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2023年大班活动区角设计 幼儿园活动设计方案(精选9篇)

2023年大班活动区角设计 幼儿园活动设计方案(精选9篇)

时间:2023-10-02 18:45:01 作者:FS文字使者2023年大班活动区角设计 幼儿园活动设计方案(精选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活动区角设计篇一

感恩母亲节

引导幼儿理解妈妈的辛苦,懂得爱妈妈,感恩母亲。

5月7日――5月12日

1,墙体布置:各班级以“感恩母亲节”为主题,自主布置本班室外宣传栏,如有关妈妈的绘画;送给妈妈的手工;妈妈许愿墙;送给妈妈一句话等。

2,生成课:每个班级自主生成“感恩妈妈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妈妈的爱和辛苦,并懂得关爱和感恩妈妈。教案直接写在教案本上即可。

3,家园互动:属于生成课延伸活动。各班级可以给幼儿布置以下作业:幼儿给妈妈说一句“我爱你”;亲妈妈一口;给妈妈带回一个自制小礼物;帮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

(要求:小活动,各班级自主完成,不影响日常活动)

大班活动区角设计篇二

1、在活动中会边实验边记录,并将同类的水果归类,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2、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1、苹果、梨、西瓜、橙子、橘子、葡萄等水果。

2、各种水果图片、颜色标记。

3、人手一份操作卡片(上面有一些水果的图片)、白布、固体胶。

2、讨论: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是否一样?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水果,一些白布、还有一张实验记录表和一些颜色标记,请小朋友实验的时候一边做实验一边将实验的结果用颜色标记记录到实验表上。

1、幼儿一边实验一边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回辅导,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实验记录。

2、请个别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表。

3、对有争议的实验结果,教师实验得出正确结果。

师:这些水果的果汁颜色有的和果皮颜色一样,有的和果皮颜色不一样,那么,哪些是和果皮颜色一样的呢?哪些和果皮颜色不一样呢?我们再一起来做一次实验,一边做实验一边将水果进行归类,将果汁与果皮颜色一样的水果卡片放到一起,不一样的放到一起。

1、幼儿实验,并将水果卡片归类。

2、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3、送卡片:将水果卡片送到相应的筐中。(果汁与果皮颜色一样的放一个筐中,不一样的放另一个筐中。

4、教师小结幼儿的操作结果,表扬鼓励。

1、出好的实验记录表,叠好放进信封。

2、将归类好的水果卡片分别包好,写上说明装入信封。

1、师生一起写回信。

2、自己动手榨果汁,一起品尝果汁。

大班活动区角设计篇三

全面总结各班一日活动中的有益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通过互相学习和反思,进一步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20xx年3月6日上午9:00

集中研讨

反思交流一学期以来的成绩、不足、措施、困惑和建议

1、人说明此次会议的目的,并宣布开始;

2、各班教师结合各班一日活动实际反思一学期以来的成绩、不足、措施、困惑和建议;

3、园长总结;

4、主持人小结,并宣布会议结束。

大班活动区角设计篇四

1、喜爱手指点画活动,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幼儿园夏天主题活动――我爱夏天。

2、注意不把颜料弄到桌上和身上。

1、黑色颜料若干。

2、画好的西瓜的图片人手1张。

3、桌子蒙上大塑料台布。

4、抹布若干块。

1、每人一张画有西瓜片的纸,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上面少了些什么?”

2、教师示范。

3、交待活动的要求:捋好袖子,用食指少蘸一些颜料在西瓜图片上点,但不要在一处重叠点。点完在抹布上把手指抹干净。

4、托儿画展览。

5、小结:知道吃东西时,要想到别人。

1、能静听教师讲述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比较完整地说出“故事的名字叫xxxxx”。

3、知道吃东西时,要想到别人。

1、桌面教具小猴、大象、小猫。

2、一棵用树枝做成的桃树。

1、以启发性提问导入活动。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附后)

3、托儿在桌面教具的演示下,了解故事的内容。

1、初步辨别以自我或他人为中心的前与后的位置关系。

2、学说短句“xx在xx的前面”等,幼儿教案《幼儿园夏天主题活动――我爱夏天》。

各种小动物头饰。

1、以小动物做客的形式来导入活动。

2、认识前、后。

(1)给小动物排队:托儿感受并说说以他人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引导托儿集体说:“xx在xx的前面。”或“xx在xx的后面”。

