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最新中医科进修个人总结(优秀5篇)

最新中医科进修个人总结(优秀5篇)

时间:2023-09-21 06:55:21 作者:温柔雨最新中医科进修个人总结(优秀5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科进修个人总结篇一

1、对全院三个学历(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层次、数十个专业方向的51名轮转生,制定带教计划及考核标准,落实日常考核督查,培养医院后备人才。

2、完成罗玉环、王士汉等21人推荐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经典与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工作。

3、完成李道昌、喻怀斌、杨言府、罗玉环等7人申报安徽省西学中人才研修项目师承导师工作。

5、开展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遴选工作(涂元宝、陈家平等4人)。

6、积极推介医院名医老中药人才建设,罗玉环主任被评为江淮名医。

8、完成杨言府、罗玉环国家六批师承结业考核工作。

9、推荐代金龙、何伟等4位为安徽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候选人,并参加全省选拔考试。

10、完成李婷婷、袁怡、郑昌志、涂元宝“全国中医药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年度考核”。

(二)发挥我院对全市中医药发展的带动作用

1、成功举办六安市第一批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中药外敷内服联合降尿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推广培训会,培养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务人员50人。

2、开展2021年度六安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培养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务人员100余人。

3、组织开展2021年六安市传统医学确有专长人员考核,来自六安市各县区专业技术人员共85人。

中医科进修个人总结篇二

通过培训,应使得进修护士掌握:

1.多功能生理监护仪的应用、报警原因分析及故障的排除,识别异常心电图。

(心电监护床旁讲课与操作)

2.人工呼吸机的应用、参数调试、管道连接、报警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道管理。

(气道管理讲课+呼吸机讲课与连接操作示范+吸痰操作)

3.有创血压的监测方法、管道连接及管道的护理、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cvp、abp安置和测量的操作与床旁讲解)

4.微泵、输液泵的正确使用及报警的处理。

(床旁讲解)

5.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和伤口护理。

(引流管的护理与更换+伤口护理讲课+换药实践+气管切开护理操作)

6.危重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cpr及心、肺、脑复苏后的监护。

(危重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床旁讲解+cpr+电除颤+球囊辅助呼吸+亚低温治疗仪)

7.危重病人镇静镇痛的观察和护理。

(讲课)

8.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

(鼻饲操作+营养支持讲课)

院内感染控制。

(讲课)

熟悉:

的环境及icu的各项规章制度。

各种仪器的保养方法及存放点以及各种抢救用物的存放点。

消毒和护理管理。

4.气垫床、血糖仪、精密计尿仪的使用。

了解:

1.床旁紧急手术的配合。

2.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护理配合。

护理

二、培训方式

专题讲座:

1.气道管理吴丹

2.有创压力的监测和护理伍林飞

院内感染的控制院感科

4.危重病人基本监测杜爱平

5.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及常见报警的处理伍林飞

6.心肺复苏进展及除颤器的使用吴丹

7.危重病人镇静镇痛的观察和护理虞献敏

8.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廖燕

9.伤口护理入门史小莉

小讲课:

制度(纪律、交接班、探视、消毒隔离制度等)

2.危重病人观察记录书写的注意事项。

3.病员的安全与舒适(翻身、搬运、约束与预见性护理)

操作示范项目:

1.吸痰(开放式吸痰和密闭式吸痰)

2.呼吸机管道的连接及参数设置

3.微量泵、容量泵的使用

4.测量cvp

5.气管切开的护理

6.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

7.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8.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查房与读书报告、小讲课:

1.根据病房收治疑难病进行查房。如有新生儿护理、重症胰腺炎的护理、肺心病的护理以及一些特殊疾病的护理等。

2.查房与读书报告、小讲课的方式与区别。

三、具体安排

要求:1.入学时进行操作考核。出科时进行专科操作及理论知识考核。中期小结、期末总结一次。

2.每人完成读书报告一次或完成查房一次。

第一月:完成每周护理理论学习。具体安排如下:

