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大全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大全

时间:2023-06-25 18:07:46 作者:曹czj

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感悟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感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感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一

在这座以“奉献”为主题的纪念碑上,镌刻着每一位遗体捐赠者的名字。今年,这座纪念碑上又多了一个人,她就是王娅。

天津医科大学 学生辅导员 郭琳:今天是王老师离开我们的第33天,我想每每提到她的名字,我们总会想起那两组数字,孑然一身的她和长期资助的7名学子,(和捐赠)的一百万房产。

王娅的徒弟赵颖也赶来参加缅怀仪式,1991年赵颖刚参加工作时,就是王娅手把手地带她。20多年来,两人在工作中是师徒,在生活中是朋友。这次缅怀仪式,王娅资助过的寒门学子也特地从甘肃赶来参加。为了迎接孩子们,赵颖早就为师父打理好了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这间70多平米的房子就是王娅的遗物,也是她送给孩子们最后的一份礼物。

在客厅的书柜里,一直放着被王娅当作宝贝的东西。

亲密的关系,让师徒二人无话不谈,听说师傅经常会捐款资助学生上学,赵颖也跟着一起做了起来。

王娅生前是国网天津电力检修公司的一名普通女工,月工资从来没超过4000块钱。为了帮助寒门学子,她的生活十分俭朴。客厅里,有一个特别的物件,是王娅生前为了省钱而自制的输液架。

面对寒门学子慷慨解囊,对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苛刻,这曾一度让赵颖不能理解师傅。

王娅徒弟 赵颖:都是说保证我自己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我有能力我把多余的钱捐出去,王师傅不是这样,就是到一种很抠门的那种状态,然后把大部分的钱都捐出去了,真不理解。

王娅生前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到她资助的这些孩子们家里看一看。前不久,赵颖和助学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甘肃灵台,这一趟,她就是为了完成师父的遗愿。

家住蒲窝乡郑家洼村的叶福寿,是王娅曾资助过的孩子,现在是灵台一中高一的学生,全家的收入全靠母亲一人。赵颖来到叶福寿的家,看到屋里的一面墙都贴满了奖状。

而在大山里的另一边,王娅撒下的种子同样也在生根发芽。

正在读高三的练盼盼,也是王娅资助的学生之一。这些孩子虽然生活贫困,但却品学兼优。从1989年开始,王娅一直在坚持捐资助学。每年每个学生20xx块钱的资助也许不多,但30年的坚持却很难。几天时间,赵颖走遍了山里的角角落落,似乎也理解了师傅对自己的“苛刻”。

对赵颖来说,她也在思考着,这样的资助对一个孩子来说能有多大作用。这几年脱贫攻坚,山村已经变化很大。自己能帮孩子的也许不多,但她却想像师父王娅一样,把捐资助学一直做下去。

和赵颖一样,被王娅故事感动的人还有很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王娅生前所在的助学基金会,传递着王娅的这份善良。

王娅生前所在单位也发起了“电网之光、王娅爱心”志愿项目,现在已经筹集150万元助学基金,准备先分三年资助甘肃灵台的寒门学子,赵颖已经加入其中。

亲爱的王奶奶您好……您奉献了他人,却燃烧了自己……您用行动证明爱与善良永存人间……有了您的相伴,我前行的道路更加宽广……我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王奶奶,我会像您一样,成为一个温暖的人。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二

老校长名叫杜岚,是一位巾帼英雄,她有着传奇的一生。自从1936年执教澳门濠江中学,杜岚就决意为澳门的爱国教育事业贡献一切,决心将濠江中学改造成为一所以爱国主义为宗旨、以劳工子弟为主要培养对象的新型学校。在学校最困难的时候,杜岚夫妇连结婚戒指都典当了出去,也丝毫没有动摇办学意志。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那天,时任澳门濠江中学校长的杜岚带着一台收音机,早早便来到学校。下午3时,当五星红旗在北京升起时,伴随着收音机里播放的来自天安门的国歌,杜岚老校长带领着全校师生在濠江中学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那个时候澳门还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升旗本身带有巨大的阻力。面对澳葡当局的百般刁难,杜岚老校长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的国旗,我们要升起!”澳葡官员自知理亏,但也只答允升挂一天,而在杜岚老校长和全校师生的坚持下,五星红旗最终在濠江中学、在澳门上空高高飘扬了整整三天。从此以后, 濠江中学每年校庆和十一国庆日都要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70年来从未间断。

