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最新荷花美教学反思 荷花教学反思(模板8篇)

最新荷花美教学反思 荷花教学反思(模板8篇)

时间:2023-09-09 01:04:34 作者:雨中梧最新荷花美教学反思 荷花教学反思(模板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荷花美教学反思篇一

课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真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

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挤挤读懂了荷叶很多。

生:明明是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

生:荷花在绿叶衬托下会显得更美。

生:我一边读知道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态很多很美。

师:荷花那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

生:老师,冒可以换成伸吗

师:你真会读书。你们说说冒换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开;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我觉得在这里用伸不够恰当。

生:我觉得用冒字好。因为冒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师:荷花如此娇艳动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笔把它画下来。

生:我想配着音乐美美地朗读。

……

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如,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你读懂了什么,冒换成伸,好不好等等。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使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

教师引导学生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学生的创造热情空前高涨,画画,朗读……创造力得以充分的挖掘。《新大纲》指出:语文应当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在中创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无疑,这是课堂实施素质应追求的目标。

荷花美教学反思篇二

这篇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朗读及想象能力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在教学时,我主要想通过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荷塘的美,感受到夏天的美,以及大自然的美好。进而通过洋溢在课文里的童真、童趣,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把这种情感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单元课文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夏天是美丽的,是多彩的,带给孩子们也是欢乐的。为拉近孩子与荷叶的距离,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很多荷叶的图片,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通过看图片,说感受,使孩子们对荷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随即我又出示了“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句话,结合前面的理解和孩子们一起朗读、品味,孩子们都能读出各自的感受。

综观本堂课,我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的能力: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学习书面语言的有效途径。根据本文语言优美、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我在课堂上贯穿了“以读为主,情感体验”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件、图片,让孩子们认真观察,通过自由读、想象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移情心理作用下,孩子们换位感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喜欢荷叶的那种高兴的心情,并在朗读中自然流露。

实践证明,这样做,一方面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读中体验了思想感情,孩子们从课文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另一方面,在读中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爱读情感,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利用好教材,积极发掘教材中的“想象点”,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活跃起来,让知识丰实起来,让个性张扬起来。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他们的想象。

四个小伙伴,我都紧紧抓住“你为什么喜欢小青蛙(小鱼儿、小蜻蜓、小水珠)”相机引导学习为什么他们把荷叶当做歌台、凉伞、停机坪、摇篮。如在感受小水珠在荷叶上的感受时,我配上了摇篮曲,这样引导: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自己当做小宝宝,想象一下妈妈轻轻摇晃着摇篮,睁开眼睛说说你的滋味你的感觉,想象荷叶为什么是小蜻蜓的停机坪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孩子有了可交流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课文,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可以在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写法特点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仿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渐渐进入美好的创作佳境。我用小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好像在说 ?,我用荷叶是我的这样深度挖掘课文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深入文本,我采用换词的手法,如为什么说小蜻蜓是立在荷叶上而不是站在荷叶上呢?通过语言、动作引导让学生理解“立”字表示出蜻蜓的轻盈、轻巧。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教学有三度,即:温度、广度、深度。教师教学的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我非常同意窦老师的说法,教师在教学中情感投入的程度是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倾听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我一边用心地听,一边作出赏识的评价,还不时地拍拍孩子的肩,摸摸孩子的头,握握孩子的手,把自己完全融入孩子们当中,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同喜同乐。反馈有一定的童趣,比如说他们一会是青蛙王子、一会是蜻蜓精灵、一会是小美人鱼。让学生兴高采烈。有了这种情感的介入,教育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陶治着学生的精神,净化着学生的灵魂,使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其一:教态方面的不足,一堂课下来显得太过激动,声音一直很高,有点喊的感觉,良好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一起一伏,抑扬顿挫,并不能重复学生的话。

其二:在教学生成上面,指导的还不是很到位,就比如我让学生学习荷叶是小蝌蚪是什么?我是让学生单纯的凭想象来说,应该配上图画让孩子看图说,这样才符合小孩子的认知规律。拓展这一块应该由教材到模仿教材到跳出教材的形式,体现层次上的递进。

其三:反馈的语言要多样,要有童趣,而且中肯。周南沙老师、张老师,张老师反复和我说反馈要有针对性,要顺着学生的话来。反馈是最能反应一个老师教学功底的地方,我应该平时多听好课,多看书,多积累。

其四:在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让学生分小组背诵。应该在背之前先读一遍。整堂课下要多读全文,由段再到全文。要有一个整体性。

这堂课我花了不少精力来准备,我特别感谢周南沙老师对我的指导,以及张老师、黄老师和我们办公室的其他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支持。我们办公室有7位年轻老师要比赛,在这段最有压力的日子里我们相互在一起磨课,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让我感到团队像绳一样的凝聚力。语文课堂要无时无刻的浸润着语文味,我要做到这点还要多修炼。多看好书,多听好课。

