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实用的美术教案合集

实用的美术教案合集

时间:2023-06-23 07:22:31 作者:曹czj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实用的美术教案篇一

1课时

造型表现

1、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

2、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1、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

2、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水彩笔 油画棒 彩色纸 剪刀 胶水等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师: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2、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感受均衡: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3、小组讨论: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

师: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布置: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

四、: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外拓展: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实用的美术教案篇二

单元总目标:了解和学习利用废旧材料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初步形成设计意识。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纸盒、瓦楞纸板、旧电线、塑料瓶、蛋壳、胶泥及其他多种可能利用的材料,设计与制作小摆设,了解设计从创意到制作的全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一

课题:装饰风格欣赏

课题:1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空间的风格特点。

2、比较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认识的异同。

3、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生活空间的整体策划和初步的装饰设计。

教学重点:

1、认识和理解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空间的风格特点。

2、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生活空间的整体策划和初步的装饰设计。

教学难点:

比较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认识的异同。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准备:

教具——能反映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空间风格特点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各种生活空间的整体策划和装饰设计效果图范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结合图片或影像资料,介绍生活空间的基本设计风格。

2、结合图片或影像资料,简单对比介绍人们生活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空间风格特点。

3、结合图片和演示,结合图片和演示,介绍生活空间的整体策划基本方法和装饰设计效果图的绘制方法。

三、发展阶段:

1、分小组,从自己最熟悉的人的职业、年龄的角度讨论人们对温馨和谐生活空间的认识和要求并归纳整理小组的最佳结论。

2、对符合小组结论的生活空间进行整体策划。

四、收拾与整理

可以让小组的每位同学都按照自己对小组最佳结论的认识和理解,勾画草图,大家进行比较后取长补短,由擅长绘制设计图的同学最后绘制出代表小组成果的设计草图。

课后拓展:

面的课程进行加工修改。

2、尝试为自己家人、朋友的生活空间进行装饰设计。

课后记:

活动二

课题:织物设计实践体验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材质、不同色彩的织物产生的不同装饰效果。

2、认识织物在生活空间中的实用性和美感装饰作用。

3、根据自己对织物的特性的认识和理解,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

教学重点:

1、感受不同材质、不同色彩的织物产生的不同装饰效果。

2、根据自己对织物的特性的认识和理解,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

教学难点:认识织物在生活空间中的实用性和美感装饰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欣赏、讨论

教学准备:

教具——织物应用和织物装饰比较明显的生活空间图片及影像资料;可进行展示的多种织物的小样品。

学具——上节课自己绘制的装饰效果图的草图;自己收集的织物应用和织物装饰比较明显的生活空间图片及影像资料;织物的小样品;进一步修改加工装饰效果图的文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展示织物应用和织物装饰比较明显的生活空间图片及影像资。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织物在生活空间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2、结合同学们的认识,介绍织物在生活空间中的应用范围、造型特点和材质、色彩特点。

3、展示织物样品,启发同学们选择和引入合适的织物完善自己的装饰设计。

三、发展阶段:

1、延续第一次活动进行设计的分组,结合对织物的认识和理解进行修改完善。

2、仍可以由每位同学按照自己对小组最佳结论的认识和理解,在原有草图上进行加工。

四、收拾与整理:

小组同学共同展示作品,进行比较后取长补短,在原设计草图的基础上绘制能体现织物对生活空间影响的设计效果图。同时集体讨论下一步的具体工作,进行分工准备。

课后拓展:

1、如可能,可以结合运用电脑3d立体模型制作软件和平面图设计软件,在电脑中搭建虚拟的空间模型,可以将织物效果引入。

2、尝试从造型变化的角度、对自己或家人、朋友的生活空间的织物进行再设计,以产生或加强装饰感。

实用的美术教案篇三

1、喜欢并大胆参与粘贴活动,感受粘贴活动的乐趣。

2、能自己动手,运用抓、洒、按等方法进行美工活动。(重难点)

1、染成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米,稻谷

2、贴好双面胶的蜗牛,示范用的蜗牛

(一)小蜗牛来作客

1、小三班要来一群小客人呢,我们猜一猜是谁呢?

讲述谜语:没有手,没有脚,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幼儿猜测

3、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小蜗牛呀?

(二)操作活动

1、小蜗牛的第一次变身

出示米

这是什么?什么颜色的?

教师示范,讲清楚如何变身,重点讲抓少点,洒均匀,用力按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集中,发现情况,解决问题

4、请幼儿示范蜗牛的第二次变身,重点要洒均匀

5、幼儿第二次操作

(三)展示

1、带领幼儿集体欣赏作品

2、发现作品的优缺点,表扬好的作品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实用的美术教案篇四

1、通过欣赏,了解珊瑚的各种形状和丰富的色彩。

2、尝试用手掌印、手指点、添画的方法表现珊瑚及海底的生物。

1、幼儿欣赏过一些海洋生物,会画各种鱼,有印制作品的经验。

2、海洋生物的录像。

3、有海底背景的作业纸每组一张,每组四种颜色放人小盘中,抹布若干。

4、海洋生物贴画或大班小朋友画的海洋生物图片。

(1)欣赏珊瑚群。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有哪些颜色?

(2)欣赏海底的各种生物。

教师:海里还有什么?

(1)教师:怎样用小手来印珊瑚呢?可以印在纸的什么地方?

(2)教师:有多少珊瑚?好多的珊瑚挤在一起怎么印的呢? (用小手演示)

(3)教师:珊瑚上还有什么?用什么方法来画? (手指点)想换一种颜色怎么办? (用抹布把手擦一擦)

(4)教师:海里还有什么?

(5)教师:这是小朋友画的鱼,我们把它贴在哪里?怎么贴?

珊瑚的色彩和梧桐树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颜色,并在活动中帮助幼儿了解。

要点提示:

(1)调动幼儿的原有手掌印画的经验。

(2)注意印制的过程中手掌不能移动。

教师:我们印的珊瑚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珊瑚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观察、交流珊瑚及海洋生物的造型和色彩。

和家长一起参观海底世界,尝试用多种绘画方式表现美丽的海洋生物。

实用的美术教案篇五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油画棒,深紫色,深蓝色的水粉颜料.

1,欣赏与谈话.

(1)观察图,问:你们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下面,我们仔细看看太空人在太空上的模样.出示图片:(1)(2)(3)(4)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戴着什么样的帽子怎么活动的(幼儿根据已知的知识回答问题)

2,师:今天,我们来学画太空人.(师生共同操作讨论,有幼儿分段进行操作尝试.)

(1)头部倾斜—躯干倾斜,穿太空衣.(教师提示:领子大,准备戴太空帽,衣服厚而软,用弧线组成.)

(2)穿防滑的太空鞋.(教师提示:大而厚.)

(3)戴太空帽(教师提示:和摩托车的帽子相似.)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