(2)小朋友排队,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前后方位。鼓励托儿自由地说说“xx在我前面”或“我在xx后面”。

1、观察自己的影子。

2、感知夏天的.太阳是火辣辣的。

1、带托儿到户外,玩找影子的游戏。

2、观察太阳照成的影子,托儿尝试改变自己的阴影(如做多种动作、转动身体等)。

3、互相摸摸同伴的头顶,说说有什么感觉。

4、师生来到大树下,感受树荫带来的凉爽。

附:故事:《贪吃的小猴》

一只小猴蹦蹦跳跳地出来玩。玩了一会儿,他觉得肚子饿了,就想找东西吃,抬头一看,前面有一棵大树,树上结了许多桃子。小猴高兴极了,他很快跑到树下,蹭、蹭、蹭地爬上桃树,摘了一个大桃子,没几口就吃掉了。他又摘了一个,大,大口地吃完了。小猴子肚子已经吃饱了,可是它还摘、还吃,摘一个桃子,吃一口,扔到地上。再摘一个,吃一口,又扔到地上。小猴往地上扔了许多桃子。树上的桃子生气了,对小猴说:“不许你再碰我们,我们要留给别的猴子吃。”小猴说:“我偏要摘。”桃子说:“你要摘,就叫你肚子疼。”小猴不听桃子的话,刚伸于去摘,肚子就疼起来了。小猴“哎哟、哎哟”直叫。大象伯伯走过来,问小猴:“你怎么啦?”小猴说:“我不听桃子的话,肚子疼死了。”大象伯伯看了看树上,又看了看地上,问小猴:“你吃了几个桃子?”小猴说:“我肚子饿,吃了好多好多。”大象说:“你肚子疼是因为桃子吃得太多了。再说,你扔了这么多桃子多可惜呀!”小猴点点头说:“大象伯伯,我懂了,下次再也不贪吃了。”大象说:“懂了就好。小猴,你骑到我的背上,我送你回家吧。”说完,小猴爬到大象的背上,大象把他送回家了。

大班活动区角设计篇五

制作不倒翁

(1)通过制作不倒翁,巩固和运用在科学课中学到的科学知识。

(2)通过制作不倒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在艺术中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1、蛋壳、酸奶瓶、玉米粒,大米,小米,豆子等等。

2、彩笔,剪刀,胶水,及时贴等等辅助材料。

3、范例几个

1、出示范例,边玩边说科学课结束时的儿歌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2、观察范例,请幼儿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不倒翁的制作过程。

(1)请幼儿摇一摇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肚子里首先要有东西,使其有重量。

(2)发现一下,在不倒翁肚子里的东西如果很少不倒翁能否不倒?

(3)不倒翁制作应该先进行那一步,然后呢?为什么?

(4)讲讲自己打算制作的不倒翁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3、分组制作不倒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组进行制作。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适时的指导,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示范,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幼儿进行表扬。

4、进行讲评活动。先让幼儿与小伙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不倒翁的名字,是怎么制作的,不倒翁倒的程度的大小等等。教师进行个别讲评,尤其那些能力差的幼儿,注意发现他的作品的优点,以激发其自信心。

5、与不到翁一起跳舞结束课程。(健康歌的曲子进行伴奏,儿歌是:左摇摇,右摇摇,头儿小小,脚儿圆圆,头轻脚重一起来做运动,左推不倒,右推不倒,左右摇晃真呀么真可爱!

大班活动区角设计篇六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雷雨前后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

2、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并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

重点:知道雷雨是夏季的气象特征之一,了解雷雨前动物行为发生的变化。

难点:愿意与同伴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经验准备:师幼共同收集资料,了解雷雨前环境的变化;结合天气,及时组织幼儿观察雷雨前的天气変化。

课件准备:《要下雨了》故事图片5张、雷雨前的小动物插图5张、《要下雨了》完整故事音频、分段故事音频。

纸面教具:小兔子、小燕子、小鱼、小蚂蚁头饰。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讨论,激发幼儿兴趣

——你知道下雷雨前天空现在看上去是什么样的?

播放故事《要下雨了》,引导幼儿了解下雨前有什么变化

1、完整欣赏故事《要下雨了》

——快下雨了,天空里飘来了一片片乌云。除了天空有了变化,小动物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要下雨了》吧!

——故事里有哪些动物?

