所教授学科的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文素质的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内涵。

四、结论

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授和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利用课程教学中所固有的丰富的人文资源结合教学内容,把学科的本质、价值等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徐常兰.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6).

[2]李茹.高职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的相互渗透[j].海外英语,(06).

[3]何冬梅.高职英语教学重点的转移[j].机械职业教育,(03).

[4]谢德荣.高职英语教学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08).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2】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通过学习阅读英语简易读物,可以让学生学习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气息,体验其文化差异,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文化素养

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一定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语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了解世界,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将文化意识和知识运用,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相结合,形成综合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所以,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还要从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开展集体阅读,训练英语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以集体阅读的形式展开训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相互帮助,克服生词、偏词的困扰,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开展英语演讲也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先通过阅读了解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并且可以从网络中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整理、归纳后,以在演讲的同时播放幻灯片的形式播放。

例如,我们在学习阅读材料《亚马逊雨林》时,本着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以扩充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首先,学生要进行小组集体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查字典,相互帮忙共同完成阅读,然后还要在小组分工的基础上开展主题演讲,如以印第安人、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河的地理位置等等为主题。

学生可以选取阅读材料书中的句子和段落,还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图片在自己选择的主题下演讲。如“theweatherintheamazonrainforestdoesn’tchangestayshotallthroughtheyear,itoftenrains.”(亚马逊雨林气候变化不大,终年炎热,经常下雨。)

经过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一些英语的日常用语,也了解了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从而从英语阅读中摄取自己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

二、通过阅读后的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每天我们阅读完一些英语书籍后,教师和学生、甚至学生间都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通过提问、讨论、交流读后感等形式感悟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文字中感悟这些国家的生活气息、景物描写及风土人情。

例如,在学习、阅读《海蒂》《汤姆・索娅历险记中》《奥黛丽・赫本》著名的英语读本后,我提出问题:“教堂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处于什么位置呢?翻翻书,你会在书中的很多描写中发现它的影子。”在老师的安排引导下,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书目中分别寻找关于“教堂”的描写。

三、英语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和难点

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属于较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但在实际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掌握关键和难点,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教材教学内容与拓展阅读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是经过严格审定的,是诸多专家的智慧成果,也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础、阅读的基础、开展拓展练习的基础。而拓展阅读的内容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二者我们要分清主次、先后,并且要让其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2.处理好阅读教学中语言基础知识与阅读内容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语言基础知识是英语阅读的基础,但作为阅读教学,首要目的不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而是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穿插学习一些语言知识,但应该以阅读内容为主。当然,具体的教学中二者之间的多少如何去界定呢?我想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当时的教学内容而定。

3.处理好阅读教学中读和听、说、写之间的关系

听、说、读、写组成了英语教学的四个主要部分,四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阅读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正确理解文章,学习阅读的技巧,更要通过阅读来促进学生英语听、说、写的能力。

通过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感,还可以让学生学到多样的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在阅读后,展开讨论,也能使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得到培养,写读后感更是对写作的直接促进。

4.处理好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和文化知识教育间的关系

文化知识教育是初中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好英语这门语言的深层次基础。如我们需要英语,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如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等,每一种语言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文化也同样会赋予语言独特的魅力。

例如,westwind“西风”一词,在英国人笔下的“西风”是春天温暖的、生机盎然的风,而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西风”不仅只是一种风,我国古诗“昨夜西风凋碧树”中的“西风”则是指秋风。

总之,初中生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需要学生认真地实践。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是可以强化学生文化素养的,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学习阅读英语简易读物,可以让学生学习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气息,体验其文化差异,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孟昭静.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科技信息,(11).

[2]朱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m].上海教育出版社,-05.

[3]李群华.浅析如何运用英语阅读教学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读与写:教育教学刊,(08).

相关范文推荐
  • 06-28 平安班组申报材料
    平安班组申报材料篇一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也是关系到企业生产与员工健康安全的大事。为了更好地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事业,社会各界纷纷发起了平安班组申
  • 06-28 叉车雇佣合同
    叉车雇佣合同篇一对于一些企业,可能需要购买或租赁叉车来处理各种货物的运输和存储任务。由于叉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因此与叉车相关的雇佣和协议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
  • 06-28 列车长工作总结
    列车长工作总结篇一我作为一名列车长,认真负责地完成了一年的工作。在这一年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不少经验,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在此,我想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在今后
  • 06-28 动物儿歌听课记录及评析
    动物儿歌听课记录及评析篇一动物儿歌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儿歌。在这堂动物儿歌听课中,我们带着好奇和兴趣,一起来了解这些动物儿歌。此次听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
  • 06-28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内容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内容篇一今天我们参加了一场小学体育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在开场白中,主持人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
  • 06-28 工资集体协商汇报材料
    工资集体协商汇报材料篇一尊敬的领导:经过公司工资集体协商的紧张而充实的议程,我们党支部成功完成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本次协商主要围绕着工资分配、奖励制度、福利待
  • 06-28 二手药材转让合同 二手房转让合同(实用5篇)
    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拟定合同
  • 06-28 住院病历管理制度要求
    住院病历管理制度要求篇一住院病历是医疗机构中最重要的文书之一,它能够记录患者的病情信息、诊疗过程及效果等关键信息,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病人的诊疗前后提供
  • 06-28 租赁合同中途中断如何处理(通用5篇)
    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关于合同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多,在达成意见一致时,制定合同可以享有一定的自由。那么一般合同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
  • 06-28 啤酒厂合作协议
    啤酒厂合作协议篇一啤酒行业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啤酒厂商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而合作协议也成为了保证双方合作关系的重要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