荷花美教学反思篇三

《荷花》是人教版小学第六册的一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全文内容不多,但意境却特别美,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农村的孩子对荷花了解特别少。正是考虑到这个特殊原因,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课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出示了一幅幅荷花的图片,在视觉上让学生感受到荷花的美。学生们满心欢喜互相欣赏荷花,把最美丽的词语送给自己看到的荷花——五颜六色、婀娜多姿、卓尔不群、冰清玉洁、亭亭玉立……荷花的美好形象已经给学生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孩子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

欣赏画面以后,我以“你们看到的荷花真美,,那叶圣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什么样的?”这一过渡语让孩子直接去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学生自主交流:你认为哪些句子写的美?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自主学习,孩子们大胆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挨挨挤挤”体会荷叶的茂盛之美;从“碧绿、嫩黄”体会颜色之美;从“冒、饱胀、破裂”体会荷花的长势之美;从“有的……有的……有的……”体会荷花的姿态之美以及一池荷花千姿百态的美。

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中,让学生借助美文,走入美的境界,与文章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陶冶感染,潜移默化的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让学生知道哪是美的,为什么是美的,如何去欣赏美,如何去创造美,这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

在学生朗读品味荷花的美丽之后,借助“画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我采用假设法把孩子引入情境之中,把自己想像成荷花,小鱼或蜻蜓,并运用各种形式的读,想象,舞动来体会,感受意境……想象:小鱼和蜻蜓或其它的小动物可能会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思维将又一次被激活。针对这一富有灵性、创造性的诱导,学生用心倾诉,真情流露,既是心灵的独白,又是个性的张扬,使作者、学者、教者融为一体。

学生学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欣赏荷花图,让孩子们想一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赞美大自然?又使孩子们心中美的体验得到升华。

本课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寓美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的综合素养。

荷花美教学反思篇四

一.抓住想象的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在本文中有三处想象的训练点:(一)、想象白荷花冒出来干什么?(二)、看图想象白荷花有哪些动人的姿态?(三)、第4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为了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我展示动人的画面,让学生大胆想象白荷花的不同姿态,感受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课件动画的设计,不仅刺激着学生的视觉,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荷花池边欣赏美丽的荷花,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再配上优美抒情的乐曲,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我还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男女生赛读,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瞧他们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婀娜多姿的荷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特别适合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主义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如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的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看和想象,体验美感。看后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给他们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_______!”或“___________的荷花。”例如有学生说:“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姿态是那样的动人!”有学生说:“亭亭玉立的荷花。”有学生说:“千姿百态的荷花。”

荷花美教学反思篇五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在本文中有两处想象的训练点:一是看图想象白荷花有哪些动人的姿态?二是第4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为了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我展示动人的画面,让学生大胆想象白荷花的不同姿态,感受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课件动画的设计,不仅刺激着学生的视觉,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荷花池边欣赏美丽的荷花,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再配上优美抒情的乐曲,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我还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

婀娜多姿的荷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特别适合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主义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教师的配乐诵读,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如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的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看和想象,体验美感。看后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给他们这样的句式来说:“我站在荷花池边,我看到了()的荷叶,又看到了()的荷花,还看到了()的小莲蓬。”霍姆林斯基还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本节课我利用各种手段,从听觉、视觉等方面让学生感知荷花的美,最后通过反复品读使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得到发展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收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双赢的效果。

荷花美教学反思篇六

今天我在学校的电子白板教室进行了《荷花》第二课时的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给学生带来了许多新奇的感受,给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由学生熟悉的《江南》一文引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配乐范读,纠正字音的同时,激发学生朗读情趣。其后,充分利用视频资料、课件等,让学生在音乐和教师的讲述中欣赏文中一幅幅精美的荷花插图。在美的欣赏后,学生再次自读课文,细细品味并设想自己站在荷花前的情境,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

学生们在音乐中摘抄那些精彩的句子,细细揣摩那些令她喜欢的词句段,以及标点符号。摘抄之后,学生在音乐中朗读自己摘抄的语句,交流相互情感体验。此时,学生经历了由文到像,由像到文,由文入境,由境激情,人文相融地过程。就能达到感悟了解、无为而至的语言积累的目标。

学用字词句,写写自己喜欢的另一种花,指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花儿。

本课执教后,有一点遗憾,就是在教学地过程中,虽然给学生带来了比平常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没有把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功能发挥出来,只是把它当成了显示屏来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要多学习、多钻研,发挥白板的功效,感受交互式电子白板给课堂带来的“师生交互”的乐趣。

荷花美教学反思篇七

如何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体验呢?首先要激发学生体验的动机;然后让他们去实践感受,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认识,在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经验,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最后通过学生的情感、动作、语言等形式外化出来,这就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体验过程。

体验、想象、画面、感悟、情境、

“体验”能让学生置身于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要的情境,能使孩子发自内心地对学习内容、学习情景产生兴趣,并全心投入。如何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体验呢?首先要激发学生体验的动机;然后让他们去实践感受,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认识,在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经验,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最后通过学生的情感、动作、语言等形式外化出来,这就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体验过程。

