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感恩教育班会课教案篇一
二、活动主题
“手拉手”献爱心
三、活动方针
以班级为主导,以师生为主体,以“手拉手”互助活动为纽带。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1、时间:星期四下午
2、地点:一年一班教室
五、活动前期的.准备
1、提前一天确定参加人员及人数。
2、参加活动,自备捐献物品。
3、全体学生穿冬季校服,佩戴红领巾。
4、遵守活动纪律,保持会场的秩序,展示出一名优秀小学生的精神面貌。
5、建议学生提前准备一张代表友谊的,自己亲手画的小卡片或者图画,活动中送给小伙伴。
6、捐献物品以实物为主,每个孩子准备2——3本书(请用红丝带认真捆绑),铅笔不限,这些物品将由学生自己亲手捐赠与小伙伴。
七、活动环节
1、在班级里开展一次“手拉手”的活动动员,鼓励学生节约出零花钱,赠送贫困小伙伴最需要的学习用具。
2、了解小伙伴学习的情况,了解小伙伴家庭的生活状况,交流学习和生活的感受。
3、学生代表发言,小伙伴之间捐赠物品。
感恩教育班会课教案篇二
我是第 二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成长,我担当》。下面,我将从这节课的设计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指正。
当前,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平时家长们的溺爱,包办太多,这种先天的娇生惯养和后天的溺爱造成了他们责任感不强,他们不清楚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清楚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有哪些。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所以,认清角色与责任,让学生“知责任、明责任、担责任”对成长中的初中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根据这一需要设计了这节以《我成长,我担当》为主题的班会课。
1、通过本节班会课活动的开展与交流,而我想让我班的孩子们认识到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敬畏生命,快乐成长,学会担当,去做一个“知责任、明责任、担责任”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通过参与本节班会课活动,使学生能够明确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
3、通过本节班会课活动的开展与交流,而能使同学们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的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为了使这节班会课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而课前需要做一定的活动准备。分为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二块进行。
教师准备:搜集大量的和爱岗敬业、责任及担当等有关的资料、视频、图片、案例等。
学生准备:
1、课前搜集爱岗敬业、责任担当的相关故事;
2、排演情景剧、诗朗诵、小品等,要求同学们自创、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自感自悟!
教学重点:这节课,要让学生们理解(感受)到责任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们要学以致用,逐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根据本节课的主题和具体内容,结合初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及认知基础等因素,我准备采用讲述法、课堂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法、表演节目、举例子等方法来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
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方法,充分地调动初中年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然后让他们尽可能的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去感知、体验、思考、收获,以达成最初的教学目标,并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根据本次班会的主题、教学目标,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情境导入”、“互动平台”、“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四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由视频引入,播放视频《5.12地震的一瞬间》。视频中,由于教师的尽职尽责挽救了许多生命,通过视频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们说出“责任”主题词,让学生以前人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责任感;为什么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怎样做才是有责任心的人呢?由此,导入这节主题班会课。
(二)互动平台
1、学生观看视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乡村教师郑光和》;
2、学生表演情景剧《最美司机》;
3、学生诗朗诵《天使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责任”的含义。(幻灯片显示)
1、“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该做的工作。
2、“我的责任”有哪些?
(教师明确):人生于社会,享有人生的权利,也要尽人生的责任和义务。人生责任包括哪些?我们一起来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
(三)拓展延伸
1、设计小品《今天谁值班》,让我们看到周围的不和谐的音符,同时安排孩子们对小品“议一议”。让同学们各抒己见,以此,过渡到话题讨论“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有哪些危害?”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讨论来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行为,进一步增强做一个爱岗敬业、有责任心的好孩子的决心。
2、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演一演常见的责任方面的故事。而通过典型事例充分感受责任心体现在平时点滴小事之中,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3、让学生宣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通过宣誓引起孩子们思想上的共鸣。
4、联系实际,讨论并明确“我的责任”。
(教师明确):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中,在不同场合里都会拥有不同的身份,担当不同的角色。但不论担当什么角色,都要负起角色责任。
a、接下来要求学生按下面的方式简要回答,以了解自己具有不同的角色,而产生不同的责任。
在家庭,我是子女,我的责任是孝敬父母、承担家务、好好学习等;在学校,我是学生,我的责任有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努力学习、热爱集体等;在社会,我是公民,我的责任有遵纪守法、以良好行为创造美好的社会等。
(教师提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如子女应该孝敬父母长辈,承担一定的家务,为父母长辈分忧等;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尊敬老师,努力学习,同学的责任,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等;而担任社会角色时,作为一个公民,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等社会规范,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这些角色经常是重叠的,责任也就是多重性的;一个角色有时同时承担着多种责任。)
b、结合平时实践活动,请学生谈谈担任不同角色时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
举例:比如有的同学不认真做值日工作;有的同学熄灯之后喜欢讲话;有的同学认为学校各种活动与己无关;有的同学经常和父母吵架,甚至以不读书为借口失踪几天;有的同学结识社会青年,参加打架斗殴等等。
c、畅所欲言:“我的责任”.
