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2023年微电影浮沉观后 观看影片老师·好心得体会(通用8篇)

2023年微电影浮沉观后 观看影片老师·好心得体会(通用8篇)

时间:2023-06-25 13:59:52 作者:曹czj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微电影浮沉观后篇一

12月25日下午19时,行政一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集体观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影片《闽宁镇》。

我是一名电力行业党员,更是土生土长的西海固人,电影《闽宁镇》给我以强烈的震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西海固这个地方,干旱、资源贫乏,这里的农民靠天吃饭,经济来源几乎没有。旱灾年月,直接考验着这里的人的生存。然而,不论怎样,活下去过更好的生活这一愿望从未在人们的心底抹去。他们不惜力气,不惜汗水,把满腔热血洒向了西海固这片黄土地。然而,残酷的现实,不论你是怎样拼命的劳动,或是如何虔诚的祈求,老天还是老天,丝毫没有动容,不下雨还是不下雨。贫穷依然延续、延续、延续!

该怎么办?

我党从全局出发,实事求是,以发展的思想,制定出了脱贫攻坚战略--异地扶贫及东西扶贫协作。异地扶贫也就是搬离原有的生活地,前往适合发展的地方。东西扶贫协作就是东部发达地区帮扶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一模式由原来的“输血”模式转变为现在的“造血”发展模式。勤劳的搬迁人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闽宁干部的带领下,克服没房住、没饭吃等诸多困难,硬是在飞沙走石的戈壁荒滩上建造起自己的美丽家园、幸福家园。试想如果没有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没有实事求是的发展思想,没有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扛在肩上,没有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思想,这种发展成果是不可能实现的。

于我而言,影片给我深刻的启示。面对生存的挑战,生活的困境,能否战胜,一取决于思路,二取决于行动。有句话说的好,思路决定于出路。比如说影片中二黑如果没有搬迁,就不可能有现在的生活。

我党的异地扶贫及东西扶贫协作战略在实践检验中证明是正确的。战略已定,思路已出,能否成功,关键还得靠行动。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幸福也不是风吹来的。通向幸福的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的,是汗水泡出来的,是奋斗出来的。影片中如果没有向死而生的行动力,战略成果很有可能会被困难吓跑,会被荒漠戈壁的“冷风”吹跑。

微电影浮沉观后篇二

今天我们去看电影:大山深处的保尔。

看完了这不电影,我惭愧不已,这位老师身体残疾了,还不放弃,而我,暑假里,我去游泳,结果学了3天,我还不会飘,每天还在水里打哆嗦。我就想放弃。看完了这不电影,我学会了:不要轻易放弃。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张学成仅仅完成的是教书育人、培养后代的应尽职责;

作为一名骑着毛驴走学校、拄着双拐上讲台的残疾教师,他则以他坚强的信念为众多

残疾人挑战命运、战胜困难树立了精神榜样;作为教师和残疾人的优秀代表,三十五

年如一日,张学成所感动的,是每一个走近他身边的人,了解他事迹的人,听过他故

事的人,握住他双手的人,能叫得上“张学成”这个名字的人……

微电影浮沉观后篇三

我们进入展馆,随着图片、实物、复制品的展示,渐渐穿越70年的历史烟云,将我们带回到决定中国革命前途的危急关头,1935年元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遵义,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于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正是这条正确路线的胜利成果。

接着参观了遵义会议期间秦邦宪(博古)住处,位于遵义会议会址后门处。红军政治部旧址、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等。尽管我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已经多次,但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遵义会议精神确实是我们共产党员一生享用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遵义人民不忘长征途中在这里牺牲的红军将士,在当年战场遗址找到了77位红军烈士坟墓,经过40年来的维修汇编,现已建成颇具规模的红军烈士陵园。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

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例如: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只能走自己的道路,而不能墨守教条和照搬外国的经验;必须坚持革命辩证法,善于抓主要矛盾;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把党建设好,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坚定革命信念,发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些经验仍然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借鉴。

微电影浮沉观后篇四

10月18日晚, 京哈北线管理处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了大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会议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本集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的第三天2012年12月7日国家主席总书记到广东调研轻车简行,不封路、不清场为例开始,讲述了以国家主席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率先垂范、勇于担当。