为了能在这一天准时升起这面五星红旗, 杜岚校长在几个月以前就派人到内地联系此事并订购五星红旗。同时为了不影响按时升国旗, 杜校长甚至请人给五星红旗拍照,并以照片为样板, 买了10 多米红布, 自己亲手制作,后来这面五星红旗还曾被展示在濠江中学的荣誉室里。

杜岚老校长多年不改赤子情怀。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的那天清晨,已经87岁高龄的杜岚老校长平时走路还需要拄着拐杖,而在升旗时,她把拐杖一搁,径直走向升旗台,兴奋地亲自拉动滑轮升起国旗,和孩子们一起迎来了澳门特别行政区阳光灿烂的第一天。澳门终于回归祖国怀抱,老人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她满怀激动地作诗道:“两情一国创新,又赖群贤齐献谋。昌盛繁荣应有待,故园可藉已无忧。”这其中饱含了她对澳门与祖国光明未来的无限畅想。20xx年,享年101岁的杜岚老校长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故事和精神一直流传着,成为一代代澳门学子宝贵的爱国课。从1949年到现在的70年间,这一课从未中断。

杜岚老校长总说她做的是阳光下最有意义的工作,而她确实也像阳光一样照亮了千千万万澳门学子和教育工作者。直到88岁,她才放心传递手中的接力棒。现任澳门濠江中学校长的尤端阳是杜岚老校长的接班人,也是她的女婿。尤校长继承了杜岚老校长的教育理念,他将杜岚老校长的故事写进了濠江中学的校史读本,作为开学第一课教给孩子们。在澳门回归后的20xx年里,濠江中学每逢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爱国情怀也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会学习国旗、国徽、国歌的知识,坚持学习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如今74岁的尤校长依然坚守在讲台给孩子们上书法课,他说:“虽然我74岁了,但相比杜岚老校长(致力于教育事业到88岁),我还很年轻。”杜岚老校长用自己的行动给一代又一代的澳门学子上了最宝贵的开学第一课,尤校长又将这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继续发扬光大。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三

连日来,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引起强烈反响。张富清同志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为大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学习张富清的奉献精神,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不仅要学习张富清的精神,更应该用张富清精神指导工作,在本职岗位上脚踏实地为退役军人服好务、尽好责,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退役军人的心中。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触动了基层工作人员,要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要以张富清为榜样,坚守为民情怀,认真履职尽责,把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把百姓当亲人,踏实做好信访工作。

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履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到工作完成有信心,政策解答有耐心,服务管理是真心,任务完成有决心,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感动中国年度

近期,总书记对__洋县籍革命英雄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深深感动于张富清同志一生淡泊名利,坚守初心,为党和国家付出自己的一生的宝贵精神。突然想起来,这样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确,人的一生极为短暂,那么就应该把有限生命作出更多对社会和人民有意义的事情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革命老前辈的宝贵品格,将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目前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做好自己所从事的精准扶贫工作,好好的带领村上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我的追求和目标,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国家现在的繁荣昌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像张富清同志这样的先进人物的默默付出,才赢得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席之地。见贤思齐,主动对标,让自己的青春无悔,砥砺奋进,栉风沐雨,让自己的人生更出彩。同时,也应该主动去影响身边的同事,主动宣传各种先进事迹,感染身边人,让身边的同事也一心工作,不要在浑浑噩噩的混工资,毕竟人生短暂,总是要做点对党和人民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四

9月27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代表获奖人员发言。他讲得最多的,是怎么让更多的孩子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上认同的事。