第1周:1、了解icu发展史、环境、规章制度。

2、了解各种物资的规范放置。

3、了解观察记录及其他icu的规范书写。

4、了解并逐渐熟悉icu的专科操作,加强基础护理操作规范。(专科操作示范)

第2周:1、强化icu的各种专科护理操作(如气切护理、各种管道的护理)

2、了解危重病人的观察、治疗及护理。

3、跟组轮转学习,在组长和带教老师指导下逐步完成业务查房内容。

4、掌握各项书写及各种物资的用后处理。

5、熟悉监护仪、微量泵、容量泵的应用及报警处理。

6、了解呼吸机参数调节、管道连接及用后处理。

7、入科操作技能考核。

第3周:1、跟组轮转学习,在组长和带教老师指导下逐步完成业务查房内容

2、逐步熟悉监护仪、呼吸机的使用、微量泵的使用及观察。

3、强化危重病人的观察、治疗及护理。

第4周:1、继续跟组轮转,熟练掌握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操作。

2、参与专题讲座、护理理论学习及组上业务查房。

3、做好探视时间家属的沟通,改善服务态度

4、熟悉危重病人的监护,掌握监护仪和微量泵的使用及观察、逐步掌握呼吸机的使用、

第二月:1、继续跟组轮转,熟练掌握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操作。

2、参与专题讲座、护理理论学习及组上业务查房。

3、做好探视时间家属的沟通,改善服务态度

4、逐步掌握危重病人的监护,掌握监护仪和微量泵的使用及观察、呼吸机的使用

第三月:1、继续未完成的护理理论学习,不定期进行业务查房。征求意见

2、掌握危重病人的监护、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能识别异常心电图和处理呼吸机报警

3、收集意见和建议,改进带教方法,小结。

第四月:1、掌握危重病人监护、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识别异常心电图和处理呼吸机报警

2、每人在组上完成管理或业务查房一次和读书报告一次。

第五月:继续完成进修计划,读书报告,相互交流学习体会。

第六月:出科考试,总结、鉴定。

四、考核

考核一般取平时考核成绩和出科考核成绩

平时考核包括:日常工作胜任能力与完成情况(20%)+学习工作纪律、态度(10%)

出科考核成绩:分为笔试(50%)与操作考核(20%)

中医科进修个人总结篇三

1、全面深化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推进市中医医院进行管理体制、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收入分配、医疗监管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创新中医医院服务模式,探索中医综合诊疗模式;推进中医药院校教育、临床教育、继续教育、师承教育相结合中医药教育改革。

2、做好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0-3岁儿童、老年人和慢病的健康管理,推动扩大项目覆盖面,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3、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兴办中医专科医院、中医门诊部、诊所,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护理院。切实保障社会资本举办中医机构在医保报销、职称评定、专科建设、科研立项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院享有相同待遇。

二、着力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

5、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市中医医院以“湖北省县级中医重点专科”(骨伤科),宜昌市级中医重点专科(骨伤科、消渴病专科)为重点,规划肝胆科在今年创宜昌市级重点专科。加强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中医药工作。支持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建设,推动在妇幼保健机构规范设置中医妇科及中医儿科,推广应用中医药技术。

6、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继续推进“三堂一室”建设,重点帮扶村卫生室中医诊疗设备配备率不足50%的乡镇,确保全市村卫生室配备率增长10%以上。推动各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强针灸推拿康复科和健康管理中心的建设和投入。

三、培养人才,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7、持续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依据《枝江市市镇医院技术指导工作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市中医医院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一般卫生院帮扶机制,结合“西学中”培训、“双百师带徒工程”等活动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

8、申报枝江市委人才办人才工作重点创新项目,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骨干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市中医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的作用,让全市医务人员掌握必备的中医药服务技能,培养出一支200名精通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队伍,使其成为全市中医药服务的主力军。

