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摩擦力的教案初中(汇总10篇)

摩擦力的教案初中(汇总10篇)

时间:2023-06-21 17:54:19 作者:曹czj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摩擦力的教案初中篇一

1、出示《母鸡萝丝去散步》图片,教师讲述故事引出科学实验。

(1)出示母鸡萝丝和狐狸路过稻草堆、路过池塘的故事图片,教师讲述故事。

(2)出示母鸡萝丝和狐狸越过栅栏的故事图片。

提问:狐狸跳进了山坡上的小车里,你们猜,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实验:小狐狸滑斜坡,探究不同光滑程度的滑道摩擦力是不同的。(1)教师出示教具,两个相同高度的斜坡,一个斜坡表面光滑,一个斜坡表面是人造草地,引导幼儿猜测实验。

提问:如果你是狐狸,你会选择从哪个斜坡上快速的滑下来抓住母鸡萝丝呢?为什么?那就让狐狸来试一试吧!

(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幼儿进行实验验证。

提问:狐狸在哪个斜坡上滑的快?跟你们刚刚猜测的结果相同吗?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要求:狐狸要从红色线的起点同时出发,来比较一下哪一个斜坡滑的快,哪一个斜坡滑的慢。

(3)教师梳理提升幼儿经验。

小结:当狐狸从斜坡滑下去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阻碍它下滑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因为长满草地的斜坡表面粗糙,所以它的摩擦力大,狐狸下滑的就慢;而狐狸从光滑的斜坡滑下去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就小,所以狐狸下滑得快。

3、分组实验:小狐狸有办法,发现不同材料所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不同并记录表格。

(1)幼儿自由讨论增加摩擦力的方法。

(2)出示光滑斜坡玩具,幼儿分组用不同材料底面的小狐狸操作实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表格。

提问:哪些材料下滑的比较慢?哪些材料下滑的比较快?谁来与小朋友们分享一下你的实验结果?(请2~3名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

小结:原来橡皮筋、砂纸这些材料表面粗糙,下滑时增大了与光滑斜坡之间的摩擦力,下滑速度就会变慢,而光滑的即时贴和小木块等材料表面光滑,下滑时减小了与光滑斜坡之间的摩擦力,下滑速度就会变快。

(3)幼儿分组比赛游戏,找出摩擦力最大的材料和摩擦力最小的材料并用数字排序的方法表征在表格里。

(4)幼儿分享游戏结果,教师小结提升。

4、结合故事情节,尝试运用摩擦力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讲述故事结果,提升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2)观看图片,尝试运用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观看视频,了解摩擦力更广泛的应用。

小结:摩擦力的本领真大!随着我们中国科技发展的不断强大,科学家运用减少摩擦力的方法制造出了高铁、动车、磁悬浮列车等,我们国家自主设计的空中客车也是利用减少摩擦力的方法使空中客车又快又稳的飞行,把我们安全的送到目的地,我们中国的科学家真是太棒了!希望小朋友们长大后也能像他们一样,运用身边的科学现象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出一份力,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摩擦力的教案初中篇二

1.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2.能计算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会判断它们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并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静摩擦力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木块、弹簧秤、木板、毛巾、纸、钢板、砂纸、水等.

知识准备:搜集有关的摩擦力信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导入

准备两只碗,分别放入数量较多的玻璃小球,一只碗内是光滑干净的,另一只碗内是粘有灰尘的.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从碗中用筷子夹出来,比赛看谁夹得快.然后让两位同学分别说出自己的感想,从而引出摩擦力的问题.

情景导入

出摩擦力的概念.

图3-3-1

摩擦力的教案初中篇三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鼓励孩子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亲历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本活动就是较典型的让孩子探究力学现象的实验课。摩擦现象孩子都看到过,也都感受过,但孩子不一定能觉察到。本活动从现象入手,从宏观出发,引导孩子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产生需要的条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摩擦和摩擦力的现象,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体验探索发现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知摩擦和摩擦力的现象。

活动难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活动准备:塑料管、ppt、实验操作材料等。

活动过程:

拔河比赛

导入活动

意图:通过拔河比赛,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师出示一根塑料管请两位力量悬殊的幼儿进行两次对比拔河比赛(一次塑料管一端涂洗洁精,一次不涂)

2、师:两次比赛,第一次,大个子失败了,第二次却胜利了,是什么帮了大个子的忙?

感受摩擦力

寻找摩擦力

意图:感受摩擦力的存在条件,从生活中寻找摩擦力。

1、师生实验感受摩擦现象

手移动的时候,和桌面接触,感到比较费力的现象就叫摩擦现象,桌面阻碍手掌向前移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探究摩擦力的产生

接触——运动

3、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摩擦力。(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摩擦力)

4、小结: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摩擦力也经常陪伴在我们身边。

设疑探究

实验验证

意图: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课件展示两种生活现象)猜一猜: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为什么下雪天汽车的车轮裹上铁链?——猜想摩擦力大小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幼儿实验验证。

4、交流探究结果:你们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5、小结: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物体越重,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意图:通过课件展示,拓展幼儿敢于摩擦力的相关经验

拓展经验

活动延伸

1、摩擦力无处不在,它有可爱的一面,也有不可爱的一面。(课件演示)

2、介绍两个关于摩擦力的小实验“你拉得动吗?”、“筷子提米”。(备选)

摩擦力的教案初中篇四

1.解答:手压着桌面向前移动时,手受到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指移动的方向相反,阻碍手指的运动.手对桌面的压力越大,手指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对手指相对桌面运动的阻碍作用越明显.