今年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在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里,600人同时表演的陕北大秧歌,拉开了新学期的序幕。暑假里,库尔班·尼亚孜请来专业的舞蹈老师,教孩子们扭秧歌、舞龙、赶毛驴、跳陕北大秧歌。不知从何时起,这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已经成为该校的一项办学特色。

六年级的努尔夏提·阿里木站在第一排,手持红色的油纸伞,随着音乐声伸展四肢,卖力地跳着。偶尔,所有的孩子们跟着歌曲里的节奏齐声吆喝。600双脚踏在地上,扬起的尘土仿佛让人看到黄土高原上头戴白羊肚巾,扭着大秧歌的陕北汉子。

“我家在前进镇,从学前班开始在这里上学,明年就要毕业了。我想考内初班、内高班,像穆萨·图尔贡哥哥一样上清华大学。”努尔夏提·阿里木说。

“今后,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常设班级将不再有学前班,因为现在乌什县,阿克苏地区乃至整个南疆,从幼儿园开始普及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很多一年级新生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完全没有问题。我们要在教学质量上有所突破,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入脑入心、入骨入血。”库尔班·尼亚孜说。

20xx年,库尔班·尼亚孜在家乡创办了这所国家通用语言小学,让边远乡村的维吾尔族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从小在孩子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引导他们增强国家认同,走向包容多元的未来。20xx年风风雨雨,他“让孩子们接受最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人生”的办学初衷矢志不渝,23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因此改变命运。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教育成果赢得了当地家长们的认同,每到开学季,不仅是乌什县,就连阿克苏市的很多家长都慕名前来,希望孩子能从这里开始,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

“教育的发展必须要适应老百姓的需求。过去,老百姓觉得孩子上过学就行了。现在,他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重视教育,并希望通过接受更好的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库尔班·尼亚孜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的思路、目标和方向都必须向前一步,今后,他将致力于缩小内地和新疆孩子文化知识的差距,用好先进的教学设备,引入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让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孩子和内地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同堂上课,共同进步。

为了这个目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打破了以往“来者不拒”的招聘方式,通过竞聘上岗,吸纳了18名新教师,并计划从内地高薪聘请政教处和教务处主任,抓好德育教育,提升教学质量。今年,该校常设班级14个,由28个教师授课。

如今,在学校里,班级、宿舍、走廊都安装了电视机和广播,成为校园一景。“走一条文化融合之路,这是我的长期奋斗目标。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很顽强,基因很强大,语言必须跟着文化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让孩子们不能忘本。从娃娃抓起,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要给孩子们营造一种文化无处不在的氛围,让优秀文化渗透到他们的骨血里。”库尔班·尼亚孜说。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五

20xx年,我和姐姐一样如愿考上了浙江大学。作为一个小村子出来的穷学生,这是何等的幸运。但是上大学的学费,对这个本就不宽裕的家庭而言是一笔多么大的开销。还来不及庆祝,家里人就开始为学费犯愁。

正当全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人出现在了我的生活里,这个人,会在大学四年里每年资助我5000元。自此,我的人生不再低着头,我每天开心地笑着,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因为我的梦想有了领路人。

这个领路人,就是我那可爱的、尊敬的朱丽华阿姨!朱丽华和朱丽霞,两个只有一字之差的名字就这样产生了关联。

六年了,我与朱阿姨没有血缘,胜似血缘。

朱阿姨在失去光明的情况下,获得中医执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中医师;朱阿姨在闯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后,为社会无私奉献——从为现役军人提供义务推拿服务,到捐资助学行为成为一种常态,再到创办私人诊所,为社会服务……这一切,都令我肃然起敬,她扫除了我心中对于贫穷的恐惧,种下的是希望和大爱的种子。

张海迪是朱阿姨仰慕已久的人,她对朱阿姨的人生有着重大影响。而我想对朱阿姨说,朱阿姨,您也是我仰慕已久的榜样!您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六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刻写下我们时代的凡人善举,也彰显着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这里面有一个宁波人熟悉的名字——周秀芳,正式成为了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人民日报》的介绍中说,她是“支教奶奶”,古稀之年远赴贵州、湖南支教;她是“爱心搬运工”,汇聚市民爱心送到贫困山区;她是“扶贫带头人”,精准帮扶溆浦、延边产业脱贫。她用大爱情怀为山区孩子点燃希望之灯,也为扶贫协作搭建爱心之桥。