小学语文第六册《荷花》第二自然段中,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感受荷花的美,感受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我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体验:首先,我让学生听老师朗读第二自然段,听的时候在头脑中想像画面。学生很感兴趣,因为中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非常发达,他们善于把生活中的情景进行加工在头脑中出现,这样学生自然产生了体验动机。那边听边想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感受的过程,这不是凭空的想像,是把语言文字和学生已有的体验相结合。这种结合不光是对荷花美的体验,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想像的过程中学生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接下来学生交流头脑中出现的画面。当学生描述完头脑中出现的画面后,我引导他们说出是通过哪些语句或词语感受到这些美丽的画面的。学生抓住了“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冒出来”、“有的……有的……还有的”等词语,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其实这个过程学生就形成了经验,他们知道应该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想像,这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其中我抓住“冒”字多元解读。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学生起立,摆出自己最喜欢的姿式。体会荷花心情把自己当成荷花,冒出来仿佛想干些什么,想说些什么?(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作者用“冒”字的妙处所在。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这时的他们已经把自己想像成了白荷花。这种换位思考只有产生深刻的体验才能形成,是因为学生在感受荷花之美的过程中已经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不知不觉地站在荷花的角度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咀嚼品味,并通过联想,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加工成鲜明的内心视像,还原成栩栩如生的画面,这样以“画”促读,以“画”促悟,视学生完全沉浸到图画的美感之中,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这时的阅读才进入到“美在心中流淌,情在心中充盈”的美妙境界。这时,学生对作者把这一池荷花看成是“一大幅活的画”有了初步体验。

学生在读书时,仅仅用生理视线――眼睛浏览课文,是不能真正进入课文的语言环境的,必须调动学生的另一条视线,那就是心理视线――心灵来体验课文。为此,在引导学生读书时,我把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的调动起来,使文本的语言和精神在学生心里驻足。

教师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让我们飞啊飞,飞到这美丽的荷花池边,伸手去摸摸那荷花是那么的细腻,去摸摸那荷叶是那么油滑。把鼻子凑近闻闻,啊!那清香真是沁人心脾。这时一阵微风吹过,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进入语言情境进行体验。

学生不禁被这美景所陶醉,他们幻想着自己若是这荷花该多好,感受到了人花和一的境界。并理解了本文难点“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自己是一朵荷花?”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自建构起自己独特的阅读表象,产生了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他们凭借语言进行心灵勾画,建立内心视像,在阅读中与作者携手同游,获得了丰富的美感享受。这就是实践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道了如何去体验,要用到自己的各个感官,这都会形成体验的经验,这其实是体验中最重要的环节,学生不一定会用语言表达出来,但会融入到学生的经验结构当中,学生最后谈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生经历了完整的体验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创设,为学生的多元互动搭建起一个平台,将学生引入作者描绘的真实情境之中,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与文本展开对话,使其情为之所动,意为之所向,学生的情感真切饱满。这种体验让学生走过了丰富的精神之旅,形成了文本、教师和学生之间真正的对话和交流。这种体验的过程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通过体验使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的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享受语文的美!

荷花美教学反思篇八

《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的一篇抒情散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清新美丽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我们,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浮现在眼前的一池美丽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验。

为此,我针对课文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执教了此课,现反思如下几点:

授课前,不仅充分研读教材、认真阅读《教师用书》,较准确地把握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而且制作了课件,更重要的是课前布置了学生预习,让学生收集有关“荷花”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执教时,适时地展示资料,包括文字的和图片的。文字资料的展示,不仅让学生对荷花有所了解,而且对其根茎(藕)、莲蓬、莲心等都有初步认知。实物图片的展示,主要展示了荷叶、各种姿态的荷花、莲藕、莲蓬、莲子、莲心等,让学生对其不仅有了感性认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更好地朗读感悟课文做好了铺垫。

如果在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略,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品读课文、升华情感。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为此,执教此文时,让学生在初读感知文章的情况下,理清文章脉络: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段(第2、3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而后,在“朗读感悟”环节中,引导学生逐步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从而升华学生情感:爱美之情趣和热爱大自然之情感。

精准的用词、生动的描写,是文章精妙之处。执教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读优美语句,同时激活学生想象,领悟作者情感。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用得好在哪里?通过观赏图片、朗读感悟去感知、去感悟:“冒”原意是液体或气体往外或往上涌,这里是形容在一片绿色的荷叶中,白荷花突现出来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的艳丽夺目、卓尔不群,格外引人注目。再如,“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课真了不起”一句中的“一大幅活的画”,品读中,让学生想象一下“活的画”是什么样的?激励学生展开想象: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大自然”的杰作呀,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就这样,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

总之,这堂课比较成功,我教中以情代情,学生学中入境入情,较好地达成了这一课例的学习目标。然,也有不足之处,如:课堂节奏控制不够到位,有的学生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关范文推荐