全党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好转,带动了民风社风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我们的政治体制都决定了领导人必须率先垂范,只有通过率先垂范才能够取信于民。

不让百姓干的事情干部不能干,不让干部干的事情领导干部不能干。

八项规定既是要求,也是承诺。

出台以来,人们看到的是国家主席总书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其他常委和中央政治局成员严于律己,以实际行动践行八项规定。

以上率下,带来的是示范引领。

正风肃纪扎实推进,清廉节俭蔚然成风。

但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却无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依然我行我素,直到最终底线失守。

吉林省原副省长谷xx,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xx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沉迷奢侈享乐之风进行自我剖析。

无数案例证明,领导干部“破法”必先“破纪”,不正之风是腐朽产生的土壤。

党中央抓住作风这个关键点、切入口,始终聚焦“四风”,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使作风建设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亮丽名片。

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国家主席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朽斗争,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朽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朽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把收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要把收看专题片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列入学习计划,组织学习讨论。

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以典型案例为镜、为戒、为鉴、为训,自觉把讲政治、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国家主席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微电影浮沉观后篇五

他把他所有的香水从头浇下,那从少女体内萃取的香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是想让香水杀死自己。他知道后果会有多么严重,所以才这么做。他对自己彻底没有希望了,他无法原谅自己。即使他得到全世界,又有什么意义呢?他要真正的生命、要有感情、要有灵魂,世界不能为他带来这些。所以他选择了放弃,放弃他这个徒有其表的躯壳。

他要和香水一起死去,死在香水里。

他也让香水和他一起死去。他的人生目标本来是保存气味,他之所以萃取少女的香味,就是为了要保存她们的香味。现在他把她们的香味保存在瓶子里,并且可以永远地保存下去。可是,他放弃了,他不要再保存这香味。保存香味这件事情,就像他的生命一样,毫无价值、毫无意义。那最最珍贵的香水,被他像水一样地倒掉了。倒在他的头上,或者是地上,都不重要。

倒在头上,因为他想让自己死。那是一个决绝的姿态。

他果然死了。被那些因香水的香味而失去理智的市民们吃了。

他把香水倒在他的头上,市民们爱他爱得发疯,一拥而上。当人群心满意足地散去,地上只剩下一堆衣服。

我对于这个意象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吃了他?这样安排有什么寓意?

我非常欣赏演员的表演。说实话在看的时候,我根本就忘掉了在看电影,忘掉了这是表演。我觉得那就是他,就是格雷诺耶。他的紧张、他的空洞、他对气味的追逐,细腻的表情,极其传神。真的难以想象一个人的表演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这个角色是极难扮演的,没有语言,只有表情,而且是那么独特的表情,可他表演得恰到好处,极其到位。他的眼睛,那种因为想要得到而痛苦的表情,那种没有灵魂的渴望,没有爱的追逐,每一个细节都那么完美!

这部电影我不敢看第二遍。

有感觉而没有灵魂的人是可怕的。

有力量而没有爱的人是可怕的。

可怕,更可悲。

微电影浮沉观后篇六

《闽宁镇》原来真是电影不是记录片啊!电影开播后,此想法在脑中飘过。本以为开篇应该是以低沉的男背景音介绍这片土地,拉开序幕,然后以纪录片形式将闽宁镇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叙述,最后在灯火辉煌中展现闽宁新风貌,影片落幕。

事实上,我被狠狠打脸了,这一记耳光真响啊,大场面引人振奋不已,细微处鼻子发酸眼角湿润。男性的勇猛担当,女性的果敢坚毅,都令人钦佩不已。黄沙弥漫黄河滩,宁夏花儿唱情怀,《闽宁镇》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电影开篇,一位鲜活、稚气未脱的女孩余红妹由“天不下雨”决定被嫁给年纪大且瘸腿的葛老二。农村简陋的婚席上,男人们戏谑讲出葛老二偷自行车卖钱攒够了娶媳妇钱,也在此过程中被打断了腿,屋内余红妹两条乌黑的长辫子上别着喜庆的红花,而她尚未脱去稚嫩的脸上面无表情,一动不动坐在土炕上,丝毫不见喜悦的氛围。

一个余红妹折射出曾经西海固地区女孩普遍的现状,天不下雨,没收成的老农民只能忍痛“嫁”女儿换彩礼,800块钱就使得一个从未经历过爱情的少女为人之妇,一个未成长开来的女孩为人之母。