20__年,退休后的周秀芳怀着“支教梦想”,来到贵州惠水县支教。20__年3月,周秀芳实地考察了解到,湖南溆浦县九溪江桐林小学的条件更艰苦更需要支援,当即决定留下来。

在溆浦,她不仅带来新的教育理念,还自掏腰包资助困难学生,帮扶孩子做手术,给孩子买校服,给学校买电脑。

她和儿子、儿媳长期结对资助16名贫困生,把自己的“养老钱”用得精光,常常一碗米饭、一碟泡菜就对付一餐。

最困难的时候,她的工资卡里只剩下3.6元。周秀芳患有高血压、恐高症和风湿性关节炎,双腿肿胀无法行走。为掌握学生情况,她强忍疼痛,撑着拐杖挨家挨户走访,最远要走8个多小时,经常摔伤。一次家访途中,她从山上滚落,险些性命不保。但她只休息了几天,又继续上路。

周秀芳汇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支教事业。她将当地学校状况发到微信朋友圈,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20__年9月,九溪江第一所农村希望小学桐林小学建成投用。此后,不断有爱心人士给予财力物力支持。

近年来,经周秀芳多方协调,筹措资金,在湖南溆浦捐建了27所希望小学,近400名贫困生得到结对帮扶,累计捐款物近3000万元。

为了让山区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通过周秀芳牵线,鄞州教育局在溆浦建立支教基地,组织教师定期支教,并组织溆浦青年教师到鄞州“取经”,培育“种子教师”。

为帮助山区真正摆脱贫穷,周秀芳以支教为“支点”,通过劳动力转移、产业扶贫等方式进行帮扶。

20__年起,周秀芳将宁波珍贵柑橘品种“红美人”引入溆浦,并牵线为当地建起茶园,还介绍100多名村民到宁波企业学习技能。在鄞州区政府的帮助下,周秀芳建起了爱心工作室、爱心帮扶基金会和周秀芳爱心驿站,引导集聚社会帮扶资源。

据悉,全国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确认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303名,其中,助人为乐类60名,见义勇为类60名,诚实守信类56名,敬业奉献类65名,孝老爱亲类62名。

除人民日报外,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也同步刊发“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专版,今日至7月2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中国乡村之声等频率展播候选人广播节目;中央电视台在新闻频道展播候选人电视专题片;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央广网、中国军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工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妇女网同步展示候选人事迹。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七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敢于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每当危急关头,从来不会缺少一大批逆风而行的英雄。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阖家团聚时刻,瞒着亲人冲上一线的医务人员;迅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前线的援鄂医疗队员;直面病毒,坚守在战“疫”最前沿的“白衣天使”……这些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的勇士,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让我们深深懂得什么叫做无畏、坚韧、奉献。

跟病毒“赛跑”抗疫勇士彰显初心力量。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我是党员,我在战‘疫’现场”;“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党旗在抗疫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让我们深切地领略到什么是人民利益至上,感悟到党的初心的伟大力量。

跟病毒“赛跑”抗疫勇士彰显仁心之美。“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医者仁心。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战斗的近1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大褂,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疫情面前,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冷静、无畏、迎难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动。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疫情发生以来,多少白衣勇士,正是胸怀这样的大医仁心,或坚守、或逆行、或挺进,用身体之盾勇敢地挡在疫情之前,完全把个人和家庭利益、得失置之度外,用义无反顾诠释着医德之美。