在家、在校、在社会,我该怎样负起我的责任?要求:把行为具体化,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可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具体谈谈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老师明确):在我看来,责任感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学业上,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还表现在对校园生活和班级生活方面的态度上。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他的《饮冰室全集》中这样论述责任: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生第一乐事当然就是这责任的完成。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长久,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所以,希望同学们时时记得身上背负的重任,为家人,为自己,为社会,为别人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只是一株小树苗,但只要你学会负责,学会担当,明天你就是国家的栋梁!谨记: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自私的人;拥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成功的人!
同学们还要知道:向今天负责的人,才是对自己负责的人。现在的你不知有没有对小时候的你所做的事感到后悔?怎么才能对那个今后的你负责呢?答案只有一个:对今天负责,抓住今天的机会,为今后的你打好基础!
在《责任之歌》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节主题班会课。
本次以《我成长,我担当》为主题的班会,不仅给同学们增添了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也给有才华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有责任心、爱岗敬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这次班会课,同学们更加了解如何更好的做到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这也是我们开展这次主题班会课的最大初衷。
以上,是我这节《我成长,我担当》主题班会课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评委及同仁们批评指正。第二号选手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感恩教育班会课教案篇三
课间安全困扰着每一位班主任,最近校园因为学生课间奔跑、追逐打闹,发生了好几起摔倒流血缝针的事情。为了让孩子们意识到课间安全的重要性,让他们度过一个文明、安全、有意义的课间活动,特地开展以“关注课间安全,倡导文明游戏”的主题班会。
引导学生开展健康的、安全的课间游戏活动,来代替“追逐打闹”,
(一)知道在课间要文明活动,活动中要按秩序、守规则。
(二)通过学生自己调查,展示,交流的活动,知道课间追逐打闹的危害性,初步形成不能追逐打闹心理需求。
(三)通过交流活动,学生掌握利用课间进行消除疲劳的活动或游戏的方法并主并逐步养成自觉遵守课间游戏规则的好习惯。
(四)通过活动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以及热爱生命的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一)让学生观察校园课间不安全隐患事例并记录下来。
(二)小组合作,让学生利用网络或咨询身边的亲朋好友的方式,收集适合课间进行的安全小游戏。
(三)制作本节班会课件。
(四)布置教室。
(一)结合班会目标以及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节班会有“数据导入,明确目的;学生分享,了解危害;观看视频,加深了解;小组交流,发表观点;表演小品,各抒己见;小组示范,展示玩法;自编游戏,安全至上”六个环节。
(二)第一环节“数据导入,明确目的”。出示最近一段时间,校园课件安全事故发生的数据。(意图: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孩子明白课间安全的重要性,课件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三)第二环节“学生分享,了解危害”。让学生分享在校园观察到的不安全事例。(意图:让学生知道危险就在身边,课间追逐打闹的危险性,初步形成课间不可追逐的心理需求,进而达到不去伤害别人和不被别人伤害的目的。)
(四)第三环节“观看视频,加深了解”。让学生观看校园课间因追逐打闹导致的不安全视频。(意图:影像资料,更能让学生身深切感受课间安全的重要性。)
(五)第四环节“小组交流,发表观点”。针对刚才的视频资料,小组讨论后,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成员可补充发言。(意图:让学生的思想明白:课间安全,需时刻牢记在心。)
(六)第五环节“表演小品,各抒己见”。表演《撕名牌游戏》,其中有一个孩子在玩这个游戏过程中受伤。观看完毕,仍旧是小组讨论,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成员可补充发言。(意图:通过反面例子,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课间安全游戏。)
(七)第六环节“小组示范,展示玩法”。每个小组展示一个认为最适合课间安全的游戏。(意图:通过展示,让其他学生知道这个课间安全游戏怎么玩,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
(八)第七环节“自编游戏,快乐至上”。同学们应该明白课间活动应该锻炼身体哪些部位,动作尽量简单(眼睛、头颈、心胸、肩臂)。(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尝试自编游戏,一方面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给孩子一个展示的舞台。)
通过这次班会课,我预期达到的教育效果是学生能充分利用好课间十分钟开展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自创游戏,能不断更新游戏的玩法。同时,能时刻用教室内保护自己的格言和课间三字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仅要求零事故,更要求学生的身心能在课间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放松。当然,课间安全工作必须要常抓不懈,一次主题班会对学生课间安全教育远远不够,我将在以后的时间里,长抓不懈。
感恩教育班会课教案篇四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团结奋进,热爱集体》,我计划从这四个方面来说:选题原因、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一、说选题原因之所以选定这个题目,是因为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班上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同学之间漠不关心,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校布置的任务不能准时完成,学校举行的活动不能积极参加。月底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我们班的项目报名表却迟迟交不上去。教育学生团结奋进热爱集体已刻不容缓。为改变这种现状,选定“团结奋进热爱集体”这个主题。