四、探索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

9、积极推进中医养生保健。结合市中医医院养生堂建设,加强“治未病”科室内涵建设。由市中医医院和各镇卫生院开展冬病夏治、膏方调理、穴位贴敷等中医药特色服务。

10、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探索公立医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镇卫生院的中医药资源在“医养融合”模式中的应用,扩大中医药服务在现有护理院、养老院中医疗机构服务的占比。

中医科进修个人总结篇四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院领导和我院职工的高度重视下,我院中医治未病工作有了明显起色,为了弥补不总,查漏补缺,根据20某的工作情况,制定了20某年中医“治未病”工作计划如下:

具体措施:选择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中医“治未病”的推广工作。

具体措施:

1、运用健康教育讲座的模式,更多更广的在全民中提供治未病中医治未病宣传推广,将适宜技术推广到全民家中。

2、继续印制中医治未病宣传手册,免费向居民发放,并提供治未病咨询讲解活动。

3、全面开展城乡居民中医体质辨识工作,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建档率达到40%,群众中医药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50%,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健康率达到40%,孕产妇、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报告健康率分别达到5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指导报告建档率达到60%。

具体措施:在开展治未病推广工作的同时,要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做到专人负责及时收集定期整理,确保资料的齐备、系统和规范。

可以派人参观国内中医“治未病”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医院,结合我院实际,建立工作规范,流程安排和特色建设,并且逐步加以完善。

具体措施:初步定于今年5月份到市中医院参观学习,再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逐步加以完善。

中医科进修个人总结篇五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的精神,加快中医药融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1、由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慢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

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重点在于加强运用中医药理论,尤其是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理论指导居民预防调摄、养生保健,增强居民防病治病意识,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愈后防复的目的。

2、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做好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制定适宜的相

关中医健康教育内容和时间安排表,完善服务疗程,把具有中医特色的的健康教育贯穿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去,着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计划每年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和义诊4场次,发放具有中也要特色、脍炙人口的健康处方,如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羹等。

3、内容实用化、大众化、特色化、丰富化,形式多样化。

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医药在开展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服务方面的优势,制定健康教育方案要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健康状况,因人制宜、突出特色,以及在知道其进行健康运动的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解决各个层面居民实际健康问题,以调动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开展难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教育和治疗,要具有针对性,如对老年人以健康膳食、适量运动为主,慢性病居民以膳食调理、保健运动为主,残疾人以肢体和心理康复为主以调和脏腑。

1、社区老年人中医保健

老年保健,就是通过适当运动、养性修身、定期体检、防病治病,以调和脏腑、益津养血、平衡阴阳,达到延缓衰老,增年益寿之目的。

第一,指导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但要因人而异、适时适量、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

第二,做好老年人精神保健工作,指导保持稳定情绪,怡情养性,面对现实,正确处理好家庭、社会和疾病等方面的关系,保持身心平衡,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第三,为60岁以上社区居民体检,让老年人了解自己身体各主要腑脏功能状态吗,全面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评估生理年龄与时代年龄是否相符,从而判断自己的衰老程度,为制定预防保健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第四,依据每个60岁以上老年人个体情况,提供中医保健、运动和食疗小处方,使其脏腑强盛、阴阳协调、精气神旺,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2、社区妇女中医保健

妇女保健,对于增强妇女体质,提高人口素质及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制定保健方案如下:

第一,指导妇女做好月经期保健。在经期注意个人清洁‘保持心情平静和充足睡眠,以利于脏腑安和,气血调匀;经期不宜过劳和过逸。

第二,指导产期妇女做好生产准备,保持安闲、宁静,谨慎用药。

第三,指导更年期妇女做好调理工作。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开阔的胸怀,树立信心,经过一定的调治,症状是完全可以消失的。适当选用药物,对于经血过多者应进行检查,以排除肿瘤等病变。适度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晨起散步、做操等,能调和气血,安神定志。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