——下雨前,这些小动物的行为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再听故事第1~2段,明白燕子为何低飞。

——小燕子为什么要低飞?它对小兔子说了什么?(引导幼儿着重理解词语“潮湿”并学说燕子的话。)

3、欣赏第3段故事,了解鱼儿游到水面上的原因。

——小鱼和平常有什么不同?它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来?

——小兔问了小鱼什么?小鱼是怎么回答小兔的?(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兔子和小鱼进行对话。)

4、欣赏第4段故事,了解蚂蚁搬家的原因。

——你觉得蚂蚁会把家搬到哪里去?为什么?(了解蚂蚁原来的家在比较低的地底下,快下雨时蚂蚁就会往高的地方搬家。)

出示故事图片并播放完整故事,引导幼儿拓展讨论雷雨前其他的`自然现象

1、幼儿阅读故事插图,教师完整播放完故事《要下雨了》。

2、播放故事《要下雨了》插图,说说还有哪些雷雨前会发生的自然现象。

——你知道下雷雨前大自然还有哪些有趣的变化吗?

分段听赏故事时,教师要避免组织形式的雷同。

组织幼儿尝试角色表演时,教师还可鼓励幼儿大胆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各种动物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表演的部分也可以放在下一次活动或者表演区中进行。

区域活动:在表演区放置兔子、燕子、鱼、蚂蚁的头饰道具等,鼓励幼儿分别扮演燕子、鱼儿和蚂蚁等,表演故事《要下雨了》。

大班活动区角设计篇七

全面总结各班一日活动中的有益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通过互相学习和反思,进一步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二、活动时间

20xx年3月6日上午9:00

三、活动形式

集中研讨

四、活动内容

反思交流一学期以来的成绩、不足、措施、困惑和建议

五、活动程序

1、主持人说明此次会议的目的,并宣布开始;

2、各班教师结合各班一日活动实际反思一学期以来的成绩、不足、措施、困惑和建议;

3、园长总结;

4、主持人小结,并宣布会议结束。

大班活动区角设计篇八

了解并尝试描述水母的外形特征。

模仿水母的姿态和动作,发展创造力和动作表现力。

学习搜集有关水母的资料,初步培养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

视频短片“水母”(《动物真有趣》电子书第8-9页)。

柔和的音乐。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播放视频短片“水母”,请幼儿观察水母的颜色、外形特征和游动的姿态。

2.请到过海洋馆或海洋公园、见过水母的幼儿,和大家一起分享见闻。

3.请幼儿用“水母像……”说一句话来描述水母的特征,例如“水母像把伞。”“水母像降落伞。”等。

4.播放柔和的音乐,请幼儿扮演水母在水里浮沉游动。

5.请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有关水母的资料,然后带回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能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水母的外形特征。

能用肢体动作模仿水母在水里浮沉游动的动作。

能搜集有关水母的资料。

大班活动区角设计篇九

1、知道瓶罐盒子的用处,不随意丢弃。

2、体验边手工粘贴边念儿歌的`乐趣;

3、乐意用普通话大胆、清楚地朗诵儿歌。

用普通话大胆、清楚的朗诵儿歌。

注意个别孩子在边手工粘贴边念儿歌的困难。

1、瓶子、罐子、盒子若干,瓶盖多个(贴好双面胶),海绵纸(剪成条状,把瓶盖贴在上面),糖果,玩具,包装好的盒子,手工吉他。

2、教学cd,录音机。

3、字卡(盒子、糖果、门帘、吉他)。

4、轻快的音乐。

1、听轻快音乐入活动室

2、播放cd,请幼儿认真听。

3、学习儿歌,《瓶罐盒子玩游戏》。

糖果玩具分别装进瓶子里。

“瓶罐盒子别丢弃,装了糖果和玩具,”

拿出穿好的瓶盖门帘,把盒子堆起来。

“穿成门帘真有趣,堆成城堡玩游戏,”

拿出手工吉他,“哇,还可以做成吉他哦。”

“做成吉他弹歌曲,”

出示包装好的盒子,“盒子变成礼物哦,送给谁呀”

“包装礼物送给你。”

4、认读字卡,请小朋友把字卡正确地放到对应的物体上。

5、教小朋友学儿歌,播放cd请小朋友一起跟着录音机一起读。

6、请小朋友一边朗读儿歌一边把瓶盖做成门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