1、通过游戏、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2、通过歌曲欣赏、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团结对班集体的重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通过观看小品、讨论交流,能说出怎样把“团结奋进热爱集体”落实在行动上,提高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说活动准备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课前做了如下准备:
1、召开班委及学生代表会议,正式确定班会主题,拟写班会活动方案。
2、在班级进行宣传,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划分活动小组准备材料和主题节目。
3、落实方案,确定活动时间、地点。
4、选定主持人,布置好班级桌椅的摆放。
活动一、游戏竞赛:乒行其道游戏目的:证明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团队获胜的关键,每个人都必须尽心尽力。游戏规则:每队5人,每人拿一张纸折出弧度,乒乓球依次从5名队员手中的纸上滚动前行,第一个人必须及时站到第六个位置上,依次类推,每个队员及时补充到队尾,保证球不掉到地上,球不掉并能先到者获胜。
活动二、游戏竞赛:缚腿前行游戏目的: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游戏规则:每队三人,中间一人两腿与另外两人的腿绑在一起,三人四条腿前行,先到终点者获胜。
活动三、游戏竞赛:运送气球游戏目的:锻炼小组队员的合作、协调能力。游戏规则:每组两人,背靠背夹住气球前进,不能挤爆气球,气球掉落者重新开始,先到终点者获胜。三个活动结束后让获胜组谈感受,通过他们获胜的经验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目标一就顺利完成了。接下来再进行第二篇“动之以情”,让学生从思想上向班集体靠拢。
第二篇——动之以情活动一、歌曲欣赏:《众人划桨开大船》之所以选定这首歌曲,是因为它的歌词极具感染力,并且节奏也铿锵有力,震撼人心,听了以后让人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加入这个行列的欲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可以激发人的斗志。然后趁热打铁,安排两名同学朗诵诗歌:《我爱我班》,让学生听了以后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一分子,就应该热爱班集体,就应该自觉为集体做贡献。
活动二、朗诵:《我爱我班》(要选择班上朗诵功底最好的两名同学提前辅导,排练,声情并茂地来读,便于煽情,有助于目标二的完成。)
活动二、讨论:你觉得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热爱班集体?怎样做才能为班级添砖加瓦?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说出怎样落实行动。最后,教师小结,先对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肯定,再送给大家一首歌曲:《爱的奉献》。通过歌曲传达给孩子们一个信息:爱是奉献的前提,有爱才有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听歌曲的时候,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端身静坐,凝神静气,教师用充满爱的语言把学生带进爱的世界。)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一定能做到:热爱班集体,为班级做贡献!课上升华情感,课下落实行动!
至此,这节活动课圆满结束。谢谢大家!
感恩教育班会课教案篇五
二、说目的(主要的目的有两个)
1、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理解父母的爱,体验父母的无私和伟大。让学生学会感恩。
2、让学生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三、说活动准备(准备活动分为五个方面)
1、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公布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2确定2名主持人,并进行相关节目的排练。
3、收集感恩父母的图片、故事、视频、歌曲和背景音乐。
4、制作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
5、挑选出三名学生排练小品《上学》
四、说方法
2、利用多媒体,展示感恩的视频、图片、歌曲等等。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父母的爱。
3、让学生自己排练一个小品,使学生能更直接的体验父母的亲情。
五、说过程
(一)视频导入
(三)小品
学生自编自演小品《上学》,表演者极投入的表演,使同学们为之动容,深受教育。小品中展现的是孩子上学,父母依依不舍,不断嘱咐叮咛,而学生却极度不耐烦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多么的伟大和自己对他们的不理解。
(四)现场问答。(这里我设置了5个问题)
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2、在父母生日的时候你送给他们过礼物吗?
3、你能为父母分担过忧愁吗?
4、你最让父母痛心的事是什么?
5、父母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
通过问答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明白:父母为我们终日操劳,默默奉献,而我们作为儿女的对父母的关心却远远不够。
(五)展示图片
(五)宣誓(全班同学宣誓:全体同学们起立,举手握拳承诺)
从现在开始,让我行动起来。说感谢之话,怀感动之情,做感恩之事。用一颗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在思想品德上让您们安心。在学习上让您们放心。在生活上让您们省心。我决不辜负父母心。
(六)班主任做总结
【《感恩的心》为音乐背景】
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了“感恩父母”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我感到很欣慰。当代作家毕淑敏说:“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补偿。”所以从现在让我们对父母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许它只是一碗淡饭,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等值,因为——孝心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