跟病毒“赛跑”抗疫勇士彰显奋斗风采。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是奋斗者的人生,是伟大时代的召唤。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态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是一次赛跑意识和赛跑能力的考验。据湖北日报报道:在战役一开始就第一时间奔赴前线武汉的专科传染病医院——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身患“渐冻”绝症,妻子被感染隔离,却瞒着全院医护人员,率领600多名白衣卫士在战役一开始就第一时间奔赴前线,冲锋在前,他已经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了34天。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的肌肉在萎缩,但我的思想并没有残疾”。但是鲜有人知的是,张定宇在对抗“病毒”的同时,也在顽强地同“渐冻症”进行着斗争。他带着武汉人特有的乐观与豁达,身为渐冻人的在自己生命倒计时之际,没有消极悲观,更没有无所作为,而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时间赛跑、同病毒赛跑,尽能力救治更多患者,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尽力量,这是超越自我的赛跑,这更是超越生命的赛跑。正是像他这样的勇士们争分夺秒的顽强奋斗、忘我奉献,为救治患者、防控疫情、打赢抗疫硬仗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致敬和钟南山、张定宇一样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逆行者”,把责任与担当抗在肩上,逆风而行,汇聚强大力量,勇战病毒,牢固防线。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八

有人看不见光,内心却澄明如镜。

她是一个盲人,最喜欢海伦·凯勒的这句话:我要努力把别人眼中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把别人唇上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她叫朱丽华,是嘉兴的一名盲人中医师,一名有24年党龄的党员。从医33年来,她凭借一双灵巧的手,不仅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丰盈,也将更多微笑挂在别人唇上。

资助贫困生480人次、捐款333万元、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

“我没有视力,却不能没有事业。”今年62岁的朱丽华,依然起早贪黑,忙碌在诊所。她的抽屉里,静躺着一张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

喝着南湖水长大,朱丽华的一言一行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她先后获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锋”、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0月10日,嘉兴市委作出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活动。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熟悉朱丽华的人都知道,笑容一度从她脸上消失。朱丽华曾有一个多彩的童年,还是田径好手,能跳善跑。然而,两次意外夺走了她的光明。

18岁,朱丽华彻底跌落无尽黑暗。“当时觉得人生迷茫,躲进房间虚度光阴。”在朱丽华最无助时,一台收音机成了她最好的伙伴。1983年的一天,张海迪的声音从广播里传出,她自强不息的故事瞬间点亮了朱丽华的内心:我一定要重新“站”起来。

1985年,在嘉兴市民政部门和残联的关心下,朱丽华参加了省第一届中医推拿培训班。“就像抓住救命稻草那样,重新唤起了我对生活的希望。”朱丽华边学盲文,边练技能。

机会来之不易,她愈加珍惜。“刚学推拿手法时,常因用力不当而拉伤手臂。”朱丽华回忆道,一只手臂受伤,绑上石膏,靠另一只手臂继续苦练。

“困了就往头上抹风油精,蚊虫也不来叮咬。”朱丽华记不清熬过了多少个不眠夜,1998年终于拿到梦寐以求的中医执业资格证书,成为嘉兴首个盲人中医师。

从33年前福利院一间房、一张床,到如今拥有自己的推拿诊所、20个床位、十几名员工。“盲人一样可以成为家庭的顶梁柱。”朱丽华说这话时,满是自豪。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站”起来的盲人,不只朱丽华自己。

按、捏、揉、颤……推拿室里,李其忠的双手一起一落,干脆利落,手法熟练,不时与患者轻松交谈几句。

这分淡定来之不易。李其忠的生活一度幸福美满,1999年一次意外导致双目失明。“当时儿子只有3岁,工作也丢了,人生一下陷入黑暗。”李其忠回忆道。

李其忠忐忑拨通朱丽华电话,没想到她一口答应收其为徒弟。20__年,李其忠重拾生活勇气,成为丽华推拿诊所的一名员工。

朱丽华的手温暖过每一位诊所员工。每接收一个新徒弟,朱丽华都会手把手耐心教学,帮他们尽快掌握推拿技巧。

“一定要视病人如亲人,是朱老师跟我们说过最多的话。”在李其忠眼中,朱丽华太拼了,身患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诊所依旧全年无休,从未给自己放过一天假。