2.解答:(1)不受.因为瓶子与桌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桌面斜向下.

(3)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瓶子处于竖直状态).

(4)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沿纸条相对瓶子的运动方向.

3.答案:35n30n0.320n

摩擦力的教案初中篇五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摩擦力这节课中,要求会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判断其方向,以及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在初中所学过的相关概念与本节内容相结合,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逐步引导、循循善诱,对两种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有个清晰的认识.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初中二力平衡的知识,在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认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发生质的变化.对于动摩擦因数的教学最好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由于本节课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多用所学知识揭示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本质.

摩擦力的教案初中篇六

增大有益摩擦:

1.增加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如:鞋底、车轮胎、各种旋钮表面都有花纹.

2.增大压力.如:电动机的皮带拉得很紧,以便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防止皮带打滑.

减小有害摩擦:

1.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用滚动轴承代替滑动轴承.

2.减小表面粗糙程度:加润滑油.

摩擦力的教案初中篇七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1.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

3.知道一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1、教师演示用:一块木板,火柴盒、石头、木块、橡皮、放大镜、砂纸、线绳、vcd光盘、橡皮泥、水槽。

2、小组:每组记录纸1张

1、老师借学生两本科学书,相互一页一页交叉

2、你们能把这两本科学书分开吗?

3、请学生上来试试

4、为什么会拉不开呢?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呢?

学生说说道理-引出课题(摩擦力))

5、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哪儿有摩擦力?学生举例

6、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一点摩擦力吗?

学生尝试(用手、书本、笔盒、脚、身体:用手擦桌子、脸等)

7、在制造摩擦力的观察中,你说说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体且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能产生热等)

9、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板书.

1、教师演示:一块木板一端放上火柴盒、石头、木块、橡皮(试验后再定)

2、猜一猜:把木板一端抬高,那块物体先滑下来?

学生猜测

3、教师演示抬高一端,不掉下来时,问:这时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吗?(有)继续抬高,观察哪样先滑下来。

4、为什么它们滑下来有快慢说明什么?

学生说出理由(物体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有大小)

你们认为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提出看法:(如:物体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的光滑、物体的轻重、运动速度

速度、用力的大小、物体的材料等)

5、谁能证明你的看法是正确的呢?(学生提出建议:实验)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假设,每组选择一个假设通过实验来验证是否成立。

2、假如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摩擦表面的关系,你们认为实验该怎么做?

3、学生发言提出意见(先提出假设:物体摩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摩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再做对比实验,加以验证)

我们研究的问题是: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和有关。

我们的假设:当,摩擦力越大;当,摩擦力越小。

4、各小组讨论:确定研究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附:小组记录表)(学生小组活动情况预设: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假设,做必要的归类合并)

5、小组交流实验方案(抽一组交流)

6、分组实验,教师巡回

7、实验完成,分类交流数据(教师在课件上记录学生数据,听取学生结论)

附课件记录表:(不完善,也可实物展示学生的记录表)

3、学生设计实验并验证假设。

4、讲述滑动摩擦变滚动摩擦,人类从这里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轮子)。

1、提问:当我们坐在摩托车上前进的时候,空气对我们会不会产生摩擦力呢?(讲述: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2、除了在空气中,我们在哪里运动也会产生阻力呢?(水里)

3、出示四块不同形状的橡皮泥,问:你们认为水对什么形状的橡皮泥的阻力最小呢?

4、学生讨论

5、师生共同完成验证,用等重量不同形状的四块橡皮泥同时放入水中,比较下沉的速度。

6、讲述:液体对流线型的物体的阻力是最小的。大家学习了《人类的老师》一课,知道海中的游泳健将是谁啊?(鲸)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7、生活中有没有不在水中运动的物体也采用了流线型的外形设计呢?(车、飞机、导弹、火箭、子弹头等)实用且美观。

2、小结:摩擦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我们只有恰当的运用好摩擦力,才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板书:

摩擦力的秘密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本课根据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淡化了教材中研究摩擦力发生的条件和针对不同情况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部分,着重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活动中,除强调动手做外,更强调动脑。真正的学习并非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头脑内部。因此,整个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进行猜测,为验证猜测制定研究计划,考虑变量的选择与控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处理,在与同伴的对话与交流后相互质疑和评价等等。增加了学生探究活动的思维含量,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摩擦力的教案初中篇八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1.了解摩擦力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科学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的科学态度。

摩擦力的教案初中篇九

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

(1)当拉力大小变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拉力大小变为12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3)此后若将拉力又减小为5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取g=10n/kg)

(4)当拉力撤去后,由于物体继续在地面上滑动,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仍是滑动摩擦力,所以仍为10n.

答案:(1)5n(2)10n(3)10n(4)10n

摩擦力的教案初中篇十

探究得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存在,实验探究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以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提高实验技能和探索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能提高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锻炼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