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一章(10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一章(10篇)

时间:2023-06-25 16:36:42 作者:曹czj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一章(10篇)篇一

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锥体上滚演示仪

1:不要将椎体搬离轨道

2:椎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滚动式摔下来造成损坏报告部分

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 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 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 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 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

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一章(10篇)篇二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一章(10篇)篇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1.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2.猜想与假设:

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一章(10篇)篇四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一章(10篇)篇五

****年**月**日

实验名称 声音的高低变化

实验步骤

1、先把杯子编号。然后1号杯子盛满水;2号杯子盛大半杯水;3号杯子盛半杯水;4号杯子盛少半杯水。

2、用小木棒按1-4或4-1的顺序敲击杯口,观察声音的变化。

3、固定橡皮筋的两端。拉的紧些拨弹;拉的松些,再拨弹,观察声音的变化。

实验现象

及结果

2、橡皮筋拉的紧,它振动的就快,声音就大,橡皮筋拉的松,它振动的就慢,声音就弱。说明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大;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小。

实验年级 四年级 实验人

指导教师

实验成绩

****年**月**日

实验名称 气温的测量

实验步骤

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现象

及结果

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实验年级 四年级 实验人

指导教师

实验成绩

****年**月**日

实验名称

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实验现象

及结果 在反复的呼吸中,感觉到呼吸越来越困难,最后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说明了在反复呼吸的空气中,氧气越来越少,还说明了吸进去的是氧气,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以至于最后呼吸困难,有要窒息的感觉。

实验年级 四年级 实验人

指导教师

实验成绩

****年**月**日

实验名称 体验心脏的工作

实验步骤

1、捏住吸耳球,松手时水被吸入塑料管中,这时要马上移开吸耳球,让吸上来的水流进水盆里。

实验现象

及结果

1、我发现一分钟能吸55次左右,输送了大约10千克的水;

2、这里的吸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和心脏的工作相似,只是慢了些。

实验年级 四年级 实验人

指导教师

实验成绩

****年**月**日

实验名称 体验胃和食管的消化过程

实验步骤

2、在一根塑料管中,装入几粒煮熟的米饭,使米饭向前移动。

实验现象

及结果

1、反复捏挤袋子,里面的食物被磨碎,揉烂,这个袋子很像我们身体里面的胃的功能,说明食物在胃里被磨碎和分解,帮助消化。

2、当我们向前吹的时候,我发现米饭才能向前移动,也就是我们给它一个力量。这和我们消化器官中食管很相似,说明食管里面是光滑的,可以把食物输送到胃里。

实验年级 四年级 实验人

指导教师

实验成绩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一章(10篇)篇六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粉笔 实验原理

1.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缩小实像需要什么条件?

2.猜想与假设:

(1)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大于”、“小于”或“等于”)

(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大于”、“小于”或“等于”)

3.设计并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安装光具座,调节凸透镜、光屏、蜡烛高度一致。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5)整理器材。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一章(10篇)篇七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5.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一章(10篇)篇八

通过演示昆特管,反应来回两个声波在煤油介质中交错从而形成的波峰和波谷的放大现象。

电源,昆特管

一根玻璃长,管里面放一些没有,在一段时致的封闭端,另一端连接一个接通电源的声波发生器,打开电源,声波产生,通过调节声波的频率大小,来找到合适的频率,使波峰和波谷的现象放大,从而发现有几个地方、出现了剧烈的震动,有些地方看似十分平静。

看到这个实验,了解到波的叠加特性,也感受到物理的神奇。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电磁波、声波、光波的世界当中,了解一些基本的关于博得只是对于我们的健康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一章(10篇)篇九

:1.知道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二、实验器材 :抽气机,抽气盘,闹钟(或电铃);带橡皮塞的圆底烧瓶,玻璃管,带夹子的橡皮管,带线的玩具小铃,橡皮筋,水。

三、实验原理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四、实验过程 方法一:用图 1 所示装置演示真空不能传声。

1.将启闹的闹钟(或电铃)放在抽气盘上,在玻璃钟罩底边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并罩在抽气盘上,略微转动玻璃钟罩且稍施压力,使钟罩与抽气盘接触紧密,这时能听到闹铃声; 2.用抽气机抽出罩里的空气,可以听到铃声随着罩里空气的稀薄而逐渐减弱; 3.关闭抽气机,打开进气阀门,将空气慢慢放入钟罩里,又听到铃声逐渐加强。

方法二:用图 2 所示装置演示真空不能传声。

1.烧瓶内装水 10~20 厘米3,在穿过橡皮塞的玻璃管下端悬吊一玩具小铃,将橡皮塞塞紧。轻轻摇动烧瓶,听见小铃声音; 2.给烧瓶加热,烧至玻璃管上端橡皮管口排出水蒸气时(尽量赶出瓶内空气),关闭夹子,停止加热,待瓶内水蒸气凝结后再摇动烧瓶,听见铃声很小; 3.松开夹子,听见“咝”的进气声,再摇动烧瓶时,铃声又变大。

五、实验结论 :

六、实验小组成员:

图 1 图 2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初中初中物理实验操作(14个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十一章(10篇)篇十

找一个底面很平的容器,让一个蜡烛头紧贴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里倒水,蜡烛头并不会浮起来;轻轻地把蜡烛头拨倒,它立刻就会浮起来。

可见,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两个接触面间就没有液体渗入,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强,液体对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当然随之消失了。

现在,你能提出为潜艇摆脱困境的措施了吗?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这一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却难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实验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便方法。

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

(1)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斗(喇叭口朝上,漏斗柄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向下流,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

(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若漏斗柄下口出水过快,可在乒乓球与漏斗接触处垫一圈棉花,这样可以从容地观察水在漏斗柄中上升的情况。)

器材:透明平底塑料桶(深度10cm左右,口径宜大些,便于操作)一只、底面基本平整的木块(如象棋子、积木、保温瓶塞等)一个、筷子一根、水一杯。

制作小孔桶:取一铁扦在酒精灯上烧红,在塑料桶底面中央穿一小孔、孔径1cm左右,用砂纸将孔边磨平即成一小孔桶。

步骤:

(1)将木块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木块很快浮起。

(2)将木块平整的一面朝下放入小孔桶中并遮住小孔,用筷子按住木块,向桶中倒水。移去筷子,可见木块不浮起。(这时小孔处有水向下滴,这是因为木块与桶的接触面之间不很密合)。

(3)用手指堵住小孔,木块立即上浮。

上述两例针对实际中物体的表面不可能绝对平滑这一事实,巧妙地利用“小孔渗漏”使水不在物体下面存留,从而使物体失去液体的向上的压力,也就失去了浮力,结果本应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和木块却被牢牢地钉在了水底,不能不令学生叹服。接着步骤(3)又魔术般地使浮力再现,更令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连接方式。

a.按图1-1的电路图,先用铅笔将图1-2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连成实物 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电路图 电路图

的实物电路图.

电路图

b.按电路图在实物上连接并联电路,然后进行下述实验和观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