,卖了她的纯真,卖了她的婚姻来的钱,钱裹在一条秀气的手帕里,一条古往今来尚未出阁的少女用来承载如诗情怀的手帕里。一场痛哭祭奠也找寻回了她所失去的女性的尊严。当她的付出得到回报,收获的日子里她坐在整洁的炕上将亲手挣来的钱,一捆一捆摆放整齐,数下来整整800元,她的脸上似哭似笑,似哀伤似欣慰。

电影中有一处镜头是小学生给她教“世界”怎么写,她默默念道“这就是世界啊”,她来到闽宁村接触到了她未能接触到的世界,她劳累且幸福地用朴实的方言教女儿古诗。余红妹在生活的磨炼下愈发渴求着知识,她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无论多苦多累,她的愿望只有一个,让女儿不要像她一样,她付出一切要供女儿读书,她希望女儿像福建来的黄宇干部一样可以读厦门大学,可以用知识改变千千万万像她一样的女孩的命运。

电影中千辛万苦盖好了房子 ,几人一起给房上梁时那句“少生娃娃多养猪,养娃不读书不如养个猪”的俗语也体现出农民对致富、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知和期待。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镜头是背水途中,背着水的大男人摔倒在地,水流出来,努力付之一炬的男人委屈地哭了,像个孩童般嚎啕大哭,却在看见风沙吹来一把红伞后像个孩子似的惊喜的笑了。像闽宁镇的刘干部说的“我们的农民太可怜了” ,我们的农民也太可爱了,农民的朴实、纯真,真真切切地用镜头展现出来了。

从一片荒漠到盖起方方正正的房子,从土方法到逐步现代化,从福建来的支援宁夏的干部付出的努力必不可少。鼓励村民种红菇的林干部,在市场上就想“再坚持一下嘛” ,在回福建之际,珍之重之地用手帕包住一把黄土,这不仅仅是他对这片黄土地的热爱,更是将黄土带回福建用先进科技进行检验为这片土地做最后的贡献。闽宁的移民们骑自行车送林干部这一幕令人泪目,送水之恩,大家牢牢记在心上。

新来的黄宇干部是一位年轻帅气的大学毕业生,纯白色的衬衣,整洁的装束似乎与闽宁格格不入,但是这个干部说“那样的苦日子我再也不想过了,我也想中国的每一个人都不过那样的苦日子”,这个在荒漠风沙中穿着白衬衣刨地的大学生干部实现了粉面书生到沧桑农民的转变,看到这我想起了东塔寺乡宗立冬书记两张照片的对比,我想起了像黄宇、像宗立冬一样的众多服务于基层,扎根于基层的选调生与乡镇干部。遗憾的是,这个误解了红妹要照片含义害羞地说“谢谢你 ,我有女朋友了”的黄干部牺牲在了岗位上,他没等到闽宁从干沙滩变金沙滩的时候,没能看到荒芜的土墙平房变为红砖黄瓦楼房的样子,甚至于来不及与女朋友道别。

闽宁镇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黄沙弥漫却又绿意盎然,大漠孤荒却又塞上江南,贫困清苦却又富饶闲适。《闽宁镇》是世界上最好看的电影,笑点与泪点并存,宁夏方言与闽宁话共行,宁夏花儿与摇滚乐曲齐飞。

影片结尾,光影迷离彩暗交错,几个人背着包囊徒步跋涉与成群人乘车迁移,过去艰辛与现在幸福形成鲜明对比,细节处向世界宣告闽宁的巨大进步。电影剧终了,而闽宁镇永不落幕!

微电影浮沉观后篇七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这是瑞德在老布获得假释却故意犯罪后说的话,一段被高墙禁锢几十年的囚徒的客观发言。有感慨、有厌倦、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淡然,对牢狱生活趋于平定的不可思议的木讷。

正如瑞德的预料,老布在痛苦挣扎后选择了离开,离开这个不属于他的世界。在监狱里置身50年的老布已经把自己深深融进了肖申克,却被冷酷的狱官放了出来,如此高龄的人像新生儿来到外面的世界,处境是极其艰难的。他已经没有精力没有能力再将灵魂从肖申克监狱抽出,融入这个新世界了,所以他选择自杀。囚徒们早已习惯了没有自由没有希望的监狱生活以及那里的一切,不再奢望有所改变,甚至害怕改变,害怕被抛入那个曾经无比向往的外界。