“你没出去旅游过么?”记者问道。

“我看不见美丽的风景,患者的一声谢谢,就是我最好的风景。”朱丽华说。

在朱丽华眼里,别人的事都是大事。员工陈永明患严重的心脏病和强直性脊椎炎,20__年病情恶化,各个医院的医生都连连摇头。朱丽华却不愿放弃,将陈永明接到诊所为其推拿治疗。

一个月、半年、两年……渐渐地,陈永明弯曲的身子舒展开了,不用拐杖也可走路。“现在我负责诊所的收银,月工资涨到4000多元。”陈永明获得了“新生”。

越来越多的盲人走出黑暗。朱丽华创办的丽华推拿诊所招收残疾人,不但安排吃住,还免费教授推拿技能。截至目前,共有100多人在朱丽华帮助下走上了就业、创业之路。

朱丽华的回答很简单:一个共产党员不能只考虑自己。帮助一名盲人掌握一项技能,也许就改变了一户家庭、一群人的命运。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这是张海迪姐姐写给她自己的,也是写给我们所有残疾人的。”朱丽华说这话时,满是憧憬。

“心中有光,生命就不会黑暗”

至今未婚的朱丽华,却拥有上百个“孩子”。

正在浙大读研的朱丽霞就是其中之一。“朱阿姨,我马上就能自己赚工资啦。”紧紧拉着朱丽华的手,朱丽霞开心分享自己的生活。

20__年,朱丽霞考上浙江大学,却因家庭贫困而一筹莫展。朱丽华得知后立即伸出援手,每年5000元的资助,让朱丽霞顺利完成本科学业。

资助贫困生,朱丽华总是很大方。1991年,朱丽华从广播中第一次听说“希望工程”,当时月工资只有58元的她,拿出了140元资助云南两名贫困学生。

“尽我所能帮助别人,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朱丽华说,她已资助贫困学子480人次。

8月14日,嘉兴市红十字会助学仪式现场,握手、问候、递上红包……朱丽华给29名学子分别送上8000元助学款。

为了参加这次活动,朱丽华特地穿上价格最贵的短袖花衬衫。这是她3年前花100元买的,只在重要场合穿。

朱丽华对自己的抠门出了名。一件白大褂可以穿10年,20多块钱的一双鞋一穿好几年,出门宁愿多转几趟公交也尽量不打车。

“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去一元钱。”朱丽华白大褂上的党徽,熠熠生辉。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时,她月工资只有58元却捐款116元,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筹建时又捐款1万元;20__年,她响应抗震救灾号召,为支援汶川地震灾区救灾建设捐献了10万元。

沿诊所长廊径直向前,走到底就是朱丽华的“家”。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有一张桌子和两张床,她和另一名女员工一人一张。

20__年4月27日,朱丽华签下了器官捐献书。“心中有光,生命就不会黑暗。”朱丽华说这话时,满是坚定。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九

作为一个老先进,朱丽华在嘉兴颇有名气,她是丽华推拿诊所的所长,是连续五届的市政协委员,还是省盲协副主席、市残联副主席、市盲协主席。

“投身公益事业是我梦想的传递。”

“安置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大片。”

“自己有多少能力,就要尽多少义务。”

“让帮助过的人活得有尊严,是我最大的快乐。”

……

在担任这些社会职务的过程中,她用心用情投入,主动积极作为。她30年坚持分毫不取地为现役军人义务推拿,吸纳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她连续五届担任市政协委员,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退休后的特殊冿贴、为残疾人推出的爱心公交卡等实事好事的落实中,都有她的建议与呼吁。

人的名气越大,社会责任也就越大。她以担当和使命,使“朱丽华”同样成为一张响亮的公益名片。

在朱丽华的公益故事中,因为她的光亮,点燃我们共同对美好的向往,我们读到的是,从一己的生存自强到发出更多光热、照亮他人的人生超越;从一个人谋发展到为残疾人群体代言、服务大众的公益跨越。

在朱丽华的公益故事中,因为她的发挥,社会响应,政府作为,我们读到一个令人振奋、使人励志的人生故事,我们也同样读到了一个城市的温暖,一个社会的和谐幸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