当然,也有例外,安迪·杜弗兰。“有一种鸟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他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用那“620__年也挖不出隧道”的石斧日日不懈掘出逃生隧道,雷电声中用石块砸破下水管道,边呕吐边匍匐爬过500码长的恶臭下水道……这只心怀希望并为之不懈地努力的鸟,最终实现了翱翔于广阔蓝天的梦想。他是那样一个睿智和坚毅的人,是自由与希望的化身。

而老布和瑞德等人,早就被暗黑的监狱生活所体制化,认为希望是痛苦的深渊。“希望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你发疯,在这种地方,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假若没有安迪,恐怕瑞德也会步老布的后尘。

现实社会,人们也都生活在无形的高墙之中。最初的坚如岩石、艳如玫瑰的年轻人,带着独有的个性和理想,走进社会集中营。经过几年的洗礼,被模式化、体制化。无法适应者,开始上网搜索相关的处事哲学、职场规则等经典语录恶补,以实现在江湖中行走自如。其实,融入的同时也就失去了自由和自我,成了大多数人的复制品,身处高墙而不自知。与监狱生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抗拒——习惯——依赖。

越长大,就越向世俗靠近,社会的万有引力,将我们一点点自由落体。 从儿时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到少年的大大书包小小烦恼,再由青年的闯一闯到中年的趋于保守,最后老年时已不再敢有奢求,一心一意地把余下的日子平平淡淡地过完,每一天都是无比平常的油盐酱醋。年少的志气一点点被生活的枯燥消磨殆尽,那颗渴望自由充满希望的赤子之心渐渐被潜藏于阴暗角落。

我们是不是该慨叹一句:“老了!确实老了!”

“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不能真正活一次,而不是麻木绝望地走向死亡。怎么过都是一生,怎么偷懒也总忙碌着,到不如把封锁的热情释放出来,我们还都年轻,何必表现的如此适应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横冲直撞的马里奥,未必不会吃到代表胜利的超级蘑菇。

微电影浮沉观后篇八

月17日,我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影片《杨善洲》,看了之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很受教育,杨善洲精神值得我本人学习!

杨善洲同志88年退休前是云南保山地区的地委书记,为改变地区的落后面貌和百姓的贫困生活,他长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是“草鞋书记”.退休后放弃城市的安逸生活,主动承包荒山的绿化,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达5.6万亩的林场,临终前把20年来价值3亿多元的山林交给了国家.杨善洲同志走了,他艰苦奋斗的业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本色永在人民的心中!电影放映过程中,许多人深受感动,流出了眼泪.观看影片后,一位高风亮节,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的形象跃然在我眼前,使我肃然起敬.

胡锦涛指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以感人的事迹,集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是共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通过观看影片,我有如下心得和体会.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值得我本人学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俗话说,做好事做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实事.学习杨善洲老书记,就要学习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学习他用毕生精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学习他忠贞不渝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应该以杨善洲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值得我本人学

杨善洲老书记出身贫寒、经历坎坷,他凭着一腔热诚、苦干实干,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干部后,依然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本色.他和农民一起锄田、栽秧,走家串户体察农民的困苦,下乡不给农民添负担,始终保持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他时常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三、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值得我本人学

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向杨善洲老书记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淡泊名利,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作为一名安全生产工作战线上的一名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杨善洲老书记先进事迹,我要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落实到工作中,真正以百姓的利益为重,做到以人为本,从小事做起,兢兢业业工作,为全州安全生产稳定好转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
  • 06-25 最新政务服务中心心得(优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 06-25 2023年外账会计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实用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整理
  • 06-25 2023年刻葫芦心得体会(模板5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
  • 06-25 2023年教师读书交流心得体会优质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
  • 06-25 最新孙女满月宴主持词 孙女满月宴主持词说精选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
  • 06-25 最新高三年级运动会加油口号汇总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
  • 06-25 做合格的中学生班会教案(实用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
  • 06-25 最新公司军规培训读后感 企业制度心得体会(优秀8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
  • 06-25 2023年人道法培训总结(大全5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
  • 06-25 站高峰心得体会(实用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